78封信
□嵇正軍
想整理好透明袋裡裝著的過去七八十份信件,至少還是十年前的想法,一直拖到現在,還沒有完成。因為疫情防控宅著,我才下定決心集中兩天時間把它掃描好,細心整理在一個資料夾裡,命名《歲月留痕——1986-1991書信集》,共計七十八封信。完成這件事情,如釋重負,甚至有小小的成就感。
整理信件的過程,就是回首往事的過程。俗話說:新兵信多,老兵病多。學生也一樣。十六歲出門遠行,孤身在外求學,想家是難免的,解決的辦法就是主動給初中要好的同學和家人、朋友寫信。我至今還能清楚記得,一九八六年十月到學校傳達室取第一封同學來信時的激動心情,我仔細拆封,一字一句閱讀信裡內容,充分發揮想象,感覺寫信人就在自己身邊輕言慢語,娓娓道來,滿是關切之情。我高興得睡不好覺,還主動地把信讓同桌兼室友邵毅剛看,讓他分享我的快樂。
整理信件的過程,就是感恩親情的過程。作家柳青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重讀當年的來信,親人情、同學情、師生情、朋友情一一重現我的眼前:有父兄的叮嚀囑託、同學的互勉互勵、老師的殷切希望、朋友的掏心傾訴……都在我的青春歲月中,攙扶我成長,及時幫助我化解學習、生活、情感、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使我心靈得到慰藉,找尋到前進的思路和方法,提升了我獨立面對人生的本領。我衷心感謝當年書信的陪伴,感恩當年給我寫信的親人、同學、老師、朋友!
整理信件的過程,也就是不斷總結的過程。人生無常。我兒時的小夥伴唐善兵,比我大一歲,在上海打工時因腦出血已離世五六年了,他才四十大幾的人啊!我甚至沒有見他最後一面。看看他在一九八八年農曆二月初六,來信請我在蘇州幫他買本關於女式理髮方面的書,那時的他正是意氣風發、積極上進的青年。一九九〇年三月六日,他又來信告訴我,他剛到上海打工一個多月,老家談的物件因女方父母不同意吹了,他很苦悶,甚至有輕生的念頭……我已忘記當時是怎麼回信鼓勵他的,現在想想,真是令人感慨唏噓啊!人生是減法,沒有來日方長,要珍惜當下時光,認真過好每一天。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交流方式越來越多元化,透過發影片、曬圖片、評論、點贊等方式既便捷又真實地表達情感,傳統的書信交流功能幾乎被完全取代。可今天,當我面對這七十八封書信,卻感受著濃濃的暖意和深深的眷戀之情,甚至被深深地打動。我感覺過去的生活就像一瓶陳年老酒,慢慢品味,綿延不絕,每個片段回憶起來是那麼的清晰和令人難忘。
社會在發展,生活就像飛奔的高速列車,一日千里。人們用碎片化時間應對資訊爆炸,用滑鼠鍵盤指尖替代信件。
我們回味過往,不沉浸在過去。我們可以停下匆忙的腳步,梳理一下自己的羽毛,抓住當下,珍惜今天,挺起胸膛,穩步向前。
作者簡介:嵇正軍,男,1970年生,國網宿遷電力公司泗陽分公司職工。喜歡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