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好不容易迎來中秋國慶黃金週,結果變成了“全名婚禮季”。

微博更是有#男子國慶要參加23場婚禮#的話題,引發眾人同感。

假期除了有參加不完的婚禮,吃不完的狗糧,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催婚,讓人不禁冒冷汗。

這個國慶中秋,你被催婚了嗎?

1

身邊有很多朋友,包括我的一些學員,他們經常和我吐槽:

“大學畢業以後,尤其是開始工作後,父母就開始各種催戀、催婚。

尤其是每次過年回家的時候,父母都會和自己絮叨好幾遍結婚的事情,甚至直接就安排上了相親。”

有些人覺得:自己上學時戀愛,總是被父母嚴令禁止,生生掐滅了自己愛情的萌芽。

如今,畢業後就開始催促戀愛、結婚進度。

早知如此,以前為何又要阻止呢?

於是,不禁有人抱怨:“遇到合適的人哪有這麼容易呢,催也沒有用啊!”

還有一些人,一直比較乖巧聽話,父母說:“好好學習,別談戀愛”。

所以,他們便從未想過戀愛這回事兒。

後來,他們畢業了、工作了,父母又開始有意無意地說:“你都這麼大了,也該找個物件,有合適的可以帶回來給爸媽看看。”

這時的他們,感覺有些措手不及。

腦中浮現出這樣的想法:好像自己現在就已經過了對異性心動的年紀了,也不怎麼能夠有熱情想去結交異性。

就在這樣的迴圈往復間,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

父母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提醒、督促,後來變成了催促,而孩子一如既往地做自己的事情。

忙工作,工作結束去娛樂等,但唯獨似乎對戀愛結婚的事情表現得不是很上心的樣子。

父母為此傷透了腦筋,隨之而來的是一次次的嘮叨、講道理,孩子則倍感壓力,又或是感到不耐煩。

所以,很多家庭裡,一旦談到關於“婚姻”“結婚”的話題,家庭氛圍就變得凝重起來,親子關係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面對被催婚這一系列的煩惱,TA們有怎樣的行為和看法呢?

2

1.認知方面

仔細想想,你和朋友與分享自己被催婚時,你的朋友是否會對你說:

“你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他們也是擔心自己陪伴不了你太久,想要看見你收穫自己的幸福。”

又或者:“你要正確看待父母催婚的行為,這是他們愛你、關心你的一種表現,你不能老是這麼抱怨你的父母。”

當你重新回顧一遍你的父母和你相處的模式,你可能會覺得:

現在我已經長大,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我可以聽從自己的內心,不需要聽從父母的意思。

2.行為方面

當我們經歷過長期被催婚時,為了避免父母的嘮叨,常常會採取“表面答應,轉頭該做啥做啥”的策略。

有人可能會告訴你:“你已經長大了,你可以告訴父母讓他們不用操心你的事情,你可以明確拒絕他們的要求。”

然後,你可能真的某一次就明確向父母拒絕了被催婚。

而父母也因此暴跳如雷,說你翅膀硬了。

總得來說,對於催婚,我們經常秉持的原則是:表面應承,而不去真的付諸實踐。

對於被催婚人群而言,僅是調整自我認識,或是調整行為方面,都並不充分。

反而會導致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加重自己內心的糾結和苦惱;

第二,拒絕聽從父母的建議,激化了親子矛盾;

第三,無法真的進行行為改變,擔心出現更糟糕的結果,爆發新的問題,比如,無法應對父母的情緒,父母氣生病了等等。

那麼,面對被父母催婚,如何處理才能使結果更好呢?

3

首先,我們需要發散自己的思維。

問問自己:父母除了言語方面的催婚之外,有沒有和你談過心,有沒有過別的解釋。

比如,父母會對你說:“爸爸媽媽現在年紀大了,我們真的很希望看到你成家,希望你能找到一個人照顧你,給你幸福”等。

如果父母有這方面的表述,其實你要明白:父母是真的愛你,擔憂你的未來。

透過對此的明晰,以此調動我們對父母的愛的感受。

這個領悟需要我們自己多去琢磨,並且,這必須透過我們向自己提問的方式來感悟。

如果不是自己想明白的,別人和你說的再多、再有道理,都難以產生效果。

其次,我們可以進行可能性假設。

問問自己:如果不聽父母的要求,可能出現的結果有哪些?

包括最糟糕的結果、最好的結果和最可能的結果。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可以接受最糟糕的結果,那這也意味著,事情的結果並沒有我們想象的糟糕,我們完全可以採取一些行動去追求好的結果。

最後,採取恰當的方式與父母溝通。

透過對認知方面進行調整,使我們領悟到:父母的催促更多的是出於愛與擔憂。

當我們拒絕父母建議時,出於被拒絕而產生的挫折感,父母暫時拒絕與我們說話,卻絕不會為此和你斷絕關係。

接下來,我們可以嘗試採取恰當的方式和父母溝通,降低父母的擔憂。

請求他們相信,自己一定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伴侶。

並且,和父母說安慰、鼓勵的話,而不是批評、指責、對抗的話。

其實,在和父母進行溝通前,我們還可以事先準備練習一番。

直到確保自己可以和父母完整且堅定地說完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時確定自己的情緒可以保持穩定。

比如,我們可以這麼說:

“爸媽,我明白,你們這麼催我結婚,也是希望我能幸福,我知道你們愛我。不過,爸媽,結婚也要和合適的人結婚呀,我不想為了結婚而結婚,請相信,我一定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伴侶的,請你們給我支援,好嗎?”

當我們既在認知方面調整自己,又在行為方面進行改變,才能確保達到最佳效果。

要記得:面對父母的催婚,選擇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會增加自己和父母的情緒負擔,破壞了家庭和諧氛圍,傷害親子感情。

面對催婚時,讓我們更加積極地去對待。

用一種雙方都更舒適的方式解決,經營更加和諧的家庭關係。

1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致不容易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