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文倩##故事會#

閨蜜說,“我老漢突然就低下頭,眼睛都紅了,低聲說,爸爸以前不知道怎麼樣當一個爸爸,直到看到周圍人是怎樣當爸爸的,才意識到,你小的時候爸爸很多地方做的不對,但是爸爸能怎麼辦呢,你已經長到這麼大了,爸爸只有在你以後的人生裡,好好愛你。”

緊接著,長出一口氣道:啊...突然在一刻,我全然理解了爸爸,心裡的怨也完全釋懷了,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心理學課程上,老師說我有戀父情節,因為怨就是愛。

“一生樂樂呵呵啥事不往心裡擱的爸爸,第一次正面地正經地迴應了我的怨念。”說完閨蜜的眼裡似乎也有淺淺的淚花。

昨晚在閨蜜的工作室和乾媽一起圍爐夜話,我們的話題已經不只是男男女女之間的情情愛愛,開始延伸到各種形式的#親密關係#,親情、友情、愛情,無一不談。

慢慢發現,各種親密關係其實是相互作用的,我倆不約而同地從20年開始,重新審視「父親」這個角色。大概是角色定義的差異,導致了母親相對於父親,更傾向於向孩子傾訴和抱怨。

即便後來我明白了父母之間的問題就該在父母之間解決,不要牽扯到下一代,但是我不怨媽媽,站在她的角度,也不過是一個從小缺少父愛的新手媽媽渴望從丈夫那裡獲得缺失的關愛,因想要而不得才生出的怨念;而她同時作為女兒,不願讓爸媽擔心,也只能對我傾訴。

同樣的,我也不怨父親。當我跳脫出母親給我建構的父親形象後,發現父親並非描述的那樣不堪,他不過是中國千千萬萬典型的父親之一,從不在語言上親暱,但一個父親應該具備的堅毅、正直、堅持、能吃苦,都在我的父親身上有很好的體現。

不過,我和閨蜜在童年時期經歷的母親對親密關係的”弱邊界感“及父愛的“弱體現”,讓我和閨蜜一度對感情和婚姻的態度是很偏激的,對親密關係甚至有輕微的牴觸和抗拒。

但凡戀愛,總是不停地在伴侶身上尋找安全感,得到滿足的標準和閾值也水漲船高,直到對方不堪其擾落荒而逃。

在我們的愛情啟蒙階段,不知道一段和諧正常的親密關係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不知道親密關係裡的兩人該如何處理衝突和差異;原生家庭的影響固然頑固深遠,卻不該成為固步自封的理由。

父母這個身份並非從“生育”開始,孩子這個身份也並非從“出生”開始;而是當雙方開始充分彼此理解,在此基礎上,讓彼此自由並得其所願。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一直在單曲迴圈#陳奕迅#的《#單車#》,歌詞唱道:

難離難捨 / 相互感謝 /

茫茫人生 / 好像荒野 /

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膀 /

哪怕遙遙長路多斜 /

真好啊。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嗨!你好!陌生人,這是我的自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