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池魚
張愛玲說:不管你的條件有多差,總會有個人在愛你。不管你的條件有多好,也總有個人不愛你。對不愛你的人,要懂得放手,對愛你的人,要懂得感激,不許過於自卑,無謂過於自信。
當你真愛一個人,曾經特意為愛設定的條條框框,統統都可以不作數。有些人,只需要站在你的面前,就已經贏了。
如此這般,我們便稱之為愛情。
真正的愛情,其實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遇見。在後來的日子裡,當一個人失去追逐愛情的心,可能都會安慰自己:合適就夠了。
這個世界上,能夠讓你感到合適的人,可能會有很多,但是真正屬於愛情的合適,卻是鳳毛麟角。
正因如此,才讓彼此相愛這件事,成為很多人一直以來的追求。
如果,你遇見了這樣的一個人,希望你能夠好好珍惜,緊緊把握住屬於兩個人的美好時光,儘可能不要讓最初熱切愛著對方的心,漸漸枯萎,直到最後再也回不去當初。
有些人,可能一旦離別,就是一輩子的轉身,後來你只能在某個下午,回憶起兩個人曾經的日子,心底隱隱有著惋惜,但是卻也明白,你們再也回不去。
你甚至並不是很明白,兩個人為什麼就走到這一步,明明你們最初相遇的時候,也滿懷喜悅,都想要給彼此未來。
只是,後來當未來真的來到,那個伴著你許下承諾的人,卻早已消失在人海。
緣分盡了,誰都無法強求。
緣分二字,無比巧妙,緣深緣淺,緣聚緣散,有時兩個人的初遇和分別,雖說有著很多人為的因素在裡面,但是細細想來,卻也感覺冥冥中總有註定。
有些人,不管你曾經如何愛著對方,後來都只能陪著你走過生命裡的一段日子,即使你們心裡都還有著彼此,但依舊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越走越遠,直到兩個人都累了,倦了,不想再執著了。
而真正有緣分的兩個人,兜兜轉轉,錯過以後也會再相逢。
可能有人會感嘆,即使回去也是隻有和好,沒有如初,這話可能適用於很多人,但是真的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
和好如初,甚至比過去更好,更珍惜,並不是什麼天方夜譚的事。
我想起一個朋友說的話:“我和他曾經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相遇,那年我們都比較倔強,不肯服輸,因為賭氣,生生錯過彼此。但是後來,我們卻再次相遇,說起曾經,大家都感慨那時太年輕,而說起現在和以後,我們都再次怦然心動,是的,我們複合了。”
現在的他們,已經結婚了。
她時常把兩個人的再次相遇歸為緣分。因為他們第一次在一起,都才20歲,兩個人在陌生的城市上大學,因為高中是校友,漸漸走得很近,而後成為情侶關係。
年輕時候的愛,都很純粹,但是也都鋒芒畢露,他們愛著彼此,卻也互相傷害,心裡明明心疼,但是嘴裡說出來的話,卻像刀子一樣落在對方身上。
這樣的兩個人,自然無法走到最後,22歲的時候,他們分開,此後再也沒有聯絡。
後來,她回了家鄉工作,生活的圈子小,總是遇不到合適的人,談過一段戀愛,感覺不管怎麼說服自己,都無法喜歡對方,然後提出分手,一個人上班,一個人吃飯,她的性格越來越安靜,喜歡獨處,甚至認為這輩子不結婚也行。
因為她的潛意識裡,還是想找一個能夠讓自己發自內心喜歡的人,能夠讓她打起精神來,願意笑願意鬧的人。除了她的初戀,沒有第二個男生再給過她這種感覺。
但她性子好強,分了就是分了,她早就把他刪了,雖說後來還是偶爾會想起他,但是她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回去找他。
直到,27歲的時候,他們再次相遇。
他們相遇的故事有多麼巧合呢?沒有人重新介紹,就是在這座城市裡,他們兩個人居然在公交車上遇見了。她當時看到他的時候很吃驚,她坐在最後一排,看到一個人走過來很像他,然後他也看到她了,一愣,原本準備坐下來的他,往後移了兩排,坐到了她位置的前面。
她這才知道,他大學畢業以後也回了家鄉。
然後,他們重新加了聯絡方式。因為這種相遇的不可思議性,畢竟這裡不是他們的小縣城,這樣遇見的機率,真的太小了。但是他們卻見到了,她的心裡總有著一絲異樣,認為這是上天再次安排的緣分。
顯然,男生也充滿驚喜。
然後,他們說起從前,兩個人都表示那個時候太年輕,不會處理情緒,所以最終導致這段感情走向終點。
他們都沒想到,那次的終點不是終點,而是一種新的起點而已。
至少現在的他們,都變得更加成熟,在感情裡也都懂得妥協,不會一味任由自己的脾氣。
很快,他就表白,她沒有任何猶豫答應了。
時間,讓他們曾經在對方面前所受的傷痛都漸漸模糊,取而代之的,都是全新的感悟還有重逢的喜悅。
此後的相處,他們兩個人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矛盾,都很珍惜這次相遇,遇到什麼問題,也不再像曾經那樣憋在心裡不說,而是溝通交流。當然,在分開以後的日子裡,他們都有過一段感情,不然的話也不會有現在的蛻變。
這個世間最幸運的事,大抵這便是其中之一:後來,我終於懂得如何去愛,而你從人海迴歸到我的身邊,四目相對的那一刻,我再次回到從前愛你的時刻。
但回到實際生活,終究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這般幸運,也不是所有的相遇,都擁有拆不散的緣分。
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從一開始就不要弄丟對方吧,莫等失去以後才後悔,好好珍惜,好好對待,好好相愛,讓所有最初的期待,都能如願以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