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在大學時就遇見了讓我特別頭疼的一個人。
倒不是說這個人有多難相處,只是她那搖擺不定的性格一度讓我懷疑人生。
她有多糾結,不妨舉個例子來看。
我相信逛街這項活動是很多女孩心頭所好,她也毫不例外,對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商品毫無抵抗能力。
如果要在兩頂帽子之間做出選擇,她會站在原地至少糾結一個小時,一邊唸唸有詞,一邊反覆對比。
這種情況下,我就默默站到一旁拿起手機來看,任憑她去糾結。
好不容易做好決定準備付款,她站在收銀臺前掃碼,輸入密碼之前必定改變想法。
嘴裡不停唸叨:可能還是另一個更適合我吧?
待到折返回去之後,她又開始重複之前的操作,重新將原有商品對比一遍。
這次對比的結果大致分為兩種。第一,決定放棄,不購買任何一個。第二,選擇其中一個進行購買。
02
你以為事情就結束了?
不,好戲才剛剛開始。
如果做出第一種選擇,在後來逛街過程中,要是沒有更好的選擇,她會心生悔意埋怨自己沒有抓住時機。
如果做出第二種選擇,在看到其他更價廉的同類商品,不管是否物美,她都會認為自己上當吃虧。
總之,任何情況下,她總有一萬個猶豫的理由,你也總會聽到她無數次不間斷地抱怨。
如果路上還有其他商店,她會拉著我毫不猶豫走進去,然後再一次重複之前同樣的購買流程。
整個大學期間,類似的情況發生了無數次,沒有一次例外。
遇事搖擺不定的行為往小了說是做事謹慎,往大了說就是缺乏主見。
我試著給她提過幾次建議,但都毫無成效。
當時想著,可能是因為人還沒長大不太成熟,只需一切交給時間。
到最後,只要從她口裡聽到逛街二字,我的心都會不自覺提到嗓子眼。
反正我是怕慘了這種“糾結症重度患者”。
03
時隔6年,我們在另一座城市相遇,我對同她逛街的排斥感減輕了不少。
我以為那些搖擺不定的毛病,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消退。
可一番嘗試下來,世界觀再次崩塌。
我終於明白,衡量一個人成熟的標準,不是外表多麼老沉,也不是年齡多大,而是遇事時依然能夠從容不迫。
在做出重大決定之前,我們總要花費很長時間來思考,直到最後塵埃落定,都會再三改變想法。
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糾結是大多數人的通病。
我讀過四年高中,在第一次高考成績揭曉後,就在去復讀與去大學之間猶豫不決,同樣感到痛苦萬分。
會害怕選擇的道路不順暢,因此錯過了另一條路上的好風景。
樹林裡分出兩條路,我選擇了其中一條,可是我總會有一天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因為我只會想到那條錯過路上的風景,而不會知道它的陷阱和荊棘。
是呀,我們總在為錯過的風景而嘆息,總是不自覺忽略其中無法預料的陷阱。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04
經濟學中有個詞叫做“沉沒成本”,指那些過去已經發生,並且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我也經常把它理解成覆水難收,倒在地上的水要怎麼收回?
所以,決定一旦做出之後,就不要再為這個決定感到後悔,哪怕真的做出了不那麼明智的選擇。
畢竟,這種時候後悔也徒勞無益了。
既然無法改變,幹嘛還要自尋煩惱。
世界上沒有一種藥叫做後悔藥,與其因為打翻的牛奶垂頭喪氣,還不如想想要怎樣才能買上新的牛奶。
我能理解在人生重大轉折點處,做出關鍵決定時的猶豫,畢竟某些決定帶來的風險我們可能無法承擔。
這種時候花費時間儘量謹慎地去分析每一種決策的後果,這樣的猶豫是明智且必要的。
但是如果在購買小物件這樣的事上也嚴重糾結,我認為是不值得的。
仔細想想,做出買與不買的決定到底能給我們帶來多大損失?
買一件衣服,當時很喜歡,就算後來厭倦了,你也可以把它當成藝術品欣賞,或者捐給貧困山區需要的孩子,再不濟也總可以用來擦地。
一再猶豫不但浪費了太多時間,而且也讓自己讓別人都不開心。
05
姑娘,請收起你在小事面前的猶豫不決,做一個有主見的人。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猶豫就等同於不成熟,只是真正成熟的人往往都有自己的想法。
猶豫可以有,但千萬不要搖擺不定,如何去把握這個度才是應該關注的點。
特別對於一個女孩來說,擁有獨立的思想又尤為重要。
真要是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不妨暫時擱置一下吧。
嘗試在腦海裡理清思路,想想你的目的是什麼,想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最後再去考慮幾種決定分別可能帶來的損失,如果沒什麼大不了,那就放心大膽選擇其一吧。
人生本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勇敢做出自己的決定吧。
全部圖片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