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時候一起玩到大的朋友,成年後卻因為各種原因漸行漸遠了。
可是我們卻沒有,這也許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因為我們的人生軌跡有著太多相似的地方,最主要是她對我的好, 讓我也倍加珍惜。 而且她的為人處世也值得我去學習。
我們從農村來到了縣城, 雖然當時進的不是同一所學校。 但是會經常來往。 說點私心的話, 因為她們學校是住宿的, 對我這個從沒有在學校吃過飯, 住過校的人來說,是很羨慕的。 所以, 很多個星期六我都是賴在她們的寢室不走, 特別喜歡寢室裡的氛圍。
不知不覺我們都來到了無錫。 我們在無錫讀書, 她後來嫁給了無錫當地人。 現在她一口的無錫話比我標準多了。
鬼使神差的我們紛紛又來到了國外: 我在義大利, 她去了荷蘭。
在國外生活和定居是我們以前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她個子不高, 有著一張幾乎沒有變的娃娃臉,但是在很多方面, 她比我懂事很多。
跟她聊天,尤其是心情不好的時候,隔著螢幕, 我都能感覺她對我的心疼。 她對待事情的豁達心態是我需要學習的。 我有時候會擰巴, 在某個節點會執拗, 在她的勸解下, 我現在看待事情也會寬容很多。
最近的一次聊天, 談到關於孩子教育方面的,她突然問我: 你對孩子的教育比較“嚴格”, 有著很多期望, 或者說帶有“功利性”,是不是因為你身邊的那些親戚孩子都非常優秀?
我想, 這也是一個原因。 自己身邊的親戚孩子的優秀帶給我無形中的“鞭策”:我也想我的孩子們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自己個人的好強或者所謂的“上進”。這樣也導致我不允許我的孩子揮霍自己的時光, 一生“碌碌無為”。
雖然經歷和年齡讓我這樣的“要求”沒有那麼強烈。可是,骨子裡的“想證明給別人看,想實現自我價值等等”激昂澎湃的念頭會時不時地在我的言語中體現, 並且也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可是在她身上,我更看到了“生活哲學”: 隨和、 豁達、隨遇而安。 平淡、盡力就好的生活態度,我看到的是她們從容的生活樣式。
成人後發現, 看似平淡,安詳的生活節奏裡隱藏著生活智慧 。 看似碌碌無為、 平庸的生活是一人生境界,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沒有哪樣的生活方式存在著對與錯。 就像一個女人,有些心裡裝的是小橋流水,但有些內心沸騰著長江黃河。不存在哪種更美, 皆是個人所求。
但是當我感到焦慮,鑽牛角尖的時候, 她帶給我的是舒坦, 讓我感到安心, 也開始了我的一些轉變。 重新去審視自己的人生, 自己身上的缺陷,對生活和周圍的人留下空間,自己與自己最大程度地“和解”。
下雨天,鼓勵孩子穿上雨鞋去樓下玩耍。
我的內心給了她一個大大的贊。
先不要說國內的孩子被各種補習班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場面, 同樣在國外的我, 也不會放開這樣的“膽子”, 讓孩子去發揮這樣的天性。
我也不希望我自己的孩子“循規蹈矩”, 也在努力的保護他們“該有的天性”。可是, 這麼大膽的鼓勵孩子去玩耍, 我分明看到了媽媽對孩子說: 在沒有傷害別人的前提下, 自己快樂就好。 做自己, 遵循自己的內心想法和感受, 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有幸有這樣一位朋友, 讓我也能感受到這種“平靜”帶來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