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昨天跟溫涼遠端連線看了新一期的《奇葩說》。

我倆還沒在一起之前,就都是《奇葩說》的老粉絲了,從大學開始幾乎每季必追。

談戀愛之後,我們有事沒事也喜歡一起看看,特別是喜歡看與情感有關的話題。

最近這期的辯題很有意思:

<好不容易追求了八年的真愛很怕狗,要不要把我的狗送走。>

我跟溫涼也“辯論”了一番,但本著服從上級的原則,我還是“主動”向溫涼的觀點靠攏:可以跟真愛住在一起,但每天都回來照料狗狗。

我倆的觀劇氣氛瞬間融洽和睦。

狗和愛

節目中作為“不把狗送走”的反方,老薛(薛兆豐)說了三個引人思考的問題:

⑴為什麼很多單身的人喜歡養狗?

——因為狗的忠誠能帶給自己低預期、超穩定的回報,不管自己是否冷落狗,狗狗都會從始至終的一直陪伴自己。

而人是有不確定性的,在戀愛中,人付出的再多,也不一定得到好的回報,這是高預期、不穩定的回報。

人確實不如狗。

⑵該把狗送走嗎?

——狗不僅僅只是一個陪伴自己的事物,它也可以是自己的愛好、價值觀的體現。在“是否送狗”的問題上,可以很好的測試一個人是否與你三觀一致。

如果他都不願意和你一起想辦法解決狗的問題,只是簡單的說將它送走,那他還會在意你的其他問題嗎?

⑶“送不送狗”的問題,反映出我們應該去談一個什麼樣的戀愛?

——追求了真愛八年,才能在一起,首先這場戀愛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因為願不願意跟你在一起,這是一個短期決策,並不需要長達八年時間去考慮。

很多年輕人花盡心思、用盡精力去努力維持一場戀愛,最後耗盡心神,戀愛沒談好,自己的飯碗也不保。

所以,去談簡單的戀愛,做難做的工作。

我很喜歡老薛說話,作為經濟學教授,憑藉嚴密帶有邏輯性的辯論方式,將道理能夠講得清新脫俗、性感迷人,很是讓人上癮。

最後老薛的那句“談容易的戀愛,做難做的工作”一下子上了熱搜。

上了熱搜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說到很多人的心裡去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戀愛太累、工作太苦,兩頭忙。但工作是老闆定的,拿他的工資必須得好好幹,要是談戀愛能稍微簡單點,不至於自己勞心勞力,誰不願意?

車和愛

我身邊也經常有朋友跟我抱怨:“為什麼感覺現在談戀愛越來越難了”“為什麼感覺我根本找不到對的那個人”“再也不想談戀愛了”

誰不想談戀愛?

真不想談戀愛的才是狗。

只是覺得談戀愛,太難,又或是找不到合適的人。

所以經常感嘆,小時候早戀,父母老師越是不讓,自己越是小心翼翼地愛著。長大後七大姑八大姨全世界都勸你趕緊談戀愛,但卻不知道愛誰。

我之前在QQ上認識了一個朋友,我問她:“你們現在周圍人的熱戀期一般多長時間啊?三個月有嗎?”

“怎麼可能,兩個星期就聊得差不多了。”

“那之後呢?”

“能繼續在一起就在一起,不能就算了唄。”

很多人一直不知道怎麼談戀愛,怎麼維持長久穩定的關係。渴望穩固,但又覺得束縛,每次過了新鮮感都不想繼續往下走,而是找下一個人繼續複製心動與新鮮感。

成年人的戀愛,不應該只是牽手擁抱,也不是弄個情侶頭像天天黏在一起。而是一起抗住、互為支撐,相愛默契、三觀一致。

很多人覺得異地戀是沒有結果的,覺得異地戀難、累,不是因為距離,而是因為不確定。

天天在一起的人,都不確定能不能跟他走到最後,更何況距離那麼遠的人呢?

擔心不確定的未來,只想現在就有個人陪伴,至少當下就能好好愛。

所以都想找份容易的戀愛。

什麼又是容易的戀愛?

容易的戀愛應該是不狗血、沒有故意的設局考驗,給予足夠的熱愛、信任與自由,陽光正能量。

但戀愛終究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愛情始終都是一個雙向奔赴的過程,就像追車一樣。

你追的是公交車,你知道招手它會等,自己衝一衝肯定趕得上。如果你追的是火車,它到點就走,誰勸都不停。容易的前提是雙向奔赴。

感情談的費心費力,一方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另一方可能又覺得你根本不懂我。一旦碰上最耗人力的感情,只能權衡後選擇把它放在末位。

但談戀愛,其中一個覺得很容易,那就意味著另一個不太容易。

有人在愛情裡坐順風車,就一定有人在使勁蹬車。合適的感情,付出的人也覺得開心。

用我跟溫涼都很喜歡的電視劇《父母愛情》中的一段話講:“都是因為有你,才讓我衣食無憂,精神愉悅,過著幸福的生活。”

飯與愛

但大多數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像你說的這樣的人太少了,怎麼可能我能遇到。”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存在誤區:我愛的是這個世上不知道在哪個角落的唯一的那個人,世上僅有一個他/她。

因為僅有一個他/她,所以我根本遇不到。別人遇到了,是因為運氣好,而我運氣不好,不配擁有愛情。

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一種隱於心的自卑感,當達不到目標時,這種自卑感會無形的放大,漸漸地讓人悲觀。

但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人總是說,他/她能在現任的身上,找到前任的影子?”又或者,當別人問他/她喜歡什麼樣的人時,他/她說出了現任、前任、前前任都具備的性格特點?

因為我們喜歡的是一類人,而不是一個人。

就像多年前老薛說的“紅豆綠豆理論”一樣。

這個世上70億人中,我們找的不是那個唯一,而是其中的幾千萬個人。所以對於愛情,不要太過執著。

簡單來說,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個如何吃飯的問題。

主食應該是“自我實現”,戀愛只是生活的調味甜品。相反,如果將戀愛當成主食,那麼就會陷入“吃了這一頓後可以撐多久”的生存焦慮。

先愛自己,在工作學習中不斷打怪升級,將自己成長到足夠優秀,就可以輕鬆挑選圍繞在你身邊的物件,戀愛就會變得輕而易舉。這就是“做難做的工作”的意義。

這時候你再遇到的愛情就會像加點甜點的感覺一樣:找個相處愉快的人過日子讓原本就舒服的日子更開心。

就像我很喜歡的一本書《人生的智慧》中說到:“自身擁有的越豐富,他在別人身上所能發現得到的就越少。

在之前發過的文章 我們的初心 裡,就提到過:愛有三個階段,先愛自己,再愛他人,然後愛並溫暖生活。

儘管戀愛不是一件理性的事,或是遇見怦然心動之後的義無反顧,又或是謹小慎微的不越雷池一步。

但先謀生,再謀愛。

世道如此。

1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關於想到母親的一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