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子就一定會發光嗎?
是千里馬就一定能被發現嗎?
不一定。
金子要發光還得千淘萬漉吹盡狂沙;
是千里馬沒有伯樂發現,也只是一匹老馬;
對於本身有優秀特質、突出能力的人,沒有一定的機遇,也不一定能夠成功。
成功不取決於能力表現,而是取決於集體的感知成功是什麼?
於我們而言,社會性的成功定義從來不是能力有多突出,個人有多麼優秀;
成功是一種集體現象,而不是個人現象;
也就是說成功不取決於個人的能力表現,而是取決於集體的感知;
用統計學的術語來說就是,成功不是最大數,而是眾數。
從社會實際案例中可以明顯看出來;
比如在工作中,不會因為誰的專業能力最強就能獲得最高的薪資;
人類是群居動物,從來不是獨立的個體;
約170萬年前,迄今為止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元謀人的出現,是以群居的形式繁衍生息;
我們從小接受的正向教育是團隊協作;
從潛意識裡,我們對成功的定義就要求我們考慮自己的價值是基於社會、他人的貢獻;
我們去看那麼多國際大牌寧願花重金選擇KOL進行品牌包裝宣傳,為什麼?因為KOL受眾多粉絲群體認可。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如何才能成功?
愛迪生用上千次的實驗失敗告訴我們說:
“失敗是成功之母”
但我更加認可巴拉巴西所說: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失敗是成功之母更像是安慰弱者的語言,而“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才是社會的現實;
初始的成功,會驅動更大的成功;
就像投資一樣,利滾利的前提是基礎本金足夠多才能產生雪球效應。
成功,要趁早張愛玲在《傳奇》裡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
“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成功,要趁早,既符合人們的追逐預期,也更加促進社會競爭發展;
儘早取得成功,才有可能享受到成功帶來的紅利,由初始的成功帶來更大的成功。
雖然像左宗棠一樣大器晚成也是一種成功,但那是小機率事件,而且需要有非常強的沉澱;
過晚的成功,會讓人陷入懷才不遇的自我懷疑中;
更何況,計劃生育潮後,這一波獨生子女,即將面臨的上有四老下有小,還有房貸車貸各種消費壓力的情況下,年紀越大,壓力越大,想要突破已有的生活環境,就變得更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