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因素更容易、更快影響到我們的判斷和決策?
馬上進入到你大腦中的答案,會決定你的選擇和判斷甚至是決策,這是直覺捷徑在起作用。
當面對比較困難的問題時,我們進化了幾千年的大腦,會自動尋找一個比較容易的答案來替代原本那個比較難的問題,這是人類大腦的自動化機制在起作用。
我們通常能比較成功地繞過回答真正的問題,轉而回答那比較容易的問題,而且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這樣的替換。
“慢想”應超越情緒
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喜歡解釋過去發生的事情,編輯成我們自己的故事,從而塑造出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以及我們對未來的期待。
大部分時候,我們對過去的描述都是基於我們一直不斷地想去把外面的世界合理化。
很有說服力的故事通常都很簡單,也很具體,聚焦於過去實際發生過的,非常引人矚目的事件。任何發生過的事件,都可能成為你故事中的主要內容,從而引發你的情緒,形成你的性格和價值觀。
幾乎所有人都在用身邊發生過的事件,說服自己如何去相信我們生活中的世界,也就是說在用微薄的證據來解釋過往,並深信不疑。
在這樣或那樣的情緒之下,我們有了某些情緒傾向,或積極或消極,或樂觀或悲觀,總之,我們在遇到某個事實之前,已然擁有了某種偏見或傾向,之後所有的內容只不過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見解是如何正確而已。
“慢想”應注重機率
不理性的思考方式或生活態度,最大的特點就是極不注重事件的整體性,我們通常只是從某些內容得出整體結論。
一個人有了一些不好的表現,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說他能力欠佳;有時我們請同一個人評估同一個訊息兩次時,常常會得出不一樣的答案,這樣的不一致性有時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要做到理性思考,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需要在思考過程中,注重於統計分析和調查。
理性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講,就是要讓統計超越直覺,凡事不能僅僅靠直覺給出答案和判斷,直覺更多可能會將我們帶入偏見和錯覺之中,經驗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感知內容。
“慢想”應尊重可能
一切皆是可能的。
我們之所以認為很多事情不可能發生,也許僅僅是因為偏見,也可能是經驗所限,還有一種可能是計算能力有限。
你以為了解的事件,也許並不是你想象的樣子,更多的可能性也許因為罕見,也許因為你為它設定了認知框架,也許是因為某種稟賦效應的緣故。
效度錯覺有時也是影響我們判斷可能性的理由,直覺常常是隻要有一點證據就快速下結論,可能性就這樣被抹殺了。
只要手邊有一點證據,只要自己或他人講述的故事有些合理性,就會讓我們的自信之心陡然增加,這是主觀自信在起作用,證據的數量和質量都不怎麼高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會給出答案和結論,很少的證據也能被我們編出很好的故事,並深信不疑。
直覺和理性,一對相互作用和影響的思考方式。
相對而言,前者更快,更容易出錯;而後者更慢,更費力。直覺有時會是一個陷阱,尤其是在判斷比較複雜和比較不清晰的問題時,更容易落入直覺陷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