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一個朋友聊天,她想拉我寫寫東西賺點錢吧,我當時就回絕了,說了句:我不差錢。
當時朋友就說在這個社會說不差錢的她還沒見過,又來了句:土豪,借點錢花花。
當時我愣了一下,自己想想,確實不差錢呀,但也絕不是什麼土豪,只是懂得知足而已。
於是回她:我不是土豪,但真的不缺錢。
人到中年,如果還在為幾兩碎銀做被束縛的工作,豈不是白打拼那麼多年嗎?
我說不差錢絕不是說多有錢,而是可以選擇自己的工作,不喜歡的工作即使不做也無所謂。
我喜歡看書,心血來潮也會寫點東西,但是很隨性,沒有侷限。當有人讓我靠這點技能拉我賺錢的時候,我是拒絕的。
為什麼呢?
第一、我已到中年,閒下來的日子是可以寫點東西,但一定是自己想寫的才寫,絕不是逼著我寫。再說逼著寫我也寫不出來呀。
第二、寫東西有自己的風格,萬一我們合作了,你讓我整天寫些八卦呀、沒有營養的東西呀,我也有心無力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寫東西絕不是想靠它賺錢,那麼就沒有合作的必要,不是嗎?
也許有人會說我是在炫富,這樣理解肯定錯了。我說過,我不是土豪,僅僅是不缺錢而已,這要看每個人對錢多錢少的理解。
那麼多少才算是不差錢呢?我的理解很簡單,即使不工作也能養活一家老小,當然不能大肆揮霍了。
對於一箇中年人來說,從走出社會打拼,到積攢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其中艱辛無人能替。
舉個很簡單的小例子吧,當年我女兒才1歲3個月,就被我送去幼兒園,每天早上5點準時送去學校敲老師的門,抱著還熟睡的孩子遞到老師懷裡,讓她跟老師再睡一會兒後起來讀書。其實也不是什麼讀書,就是屬於幫忙看孩子。
我則拖著幾大袋貨趕第一班汽車,去到各個小鎮賣貨,這是最初選擇的工作模式。
再後來跟著建築工地五湖四海的跑,就為跑點業務,孩子就只能全託。
還有許多艱辛的打拼歷程就不一一贅述了,總之都熬過來了。
當然,賺到點錢首先想到的就是建房,第一棟建在鄉下,第二棟買在城區,第三棟就是修建在城區了。那時候還可以買地基建房的時候修建的,也是機遇吧,後來個人就不允許在城區建房了。
城區建房就是這輩子衣食無憂的保障,也是我說不差錢的原因,中年的我說不差錢,應該沒毛病吧!
當然,等孩子考上大學,我還是會繼續工作,工作不一定是為了錢,而是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對工作的熱愛;也是對自身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