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非從
如果我問:人為什麼要結婚?
在他們最初的想象裡,婚姻就是找一個愛自己的人,找一個能給自己安慰、支援、認可、幫助的人。
婚姻最大的意義,就是拓寬自己的邊界,因為有了伴侶,自己的人生彷彿有了某種依靠。
然而 並不是誰都這麼幸運的,或者說,誰都不會這麼幸運,因為在每個人的婚姻裡,都會在不同的時刻,經歷著不同面積的孤獨、無助和絕望。
這種無助就是:
你好希望他能理解你,可是他卻一直否定你;
你好希望他能幫助你,可是他就是冷漠的看著你;
你好希望他能支援你,可是他就是控制你;
你好希望他能站在你這邊,可是他就是站在了你的對立面。
以至於,你會分不清楚他到底是你找的伴侶,還是猴子派來的逗比,還是敵人派來的臥底。
這些人會對婚姻有一個理想化的期待:認為“正常的”婚姻就應該是這樣的,就應該是那樣的, 當現實的婚姻不符合期待時,他們就會體驗到孤獨和無助了。
婚姻裡的痛苦,來自於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認知和現實的差異。
其實這不僅是婚姻中的痛苦,整個人生的痛苦都是因此產生的。
婚姻中有一個很基本,但卻經常被忽視,也不願意被接受的,第一個事實就是:
夫妻關係之間是有界限的,有時候你們就是兩個沒有關係的陌生人。
這個界限,就是即使你跟一個人結婚後很親密,有些事情你也只能自己去面對,對方沒有辦法幫你,也不會幫你。
有些時候你們就是完全獨立的兩個人,他跟你是完全不同世界裡的人,不是一個梯隊的人,不是一個戰壕裡的人。
有時候他就是一個陌生人,一個與你毫不相干的人,能看著你在困難裡掙扎卻事不關己的人。
這就是 婚姻底層基本的獨立。
你們沒有辦法在所有的時候、所有的事情上都共生、都一致、都是一個整體,你們有時候就是兩個完全獨立的個體。
因此,你要學會接受在婚姻中有一些無助。
在那些無助的時刻裡,你的伴侶會眼睜睜的看著你,不會給你任何的幫助。
那時候你會想到離婚,因為一個人的時候沒有幫助,也比看著一個人不幫你,更好受一點。
不要以為結婚了,就有了一個人能托住你所有的底了,這不現實,對方能給你託一點底,這就是一個好的婚姻。
你會覺得無助,是因為你抗拒這樣的事實。
你幻想著他還是跟你成為一個整體,能知你的榮辱冷暖。
所以你每次無助,都需要去面對這樣一個功課:
有時候你就是一個人,而他與你無關。
你會認為:
他是陌生人也好啊,起碼他不要傷害我。
不要去要求我、打擊我、否定我、阻礙我、控制我。
不幫忙就算了,但是不要拖我的後腿。
很遺憾,你必須得知道,婚姻中第二個不太好的事實就是:
婚姻,是支援和傷害的結合體。
不要覺得婚姻完全就是相互支援,婚姻同時也是相互傷害的。
如果婚姻整體上帶來的支援大於傷害,那就是一個好婚姻了。
他不僅會冷眼旁觀,有時候他還會踩你一腳,打擊報復,成為你的阻礙,讓你覺得更加的無助。
同在一張嘴裡的牙齒和舌頭,本來是一個整體,在相互配合、相互支援的時候能發揮很大的作用,但彼此之間也會經常有摩擦和衝突,互不相讓。更何況是一個家庭裡的兩個人呢。
雖然我們渴望美好,但你得去接納: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美好。
好的鮮花通常是牛糞里長出來的,美麗的鮮花通常會帶刺,更美麗的鮮花兩天就會枯萎。
美好的客體上,總有壞的存在。
你有多幻想著婚姻中的另外一半是全好的,你就有多難接納他有壞的那一面。
你有多享受他給你帶來的支援和幫助,你就得多大的去承受他帶來的阻礙和限制。
這些都是你自己需要去面對的一個功課。
都說婚姻是修煉場,那些傷害都是修煉你的地方。
婚姻是人組成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婚姻就是江湖,不是港灣。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愛恨情仇,因此婚姻不僅有愛,也有仇,你要學會整體的看待婚姻,而不是非好即壞。
你當然不必非要留在婚姻裡。
如果婚姻是全壞的,你早就離開了。
如果你覺得託那點底不值得、給那點好處太少,而維繫的代價太大、收到傷害的風險太高,你也可以選擇放棄婚姻。
但如果你選擇繼續待在婚姻裡,你就要少一點抱怨,多去做屬於你那部分的功課。
你要知道的是:
婚姻不是一個完全託底的地方,對方能給你託一點底,那就是一個好婚姻了。
婚姻不是一個完全支援你的地方,對方帶給你的支援大於傷害,那就是一個好婚姻了。
婚姻中無法滿足你的部分,正是你需要獨立的地方。
婚姻拯救不了你的地方,正是需要你一步步、一點點學習自己完成的地方。
婚姻中就是會有孤獨、無助、絕望,那才是你成長的縫隙。
畢竟婚姻是兩個成年人的遊戲,不是嬰兒的襁褓,沒有人會給你完美的照顧。
完美的婚姻,不僅不存在,還會成為你逃避的場所,喪失掉面對困難的決心和能力。
放棄對婚姻理想化的想象,才是你解脫的開始。
放棄過多寄託在他人身上的希望,才是你成為自己的開始。
感謝每個無助,它們在提醒你:醒醒吧,這裡有個功課,需要你自己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