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婚姻中有三種女人最特殊,那就是可愛的女人,委屈的女人,可惡的女人。
可愛的女人和委屈的女人我們見過很多,但這種可惡的女人卻最讓人不解。
《婚姻心理學:婚姻是最好的修行》一書中提到說:
“只有兩個人都提高自己、修煉自己、完善自己,相處起來才會輕鬆,婚姻也不會成為雙方的束縛。”
在婚姻這場修行中,可愛的女人掌握了幸福密碼,委屈的女人有可能是遇人不淑,但可惡的女人絕對屬於沒事兒找事型的。
前不久,聽說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女人在接近40的年紀裡又生下一個孩子,其實這件事並不罕見,畢竟每個女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生孩子的年齡,前提是自己能夠付得起這個責任。
這其實不是這個女人的第一個孩子,除了剛生出來的這個孩子,她還有一兒一女,這也沒什麼。
關鍵是女人的做法有點過分,孩子剛剛半歲的時候,她就要求自身有病的婆婆幫她帶孩子,假如不帶,她就拿出離婚來威脅。
這樣的女人大家見過嗎?
她的前兩個孩子都是婆婆幫著帶大,第三個孩子生出來以後,婆婆生了病,身體不太好,幫不了忙,所以她就反目成仇每天嚷著要離婚。
在我看來,她並不是真的想離婚,也就是在嚇唬這家人。
當然她的老公不敢反抗她,除了討好她,就是每天給自己的母親增加壓力。
兩口子一言不合就把離婚搬上臺面說事,男人呢,沒自尊,就怕自己離婚之後找不到媳婦一輩子打光棍;女人呢,看透了男人的擔憂,不論大事小事,一點不如意就說離婚。
每天在這樣的威脅下生活,日子又能好過到哪裡去呢!
之所以要講這個故事,是因為在農村因為男女比例的失衡,彩禮的加碼,娶媳婦已經變成了需要兩代人拼命努力的事兒。
即使是二婚女人再結婚,同樣可以找到一個頭婚的男人,並且彩禮比頭婚一分不少,而且還要求有車有房。
這樣的現狀就助長了某些女人的氣焰,或者說某些丈母孃的氣焰,同樣也讓女人陷在用換金錢的怪圈裡。
於是就有了上面的故事,這樣的女人通常喜歡把離婚掛在嘴上,孩子只管生不管養,在婆家咄咄逼人,在家一天就會雞犬不寧,沒事兒找事兒。
你以為這樣的女人只是少數嗎?
並不是。
還有一個同樣的故事,不同的是這個女人除了要求婆婆看孩子以外,還要照顧一家人的吃喝,媳婦每天躺在床上晚睡晚起的玩手機。
這樣的女人怎麼能做好媽媽,教育好孩子呢?
今天之所以看要寫這個事情,是因為目前手機上的很多短影片三觀不正,誤導大眾,於是婚姻中就有了像上述那樣可惡的女人。
這些女人其實最終害的是自己。
自己沒有擔當,生完孩子不負養育責任,她們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會用同樣的方法來折磨她們。
中國有句古話叫有因必有果。
前半生不管孩子,不負家庭責任,飛揚跋扈;後半生悽悽慘慘慼戚,後悔莫及。
對於婚姻,是需要兩個人互相配合共同奮鬥幾十年的地方,並不是一個人專制統治另一個家庭的方式。
家和萬事興。
聰明的女人會把家庭經營的和和睦睦,把孩子教育的懂事善良,這是一個女人一生的財富。
誰都不想在老年以後,擁有一群一事無成,咄咄逼人,毫無孝順可言的孩子,這不就是當年的自己嗎?
每個父母都是孩子的原件,孩子只是父母的影印件,影印件出了問題都是原件的錯誤。
作為女人更要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不要做婚姻中不負責任,唯我獨尊的可惡女人。
婚姻中只需好好配合,有情有義地把日子過好,沒有誰比誰尊貴之說。
千萬不要等到年老之後,錯過了孩子成長,錯過奮鬥事業,錯過了一切可以錯過的事情,那麼這種可惡的女人就會轉變成可憐之人,這就是她們的報應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