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朋友?這個沒有一個十分確定的答案,更貼近現實的一種觀點是“我們這一生能交到一兩個知心朋友就已經不錯了!”這也更貼合“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這句俗語,換句話說,在我們漫長的人生生涯中,我們每個年齡段可能都會有一些朋友/同學與我們同行,而隨著我們逐漸長大,我們身邊的朋友/同學也會發生變化,簡言之六七歲在一塊玩兒的很嗨的朋友,到了十六/十七歲不一定會玩兒的很好,也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長,可能我們會跟他們逐漸斷了聯絡,又會結交新的朋友,某個角度來說——朋友圈的更替也是一種我們不斷在成長的標誌!
在跟我妹妹聊天時,我妹妹經常會問我關於友情這方面的東西,我一慣性的回覆就是“不同的年齡段你會有不同的看法,隨著你不斷長大,經歷的人和事越來越多,你就會對友情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但是有一點是相通的,就是值得交的朋友都是可以幫助到你的朋友,比如,在你不開心時TA會陪在你身邊,安慰你,在你遇到困難時,TA會盡心盡力地幫助你……,這些都可以作為你交朋友的參考!
有一次,我妹妹在學校裡給我打電話,說是“她看見她的朋友跟別人打架,而她沒有去勸架,感覺自己心裡不舒服!”我就跟我妹妹說“你懂得為你的朋友著想,這證明你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但是在你幫助別人之前,你應該想一想你有沒有能力去幫助到TA,如果你沒有能力,那這個時候你插手了,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糕,這個時候你不插手就已經是在幫助別人了,至少你沒有惡化矛盾”
在跟我妹妹交流的同時,更引起我注意的一件事是她們竟然還有絕交信,和好信這種東西,偶然間發現,傳統時代的那種書信往來文化,在她們之間興起了!在這個以書信為載體的交流中,我妹妹心中主要的疑點是“我不想跟某個人相處了,我該怎麼去拒絕TA”
我的答覆是:最遙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好似相距千里”同樣,最好的拒絕不是說了多麼絕情的話,而是從來不說話,當TA說任何話你都沒有給予回覆的時候,你就已經是在拒絕TA了!
是啊!友情真的很可貴,但是如果一個人需要你時找你,不需要你時把你拒之千里,這樣的人便是不值得我們坦誠相待的朋友,這也就衍生出了一句話“與其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或許,在某個階段我們結交的朋友都很好,跟朋友相處得也非常可以,當我們踏上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時,我們會不忍心跟他們分別,那不妨把離別的這段時間當做是對你們堅韌友情的一種考驗,如果你們真的把彼此當做至交好友,我相信距離永遠割不斷你們的感情,你們的感情可以迎接任何挑戰,如果不幸你們真的沒有經得住某項考驗,不必灰心,我們要清晰地告訴自己“路是自己的路,唯有自己才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終生貴賓,善待自己,走好自己的路,花開蝶自來!!”
昌言昌語:在我們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的知心朋友真的也就那麼幾個,如果遇到了,請珍惜!如果沒有遇到,請繼續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