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鈺兒!
當你生氣的時候,有想過生氣是為了什麼嗎?
很多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的認為生氣是一個結果(對某件事不滿意而導致的結果),但事實並非如此。
生氣,只是一種手段。
友情提示:以下內容環環相扣,跳讀閱讀體驗不佳。
先舉2個場景化的例子:
例子1:週末你的心情很好,和朋友一起去餐廳吃飯,沒想到服務員在上菜的時候不小心把湯灑到你身上了。
並且你看到了一隻蟲子,此時,你有點生氣(介於個人修養、吃飯環境、吃飯物件的不同,每個人所表現出來的生氣程度不一樣,就不細說了,但層次情緒都是生氣)。
例子2:當你忙了一天回到家,發現老公早早回來卻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孩子玩具一地亂。
衣服還在洗衣機裡,更重要的是,廚房冷冰冰沒有飯,而老闆又打來電話,讓你處理一個緊急工作...此時,你很生氣(快要爆炸了)
那很生氣、內心一團怒火亂撞的時候,是在責怪對方做的不好嗎?不是的,責怪的是因為他做的不好,給你帶來的心理能量的消耗。
心裡會想:為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不提前告訴我
這些不是在怪他,也不是讓他給你一個說法,而是你的心理秩序失衡了。
失衡的意思是——外在資訊(人、事情、資訊、行為等)跟既定的意圖(腦子裡想的)發生了衝突,讓我們無法為實現意圖而努力。
因為有了衝突,你覺得可惜,你很憋屈,你不甘心。
內心有了預設,但對方沒有達到,沒有按照自己想象的來,所以,你憤怒了
而憤怒的本質其實很簡單,就是對他者的攻擊欲,而攻擊是手段。
透過表現出憤怒,來讓對方知道你現在很不舒服,他要為他不妥善的行為(灑湯、沒做飯、沒收拾家等)付出“代價”。
“代價”可能是你的一頓指責,可能是他認錯道歉,也可能是其他。
然後,在你一頓發火後、在他道歉後,你的心理秩序重新迴歸有序,心情平靜
所以憤怒的成因,簡單來說,有兩個:
1.我們的邊界被侵犯了。
2.我們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憤怒是人的本能,哪怕只是嬰兒,如果他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比如他想玩玩具想看電視,卻始終得不到,他就會用大哭、捶你打你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看到這裡,相信你對憤怒有了新的認識,但以上內容都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重點在標題。
"你憤怒的時候,並不是真的在憤怒",細品這句話。
不是真的,說明它是假的,既然是假的,憤怒只是你表達需求的手段,那就不能“假戲真做”把自己代入進去,而是“把戲演好”。
什麼意思呢?
比如服務員把湯灑到你身上、菜裡有蟲子,你的需求是賠償、換菜、打折優惠、提高餐廳的質量等。
本來你透過表達不滿“怎麼這麼不小心”,來讓對方知道你以上需求,但如果此時你真的和服務員吵起來了。
越吵越厲害,甚至上升到攻擊對方人格“你應該被辭退、活該做服務員,投訴你”。
這就是“假戲真做”把自己代入進去了,而代入進去,你就會動氣。
而動氣不但傷身,也偏離了原本的初心(你並沒有打算吵架,而是說出不滿而已)
不知道我有沒有表達清楚,之所以說這是重點,是因為想做到不動氣真的很難,我也是最近才能做到一點點“演戲”,不動真格。
至於如何做到不動氣,我的個人經驗是,用超強的理性記住自己的需求是什麼,不要在吵架中跑偏,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