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昨天,我和朋友 一起玩了她的性格色彩分析卡牌,然後約定,今天一起玩我帶的OH卡牌。儘管今天在玩卡牌的過程中,湧現出很多精彩的點,但我並不是打算寫一篇玩卡牌的枯燥覆盤。

除了朋友對此有自己的聯想和解釋外,我也做了一些聯想。

01 “玩樂”本身就是一種“放開”

和緊張繁忙的工作學習相比較,在輕鬆玩樂的過程中,我們的潛意識比平時更為活躍,我們生命的智慧比平時容易浮現。

所以,即使是上班族朋友們,在每一天的工作間隙,一定需要有一點玩樂的時間。我就很珍惜中午的一個半小時的玩樂時光。

這一個半小時,過去我利用來進行學習。但是一整天下來,我發現自己腦筋變慢、思維遲緩。我的大腦一直在主動工作。實在是累壞了。

而今,我利用這一個半小時玩樂。聽音樂、玩卡片、散步……只要是在辦公場所可以施展的都可以。玩樂中,獲得了身心的放鬆、愉悅,大腦不再主動工作,而進入“白日夢”般的自由想象中。

對於一位日更作者來說,更是需要透過玩樂放鬆意識、獲取靈感。

總之,玩樂,就是一種對於緊張的“放開”。

02 僵化的思維,緊閉的心門

這張圖卡上畫著一扇門,門後是金燦燦的光芒,門前是一串不長的臺階。大門內外都是暖暖的色調,讓人聯想到幸福、機遇等美好的事物。

不過,很多人抱怨:

我沒遇到好機會,所以我才做不成事。

在他們眼中,那些美好的機遇之門,好像總是對自己關閉而對他人開放。但是,他們忘記思考一下,機遇的大門那麼多 ,為什麼對自己關閉而對別人開放呢?

每個人出生的背景是不同的,出生在農村和出生在城市,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和貧困的家庭中,出生在有雙親的家庭和孤兒……不同的出生背景,會導致受教育的機會不均等,甚至看起來是不公平的。這是客觀條件所限。人們沒有辦法改變。

撇開個人背景因素不談,人們其實是有很多辦法去敲開生活的大門的。現代社會的機遇早已遠遠超過過去任何一個時代。

比如,一位汽車修理工,不只是侷限於謀生的實際,他還想去分享,他註冊了自己的自媒體賬號,開通了影片號,為人們講解常見的汽車養護常識。藉此,他在公眾前面前展示自己的觀點和才能,實現了更大的價值。

比如,前兩天聽說寫作日更營有一位老學員,是一名工作繁忙的教師,家中有兩個孩子,大孩子剛剛結婚,二寶還小,需要很多照顧,此外,她80多歲的老母親也躺在床上需要照料。在這種情況下,她每天用手機日更連載小說,連續幾年日更不斷。

他們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改變自己的生活,跨入那一扇扇敞亮的人生之門。

當我們鬆動僵化的認知,開啟心胸,人生的大門就為我們開啟,讓我們看見未來更多的可能性。只要我們沿著臺階徑直而去,等待我們的,將會是暖暖的春光。

可是,依然有人悲觀地抱怨說:

階層固化的時代,哪裡有機會?想實現階層躍遷的主要途徑,比如透過考學、婚姻改變自己人生的走向,似乎都與自己無緣了。努力工作就能成功?那不過是畫餅充飢罷了。

在我看來,最可怕的不是階層固化,而是思維固化、認知僵化。我也不相信有這種抱怨的人真的能邁入光輝的人生之門。

我過去並不覺得自己是一個認知僵化的人。不過今天,我開始承認,我有的時候在某些方面,認知確實是僵化的,只是自己過去並未意識到。

面對意識到的問題,我們有機會去改變和調整自己。而那些意識不到的問題,會成為我們人生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在和朋友聊天時,偶爾間瞭解到她多年來一直在進行定投,而且收穫頗豐——幾乎翻了一番。十年來,她陸陸續續定投十來萬左右,淨賺也有十來萬。利用這些錢,她為自己買了一輛汽車。

過去,我對理財不以為然。

我認為,自己有錢花,不缺錢,為何要費那些時間和精力去理財呢?我還想當然地認為,大部分人即便理財,也賺不了什麼錢。大部分人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與實際收益肯定是不成正比。

要問我這些認知從何而來?我承認,這些是我的臆想,根本不是我經過詳細的調查研究得出的客觀結論。可是,就因為這些自以為是的僵化認知,我從不理財。因此,財也從不理我。

03 放不開的是什麼?

今天的這張文字和圖卡,使我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如果我們不放開自我認知的框架和限制,我們就沒辦法為自己的人生開啟一扇新的大門。我們也不會充滿信心地踏上前方的道路。

此外,對於一個人的改變,無論是認知層面,還是行為層面,我們周圍的“保守派”們往往會持有相反的觀點,往往會警告我們相應的風險,往往會禁止我們做出嘗試。

有時,他們確實是在傳遞經驗之談,那麼我們需要好好聆聽。

還有時,他們提建議時,就好像他們已經經歷了這一切,並很有把握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而實際上,他們的經驗極其有限,僅僅憑著片面的瞭解和主觀的猜測,出於自己對改變的恐懼,而試圖拉住我們改變的臂膀和腿腳。

如果我們不放開他人施加給我們的限制,我們就甩不開自己的膀子、邁不開自己的腿腳。

有一位朋友,他前幾年在作出辭職決定時,受到了幾乎所有親朋的反對。幾乎沒有一個人明確支援他,朋友中最好的態度是不置可否。

但是,他當時已經做了最充分的理性思考,也分析了最壞的結果,做出了努力拼搏的規劃。他毅然決然走上了另一條職業發展的路徑。

後來問起他,他這樣告訴我: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這些年,他做過很多職業。諮詢師、培訓師、職業規劃、還涉獵過保險業。在同樣的時間裡,他的經歷,可比我們很多人豐富多了。

人生不就是經歷嗎?只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只要不去糾結所謂的成功失敗,經歷本身就是財富和成功。

04 放開與開放

於是,今天,我也放開心胸,做出一項改變。我開啟支付寶,根據朋友的建議,購買少量定投基金。似乎看到自己已經賺了錢似的開懷大笑。更開心的,是我邁出了多年來未曾邁出的一步。

有一位朋友叫小蘇,今年30。她的體重從參加工作以來的140斤逐漸增加到現在的190斤。一米六五的女子,190斤的體重,該會給生活帶來多少不便!最重要的是,她的健康會因此受到多少影響!

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來,她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受氣包”。這麼多年來,她在工作上可謂是兢兢業業,甚至到了“來者不拒 ”的地步。對於領導的要求,她從未有過拒絕。對於旁人的批評,她虛心接受,立馬改正。

她的個性,一點兒都沒了。她的自我價值感,全在於工作上、家庭裡透過無盡的付出獲取一些別人對她的認可。別人 認可她的價值,她才覺得自己有價值。她自卑,看不到自己有什麼價值、看不到自己有何可愛、看不到自己有何重要。

朋友多少次苦勸她,沒了健康,可就什麼都沒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幹工作了。但是,她無力地回答說:“唉,我如果不做那些工作,心裡不踏實。” 所有事情都是重要的,唯獨她自己不重要。

她邁不出去的一步,是拒絕。她說自己也曾嘗試過拒絕,但是沒有用,別人依然會要求她做這做那。

如果有機會,我真想告訴她,你那不是真正的拒絕,你那是聲音微弱的哀求,哀求別人的同情。在講求實際、馬不停蹄、爭分奪秒的公司裡,最缺乏的就是同理心。而真正的拒絕是,“老孃不幹了,老孃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別想再欺負老孃了。”如果你自己都不重視自己的聲音,沒有人會聽到你,只會把你當作工作機器無限制地使用你。

如果有機會,我真想告訴她,在你的人生中,有一扇獨立自主的大門,邁上臺階,就會看到光輝燦爛的自由。別人並不是真正捆綁你的人,真正捆綁你手腳的,是你自己的害怕和逆來順受。勇敢,沒有那麼難。不會讓你丟條命。可是,如果你漠視自己的健康,說不定哪一天,真的就猝死了。

很多人一說起自己的侷限,便歸咎在原生家庭。說我小時候怎麼樣怎麼樣,造就了我如今怎樣怎樣的性格。兒時早已是過去時了,如今,你怎麼還活在過去式呢?

改變的責任落在你自己身上。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著不幸福的童年,就像薩提亞所說 的,把你的過去放進你的博物館吧,讓我們看看,未來你能做些什麼!

每個人都渴望一個金燦燦的未來,但是這個未來不是誰許諾給你的,而需要你的“放開”才能獲得。

放開些什麼呢?放開對自我的限制,放開他人的,放開不切實際的幻想、放開抱怨、放開依賴、放開偏見…… 對你來說,你想放開些什麼?

在朋友對未來的追求裡,她放開了親人的不信任。在對理財的重新認識中,我放開了自我的限制、放開了過去的偏見。

這張文字卡,還可以倒過來讀,那就成為“開放”。開放的心胸、開放的視野、開放的人際交往……都能為我們帶來新知。

今天,我感到利用每天中午的1小時進行交流,特別有益。這是一種開放的做法。

我喜歡看到你們充滿信心,能量滿滿地追求自己的願景。我喜歡看到你們面帶微笑,認可自己的資源。我喜歡聽到你們侃侃而談,分享自己的經驗。

22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公公在另一個女人身上得到的教訓,卻成全了我和他兒子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