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的朋友小林是個好脾氣的姑娘,日常都笑眯眯的。

上個月單位組織體檢,她被查出甲狀腺癌,沒有任何徵兆。

原來,她看上去安靜本分,從不大聲說話,實際上卻非常不會管理情緒,有的事會堵在心裡,想起來就會心悸和胸悶,經常暗自生氣,徹夜流淚。

就像近期熱播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第2期《許願》引發了全民熱議,楊紫飾演的26歲女孩小雨,就有一個情緒非常不穩定的媽媽,易怒、焦躁、抑鬱,負面情緒說來就來,給自己和周圍的人,都造成了傷害。

情緒就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很多人會陷入焦慮、抑鬱和氣憤之中,自己還全然不知。

不要以為發脾氣和生悶氣才是出路,其實你有更好的選擇。

認識你自己,並透過科學的方法去疏解,把尋找“更好的選擇”當做習慣,你的情緒才不會被他人左右。

畢竟,不會管理情緒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第一部分、知己知彼——認識3種情緒化的思維模式

日常生活中存在3種常見的情緒化思維模式,它們是負面情緒的導火索,一點就爆,無一例外。想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要從認識他們入手——誇張化、合理化、應該化

1、誇張化

鄰居家有個11歲的男孩小磊,經常跟媽媽爆發爭吵,為了一件事——手機。

小磊非常無奈,跟同學聯絡要用手機,空閒時打打遊戲,也算是一種放鬆。

媽媽則表現出非常的反感,除了查詢必要的資料,堅決不允許小磊多看一分鐘的手機。

她說,現在的孩子手機上癮得太多,玩遊戲荒廢了人生,還搞壞了眼睛,必須得從小盯死了。

一玩手機就肯定會上癮,人生就完了,這就是很明顯的誇張化。

誇張會帶來不安全感,讓你時刻處於緊張和恐懼之中,嚴重時還會引發心理和生理疾病。

2、無助化

同事小旭是個“倒黴”的人。

他是借調過來,因工作失誤被退回教育系統,沒有教師資格證無法入職,朋友們勸他去考個證,他總說“我這麼倒黴,考不上的”。上個月,單位內部人員調整,被調去了某村的村委會。

小旭就是無助化心理,認為一切都無法挽回,“我就是這樣的人”、“怎麼努力都沒用的”。

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曾做過一個很有名的實驗:給關在籠子裡的狗進行電擊,當狗習慣了這種痛苦,即使開啟籠子門,它也沒有逃出去,而是繼續承受。

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一種對現實無可奈何的心理狀態,這樣的人只會滿足於現狀,即使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也會以“宿命”為由,拒絕改變。

3、應該化

以前的我,就是一位“應該化患者”,女兒應該事事按我說的做、婆婆應該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老公應該懂得我需要什麼……

“應該”越多,“不滿意"也就越多,我越來越痛苦,離想要的生活越來越遠。

一個應該化的人,他給自己提出很多要求,認為自己應該“考第一名、嫁一個有錢人、有高顏值、工作升職”等,他們無法忍受在重要任務上失敗,會出現“抑鬱、自殘、自殺”等極端行為;

他還會為身邊的人設定“應該”模式,最可怕的是像《許願》中小雨媽媽那樣的控制狂父母,他們干涉子女的生活,用獎勵、威脅、懲罰等方式,迫使子女屈服於他們的安排。

無論是哪一種思維方式,都會給自己和親密關係帶來傷害。

你是什麼情緒,就是什麼命,這一點也不誇張。哪怕你學習再多溝通技巧,如果情緒崩了,一切都是白費力氣。

第二部分、追本溯源——負面情緒是如何來的

在一場動物園的雜技表演中,有小丑來串場,誇張的表情和動作惹得全場觀眾鬨堂大笑。

突然,他從箱子裡提出一個很沉的水桶,擺出姿勢,準備潑向觀眾。

觀眾掀起一陣驚呼,有的站起來指責反抗,有的護住身邊的孩子,有的則準備逃離現場。

唯獨坐在我旁邊的小姑娘興奮地大喊:“快來潑我!潑我!”

一陣驚呼過去,緊接著就是一陣歡聲笑語——原來桶上面放著一張模擬水紋卡紙,下面全藏著小玩具和糖果。

最後,大家都使勁鼓掌,歡送小丑離場。

為什麼同樣看到小丑的水桶,在場觀眾的反應各不相同呢?

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創造了情緒ABC理論——A(activating event)是激發事件、B(belief)是信念、C(consequence)是後果。

在這場小丑表演中,A是潑水,B是觀眾的看法,C是觀眾的反應(指責、逃避和愉悅)。

大眾普遍認為,是小丑潑水的行為,導致了觀眾的反應。

如果我們深入研究一下,你會發現——

指責小丑的人,他認為不應該安排這樣潑水的環節;逃避現場的人,他害怕自己的衣服溼掉;我身邊愉悅的小姑娘,曾經看過小丑表演,知道水桶裡是糖果。

決定觀眾反應的,都是他們的認知B。

艾利斯認為,誘發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而人們對誘發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釋B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的更直接的原因。

再比如,有兩位同事在路上走,迎面遇到了領導。對方沒有說話匆忙走開了,兩個人產生了不同的想法——

第一個人想:領導真的是太忙了,以後我要繼續精進業務,多分擔一些。

第二個人想:昨天的工作沒做好,領導一定是生氣了,得躲著點,別給我穿小鞋。

這兩個人以後在工作上的表現,你可想而知了。

所以,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使我們產生情緒困擾。

情緒無法被“消滅”,它就是你身體的一部分。

科學證明,疾病是負面情緒沒有化解的吶喊,“忍一時心血管功能紊亂,退一步神經官能症來襲”。

除了發洩和強忍,我們就真的沒得選嗎?

維克托·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中講過他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裡的經歷——有的猶太人在被槍決的時候,回過頭跟劊子手說:孩子,我原諒你了,我知道你並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在求饒哭喊中,他們選擇了寬恕。

無論何時何地,你作為一個人永遠都擁有選擇的空間。

史蒂芬•柯維在《第三選擇》中寫道:人在一生當中,永遠都不會喪失的能力,就是選擇的能力。

如何在發洩和強忍中間選擇一個最優解,是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我總結了一套方法論乾貨,透過4個步驟,陪你一起走向一個“更好的選擇”。

第三部分、改變認知——4步走向“更好的選擇”

《永不失敗的成功系統》一書作者W·克萊門特·斯通說過:如果能左右自己的思想,就能夠控制自己的情感。

情緒不是你的主人,你自己的思想才是,改變認知,才是最關鍵的。

1、放開你的蛇——反思自己

如果你被蛇咬了,會去追嗎?

相信你肯定說不會,所有人都懂得要自救。如果這條蛇,名字叫情緒呢?

生活中你肯定也幹過“追蛇”的事,堵車時的焦躁不安、輔導作業時的雞飛狗跳、親密關係中的互不忍讓等等,我們都是被“情緒”咬過一口而不自知,沉浸其中。

改變的第1步,就是反思自己,當你感覺異常氣憤、焦慮、悲傷和自責時,讓你產生負面情緒的事件A是什麼,你的認知B是怎麼樣的,你想要採取什麼樣的行為C。

比如,當你累了一天很晚回到家,看到孩子在看電視,書包還沒動,翻看書本發現,白天學過的生字已經忘掉一大半,你會是什麼心情?

事件A就是“孩子不寫作業”,行為C就是“氣憤,想要大喊大叫,甚至動手打人”。

反思一下,你的認知B是什麼樣的呢?

你也可以問問自己:我今天發脾氣了嗎?有沒有讓結果變好?家人有沒有更愛我?同事有沒有更尊重我?我的身心健康是更好還是更壞了?

2、看到你的傷口——審視自己

負面情緒一定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透過反思,相信你會很快找到那個導火索,也就是事件A。

隨後,找到你的認知B,審視一下自己,為什麼會造成現在的C。

比如,把拖延作業的孩子罵了一頓,孩子嚇得哇哇大哭,抗拒寫作業,自己依舊怒火中燒,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你的認知B,可能是疲憊,“太累了,想要休息一會”,但是孩子寫作業太慢,影響到了自己;也可能是焦慮,擔心孩子“不主動學習,以後沒有出息”;還有可能是自以為是,“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等等。

所以,造成C的原因,並不是孩子慢,而是你情緒化的思維模式。

3、包紮你的傷口——對抗情緒化

在《第三選擇》中有一個故事,父親和一個叛逆的女兒談話,女兒出言不遜,大發脾氣。

很多家庭都遇到過這種事,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吼回去”,甚至以暴制暴,這樣最公平。

情緒被他人左右,就像被蛇咬到,還要追上去踩它一腳。

父親的做法是,心平氣和地問:是不是平時對你關心太少了?你現在很沒有安全感嗎?你知道的,我們都愛你。

女兒開始慢慢哭出聲來,坦誠自己遇到的問題。

當你發現自己有不正確的思維模式,這給你帶來了痛苦,就一定要試著去改變它,列出清單:我需要什麼?他人需要什麼?我如何對抗自己的情緒波動?

這位睿智的父親面對女兒發飆,他的認知B是“她生氣是因為心情不好,心情不好肯定是平時我忽略了她,或者她遇到了什麼困難”,引導女兒說出自己的困難,才是最優解。

所以,大膽地承認自己的認知偏差,並及時拉回理性軌道,就是“更好的選擇”。

4、忘掉你的蛇——養成習慣

管理情緒,就是管理人生,面對生活中的雞零狗碎,難免會發脾氣。

你要做的,就是記下來:事件A是怎樣的,認知B是什麼,結果C如何。

再問自己一句:我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在這個過程中,你將會更全面地看到自己的需求,珍視自己選擇的權利,用“我喜歡……”“我想要……”“如果……就更好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比如在陪作業的時候出現負面情緒,就要想到“我是不是需要休息?孩子是不是遇到了困難?我面對現在真的沒有耐心了嗎?”

在自己的答案中找到那個“更好的選擇”,

養成“不追蛇”的習慣非常重要,你在每一次反思中下功夫,強調更正自己的錯誤思想,你就會逐漸撕掉過去的標籤,接受自己的新認知。

情緒能影響人生的質量,安東尼·羅賓斯曾說過:“成功的秘訣就在於懂得怎樣控制痛苦與快樂這股力量,而不為這股力量所反制。”

面對負面情緒,有選擇的人永遠覺得有選擇,沒有選擇的人永遠覺得沒有選擇。我希望你做前一種人。

請保留自己選擇的權利,情緒不要被他人左右,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解,培養自己穩定的情緒,這才是成年人最重要的修養。

7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咖啡易融:失戀後,大腦會發生什麼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