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中有句話:“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人記得。”
我們長大之後,還是會像個孩子一樣,會有各種各樣的舉動。
敏感脆弱,又孤僻,別人說你“不好”時一直耿耿於懷;戀愛中沒有安全感,戰戰兢兢,害怕失去後不知道怎麼辦;有時控制不住悲傷或憤怒,崩潰到不行,胡亂發脾氣……
上述種種在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內在小孩。
內在小孩是我們內心中的孩子,在你有壓力或不安的時候,TA就會跳出來掌控你的生活。
TA不會隨我們年齡的增長而消失,會一直藏在我們內心的角落裡。
困擾我們的大多數問題都源於,我們的內在小孩受到創傷,而我們沒有察覺,一直帶著這樣的內在生活著。
也就是說,在以往生活中,不曾被我們注意到的情緒,會被身體和潛意識所牢記,從而會外露於行為,形成特定的性格。
健康的內在小孩要具備:好的品質,能夠耐受挫折。
在孩子的早期成長過程中,父母不僅僅要照顧好他們的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要時刻關注他們的心靈成長。
一個小孩從小沐浴在父母的關愛之下,周圍的人對他比較和善,環境也比較友好,那麼他能形成對這個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偶爾有不符合自己願望的事,他可以耐受,也會比較寬容。
但是,在受挫後,也會形成有創傷的內在小孩。
那麼,有創傷的內在小孩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早期受到不恰當、不穩定、不持續的對待。
1、不恰當
首先是疏離。
嬰兒降生於世,伴隨著的是“我活不活得下來”的疑懼。
可能是忙或其他原因,父母習慣性不搭理這個孩子,任其在一邊沒人管,要麼就是敷衍地回答“好”“不行”“就這樣”。
這個孩子就會感覺到危險。
孩子想要跟父母對話,想要他們迴應,想要他們陪伴,想要他們的撫摸,但這都沒有。所以,這個孩子很難擺脫“我活不活得下來”的疑懼。
這種冷漠疏離型的父母,孩子最終會特別的黏人,害怕分離。。
在年幼時,陪伴沒有得到滿足,內在小孩擔心的是:這段親密關係,不會持久。
其次是不滿。
父母可以因為很多原因對孩子不滿,最常見的是想要男孩,結果是女孩;想離婚,卻因為孩子離不了。
父母會說出“你咋是個女孩?我要有個兒子就好了。”“都是因為你,我才受這麼多罪。”諸如此類的話。
明顯,在這種親子關係中,孩子根本就不能從父母那裡得到關愛,感受到的往往是父母的敵意,甚至是暴力。
得不到關愛的孩子,內在小孩會擔心:我不知道怎麼愛人。
還有就是父母給予孩子太多的關注。
關注太多,父母給予孩子的往往並不是孩子需要的,只是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而恰當的養育方式既要求父母不要過度放手,也不要過度敏感。給予孩子探索的寬容,看到孩子有困難時,伸出手幫一把。
成長環境也可能存在不當。比如,生了老二後,容易忽略老大,老大感覺被媽媽冷落,可能偷偷掐老二。
周圍的環境對生存不利時,也容易形成一個有創傷的內在小孩,他會把自己幻想成一個無所不能的“神”。
2、養育方式的不穩定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陪伴最多的是媽媽。
媽媽經常出現在孩子面前,就形成了孩子和媽媽固有的相處模式。
早上什麼時候起床,刷牙洗臉,吃什麼早餐,然後晚上幾點睡覺,要親一下說晚安什麼的再睡。固定的儀式帶給孩子的是安全、安心。
但是,很多媽媽們並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
媽媽們有自己的工作要完成,於是,孩子和媽媽被迫分離,有的孩子今天要被送到奶奶家,過幾天又要到姥姥家,或者實在沒地方送,就送去託管,還有的媽媽去到另一個城市,相隔甚遠。
在孩子幼年時期,不斷搬家,不斷變換生活的城市,以上種種都屬於不穩定因素。
不穩定因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的缺失,內在小孩會害怕失去。
3、對孩子的態度沒有持續性
沒有持續性,比較常見的是孩子一旦做得不夠好,父母就不誇他。
當某次孩子成績不夠好時,父母可能會當很多人的面說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去誇別人孩子怎麼好,以為這樣就能激勵孩子,這是大錯特錯。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比成人更易受到暗示。經常鼓勵孩子,能夠在無形中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父母誇孩子應該是發自內心的、比較持續,不能因為他成績不夠好,就不誇他。
這裡並不是“誇孩子成績不好”,而是換個角度,誇他做得好的那方面。鼓勵他,不是打擊他。
恰當的養育方式、保證穩定且持續地對待孩子是內在小孩形成非常重要的3個要素,如有缺失,就容易形成創傷的內在小孩。
結語
作為一個成年人,回首過去,如果我們的父母有做到這樣的養育方式和環境,我們應該感恩。如果沒有做到,也不要過度苛責,畢竟他們不知道。
其實,我們更關注的應該是當下,儘量不要讓自己的經歷再重新演繹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從某些方面來說,“自己好了”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用正確的方法,先療愈自己,我們才能更好地照顧自己的家庭,以及自己的孩子。
閱讀,思考,感悟。分享有溫度的書,更關注自我成長,偶爾也會上天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