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社會契約論》第一卷第一章的第一句話: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
在愛情裡,我相信了。
我們有帶著枷鎖的自由。
愛了,就會成為奴隸。
愛只有一種,不愛卻是各式各樣。
愛了她5年了,今天她結婚。我們相距500公里,我凌晨天還沒有亮,開了六個多小時的車,來到她家門口,男方的車隊來了,在一片鞭炮聲中,看著男方把她抱上了車,她穿著婚紗的樣子很美,和我想象的一樣,我跟著新郎的車隊,回憶著我們5年的愛情,一路哭著,到了酒店門口,看著新郎把她抱到紅毯上,他們牽著手走進了酒店,留給我的只是他們幸福的背影和路人羨慕的眼光和親朋的美好祝福。我突然收到了一個簡訊:"我進酒店了,別送了,我到了!"一下子,我哭得像個嬰兒……
一抹紅塵,落盡硃砂千里。
記得在那個在校門口寒冬臘月等著我,還傻傻地說不怕冷的少女;
記得她一直吃蛋白,我一直吃蛋黃的場景,其實壓根我就不喜歡吃雞蛋;
記得那次,我受了委屈,她抱著我一直心疼地哭……
我會記得我們也曾是這世界上最親密的人。
她媽媽說:我家就一個姑娘,我姑娘不能遠嫁。
我媽媽說:我家就一個兒子,我兒子不能上門。
我們相距500公里。
默然相愛,寂靜喜歡。
於是,她成了我的初戀兼前女友,於是她成了別人的妻。
長頸鹿的脖子那麼長,哽咽的時候是不是很難受;
章魚有三顆心臟,心痛的時候是不是要疼上三倍;
駱駝有長長的睫毛,哭的時候是不是也故作堅強;
蟑螂有兩個大腦,受傷的時候,也是一門心思地想著逃;
我有一顆心,心裡住著你,你是不是仗著這點,把我硬往死裡傷。
眼淚,經過臉,溼了衣裳。
內心有了固定的心情後,很難逃離到別的情緒裡;
內心有了固定的人之後,很難甩掉她轉移到別人身上;
見異思遷、移情別戀,都是沒有忠於自己。
一首老歌,一直願意聽;
一盤冷盤,一直願意吃;
一杯苦茶,一直願意喝;
一條舊路,一直願意走;
一框老景,一直願意看;
你的手,我一直願意牽。
轉身,相顧,淚眼,無助。
浮生,牽絆,思念,熬煮。
青絲變白髮,是否,我可以等?
她的眼眸裡,柔光蔓延,一直到我的心裡,若可以,我在原地等你。
五年五年,時間過得真快!
願她和他一起的日子,充滿歡喜。
不打擾,是因為我愛她。
而她,還是想起了我,說要見見我。
她稍一關心我,我就敞開了心扉,這不是愛,這不是坦誠與信任,這是孤獨。
喜歡,就是要掛在嘴上,愛卻是憋在心間。
從我們一出生,上帝便給我們身上烙了烙印,我們便成為了奴隸。
她說:"世俗像一個枷鎖,我試圖去掙脫,可越掙扎越緊。"
我說:"親愛的,我們從一生下來就套上了父母的枷鎖,長大了又套上了愛的枷鎖,結婚了又套上了婚姻的枷鎖,生了娃又套上了孩子的枷鎖,我們自己想不通又給自己戴上了鐐銬,我們不必掙扎,這都是老天定製的,不可改變的事情,就微笑面對吧。我們又給彼此的心上上了一把鎖,開心面對,誰身上都是負重累累,我們討厭生活,但是已經厚愛我們了,我們依然熱愛生活。"
她說:"嗯,枷鎖都是老天給我們訂製的。"
看著她的認同,我的內心多了一份心疼。
我在想:而且,我也給她套了一副枷鎖。
相顧只剩流淚的眼睛。
想起我們的從前,淚水就一點一點開始蔓延。
沒見面的時候,想著要抱抱她,吻吻她,見了面的時候,手和腳,眼睛就變得理智了。不敢吻她,不敢擁抱她,怕她嫌棄,怕她拒絕,怕她討厭。
我們瘋狂地玩了一天,吃餐館,看影院,去公園,吃冰淇淋,喝奶茶,我們快樂地像個孩子。
我覺得,她像是特意抽出時間,來補償我。於是我心疼了,於是我讓她早點回家。
我不想製造更多的回憶和浪漫,柴米油鹽的苦痛已經摺磨地夠她受了。
我買了自己喜歡的衣服,好喜歡,可大家說我穿上不好看;
可偏偏那些自己不喜歡的衣服,穿的身上,大家倒是說很合體很合身份,很合適。
婚姻和衣服一樣,自己愛的未必合適,自己不愛的,相反別人看著很得體。
那些自己喜歡的衣服,沒有拆過標籤的,就一直掛在衣櫥吧,那是自己的一種態度和情懷和審美。
那些自己不喜歡的衣服,每天使勁地穿,褪色了,破洞了,也就嫌舊了,厭煩了。不能扔,再舊再爛,在別人眼裡也是合適而得體。
那些帶著標籤的新衣服,只是代表過去的審美還在,我的情懷還在。
喜歡而不得體的新衣服,像極了情人;
不喜歡而合適的舊衣服,像極了老婆。
現實,不是選美,而是實惠。
面對世俗的枷鎖,不用掙扎,越掙扎越緊。
我們誰不是帶著枷鎖跳舞?
不用掙扎,接受現實,遵從現實,把那些情懷和審美,藏起來。
我們常常認為,遙不可及的事情就是天使,正在操作的事情就是魔鬼,已經過去的事情怎麼看怎麼像個怪物。
然而,在一個人眼中,你就是天使;而在另一個人眼中,你就是魔鬼;在另另一個人眼中,你就是神;卻常常感覺自己像個怪物。
你對我好,並不代表你好;
你對我不好,並不代表你不好。
我以我的標準衡量你,上帝笑了。
流淚了,沒人送來紙巾。
有一個讓你一直忘不了,一想起來就淚流滿面的人,也是一種幸福吧。
曲終人散,不是雞飛狗跳,是最後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