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拒絕一個男孩或女孩的示愛?或者如何結束一段厭棄的感情?
我想最恰當的理由就是“三觀”不合。不知什麼時候,人們喜歡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統稱“三觀,以團戰形式出現,必要的時候祭出來,實在是拒人千里之外,斬斷往日情絲的神兵利器,此等神兵一旦祭出,天地色變,烏雲蔽日,一道巨大的鴻溝赫然在空間蔓延,雖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溫度驟降冰點,情緣徹底斷絕。當情緣不再,誰還細究“三觀”
“三觀”中最讓人迷惑的就是“世界觀”,什麼是世界觀?答案千奇百怪。籠統一點就是“對世界總體看法”。如果忽然有人問“你的世界觀是什麼?“我想沒幾個人會答得上來。
如果說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的總體看法,那麼存不存在正確的世界觀和不正確的世界觀?,由於人的時代不同,經歷不同,角色不同,認識不同,對世界總體看法肯定大相徑庭。能說哪個是正確的世界觀,哪個是不正確的世界觀?誰有資格評判?
記得小時候看電視,總問大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然後大人會告訴說:”這是好人,那是壞人。”等我們真正長大後才會明白,世上沒有誰是好人,也沒有誰是壞人,都是執於內心的人,每個人都是活著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所謂的好壞,只是他人從社會價值角度的評判,甚至是個人的好惡去判定。歷史是由勝利者來書寫,歷史人物又有多少未加修飾完全符合客觀事實,當歲月掩蓋了真實,又有多少人在乎真實?人是感性的,對於美好的東西往往不願意加以褻瀆,一定程度的美化也是人心的需求。
我比較認同一個觀點“世界觀的實質既是從根本上去理解世界的本質”,世界觀應該是一個恆定的,客觀的,並且有實際價值的。之所以出現“世界觀”認識的混亂和模糊,還是缺乏對“世界觀”的統一認識。要想弄清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洞察世界的本質。
世界的本質是什麼?可以用六個字概括世界的本質“運動、選擇、平衡”,這三種恆定的狀態週而復始。世界上沒有任何物質是靜止的,都是運動的產物。有了運動,才有了選擇,有了平衡。某個平衡一旦建立,並不意味著恆久不變,此時內在的情況也在無時無刻的發生變化,外在的環境也在無時無刻的發生變化,會再運動,再選擇,再平衡。無窮無盡。世上萬事萬物都離不了這個規則。
運動具有慣性,選擇具有方向性,平衡具有穩態性,當運動發生時,會產生選擇,也就是運動方向會發生變化,從而打破原有的平衡穩態性,形成新的平衡,新的穩態。這世界唯一不變化的就是變化本身。
追本朔源,我們可以透過生命的起源管中窺豹,感受下世界的本質對生命起源的演變及推進行程。
下面是一段《生命的起源一》文字版,建議感興趣的可以看看影片。
【你和我一樣,是現代人類,是聰明人。生命,一個宇宙的奇蹟,始於40億年前,而我們人類僅始於20萬年前,我們成功破壞了平衡,那對地球上的生命來說至關重要。請仔細聽這特別的故事,你自己的故事,然後決定你應該做什麼。】
【這是追溯我們的起源,起初,我們的星球是個混沌的火球,緊隨它的恆星太陽而形成。一團粘合的塵埃雲,就像宇宙中眾多的類似星雲,生命的奇蹟在此發生。】
【今天,我們的生命,是無盡生物鏈中的一環,已經成功延續了差不多40億年,即使今天,新火山繼續雕刻著我們的地貌,這使我們可以一瞥地球誕生時的情形,熔岩從深處湧出,凝固,開裂,冒著泡或蔓延開來形成薄的硬表層,直到再次蟄伏。這些來自地球內部的煙霧,是地球原始大氣的見證,一個沒有氧氣的大氣。稠密的大氣層,充滿水汽和二氧化碳,像一個熔爐。因為有水,地球有了一個美好未來,距離太陽適當的距離,不太遠,也不太近。因此地球上的水可以處於液體狀態,水蒸汽凝結後形成滂沱大雨降落在地球上,然後河流出現了,河流塑造著地表,開鑿著它們的通道,沖刷出山谷,它們流向地球上最低窪的地方形成海洋,它們溶解了岩石中的礦物質,漸漸的,海洋中的淡水,開始充滿鹽分】
【水是生命必須的液體,它灌溉了這些不毛之地,水流就像人體血管,樹木的枝丫,是讓大地甦醒的液體導管,差不多40億年後,地球上某些地方還能找到這樣的藝術創作,火山灰混合著來自冰島冰川的水,就是它們,物質和水,水和物質,軟硬組合,這對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至關重要的。金屬礦物元素比地球還要古老,它們是星塵,它們讓地球五彩斑斕,紅色是鐵,黑色是碳,藍色是銅,黃色則是硫】
【我們來自哪裡?生命火花從哪裡迸發?一個時光奇蹟,地球上的溫泉仍然有原始的生命存活,它們賦予溫泉顏色,它們叫做“古細菌“,它們都依靠地球熱能生存,除了藍細菌或是藍海藻以外,只有它們可以向著太陽來吸取能量,它們是古今所以植種的最重要的祖先。這些微小的細菌及其數以億計的後代,改變了地球的命運。是它們改造了地球的大氣層,毒害大氣層的碳去了哪裡?它還存在,只是被”囚禁“在地殼,想要了解地球歷史的的這一篇章,卡羅拉多大峽谷的峭壁是最好的選擇,它們展現了地球近20億年的歷史,大峽谷曾經是一個聚居著微生物的海洋。它們汲取從大氣層溶解到海洋裡的碳,並長出外殼,它們死後,外殼沉到海床堆疊起來,這些地層就是它們無數的外殼構成的。因為有了它們,碳從大氣層中排出,其他生物才能得以發展。生命改變了大氣層,植物靠太陽能存活,這能夠使植物分離出水分子,並釋放出來氧氣,空氣因而充滿氧氣】
地球的誕生、水的滋養,古細菌的出現,碳的去除,植物的出現,氧氣的生成,樹木及土壤的形成,最後生命的誕生,人的出現。所有的一切都是不斷運動、選擇、平衡,再運動、再選擇、再平衡的結果。運動、選擇、平衡是世界的本質,也是宇宙的規律。星系的誕生與消亡,生命的出現和終結,物種的繁盛和凋零都是規則的產物,即便是人,也無法脫離規則。
人之所以沒有恆定的世界觀,是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認識不足,也沒有興趣去認識。於是將一些主觀的世界認知當成世界觀,並人為地劃分正確或不正確。世界觀就是宇宙觀,是一種萬事萬物的執行規律,不存在對錯。包括人自己,都是這種規則的產物。明白這一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