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01

閒來無事,對於去年的反轉熱點新聞進行了總結收集,這些新聞都在當時引發了全民的熱議,可是如今一年的時間不到,這些新聞好像真的淡忘了——

有位家長說自己哮喘病的孩子被老師體罰跑十圈田徑場,跑到吐血,還展示了孩子帶血的校服,引發了社會熱議。後來事件反轉,體罰並不存在,校服上的血也不過是紅墨水,大眾譁然。

某大學一學姐發帖稱自己被學校內一學弟摸了屁股,並公佈了該學弟的個人資訊,導致學弟收到了嚴重的網路暴力。後來事件反轉,透過監控錄影查證,學弟並沒有摸學姐的屁股,於是學姐的個人資訊也遭到了洩露,她遭受了同樣的網路暴力。

還有發帖稱自己被強姦了並涉及經濟糾紛,公佈了對方的全部資訊,但是後來事件反轉,原來是情侶分手未有處理好。網約車為闖紅燈送生病孩子去醫院,但是在請家長證明去消除自己的違章記錄時遭到了拒絕,一時間又是一片譁然,後來事件又反轉,家長並沒有拒絕作證,只是因為醫院提供電話錯誤造成的誤會。

……這些新聞,你都還記得嗎?

02

以滿足個人私利為目的,卻不知道自己的“小惡”造成的惡劣影響會有多大。惡意捏造者總是一句“我只是鬧著玩的,我不知道會有多嚴重啊。”就好像能洗脫了一切惡意。只有讓他們為自己的惡意切實的付出責任,他們才知道自己的惡意帶來多大的惡果。

為了一段九秒的影片和幾條捏造的聊天記錄,姑娘堅持將造謠者訴諸法律,很多人說不至於,拿著“守護名譽”這樣的雞毛當令劍,小題大做。卻不在乎那九秒,姑娘的工作被勸退,提上日程的愛情擱淺,姑娘被診斷患上抑鬱症病情嚴重。

你知道她經歷過什麼嗎?你不知道,在你看來,只要一句“不就是有人隨便說你幾句嘛,既然不是真的何必放在心上,你應該大度點就當聽不到,過好你自己的日子。”的道德綁架,既是對作惡者的縱容也是對受害者的二次攻擊。

有段時間醫患關係極為緊張,並因此衍生出好多起惡性社會事件。而最初,有多少人作出這位家長的行為隨意捏造又有多少人帶著不加真實的思考隨意傳播,以攻擊某個特定物件為目的的惡意,最終卻讓整個群體的信譽為之買單。好幾年前的一個新聞,我總時時想起:一位醫生在泳池被一男孩騷擾,於是當場訓斥了幾句,結果,被男孩的幾個家長在更衣室暴打一頓,後來又針對性的截取了現場影片,以醫生毆打男童這樣的噱頭傳播開來。因此導致這位遭到了大量的網民輿論攻擊,這些攻擊沒有一點實體上的傷害,卻給當事人的身心帶來了可怕的影響,最後原本的受害人給調節事件的民警發來這樣一條資訊:我錯了,我把命賠給他們還不行嗎。在家中自殺,絕然離世。

醫生、老師,這樣的身份,原本應該是名譽的保證,卻也成了他人惡意誅心的武器。

後來那位造謠老師體罰的家長被公訴,法院宣判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兩年。可是這樣的新聞後續已經不再有人關注,大家只關注那些“獵奇誇張極端”的事件,並且帶著自我情緒的去揣度選擇性的評判某個事件,雖然是假的,可是你看看時間下的評論:“肯定是這個老師平時作惡多端,家長沒辦法才出此下策的。”“誰知道所謂的捏造就不是冤枉呢?”“反正當老師的沒一個好東西。”……即使真相公佈,但是真相也無人相信,帶來的損傷,就像一把刀砍在了木頭上,即使拔開了刀,可是那印痕已經留下,無論如何也抹不去。

這,便是惡意。

03

勿以惡小而為之。謹言慎行,這不僅僅是對自我成長髮展的忠告,也是對他人的善意。

不是隻有上了新聞,惡意才叫做有了結果的惡意,它所造成的對他人的傷害一點也不會減少。這樣的反轉不斷的消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這個世界不會因此變好,只會越來越糟糕。而我希望,這樣不好的惡性迴圈會因我們,而有所改善。

如果有一天,你遭遇了極氣憤的事,希望你可以客觀冷靜,不要去做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來用作“解氣”。

如果有一天,你成了事件中的當事人,遭遇了他人的誹謗和惡意,希望你可以客觀冷靜,不必強求自己以德報怨,但絕不能以同樣的惡意去“還擊”。

如果有一天,即使是你最信任的人告訴你他的遭遇,涉及到對他人的事實,希望你可以客觀冷靜,不要對事件不加思索不加證實,不要以人情親疏就作出是否可信的唯一依據。

如果你沒有驗證事實,沒有以平等的姿態去了解雙方當事人的“事實”,那你就沒有資格評價,更沒有資格推波助瀾。一旦你做了,你就不再是旁觀者局外人,而同樣成了惡意散播的當事人。

如果有一天,你不確定是否可信,請你一定要客觀冷靜,保持關注但不要隨意定性,相信真相的力量而不要捏造真相,相信公道但不要自作公道。

如果有一天…請記住,客觀而冷靜。

4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民警文苑】請多陪伴我們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