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自古以來,在中國社會里面,就有一對較為尖銳的矛盾,它就是父母與孩子的矛盾。

父母與孩子的矛盾,可以說,就是家庭矛盾中較為重要的一環。因為它一直存在,所以家庭總會出現不和的現象。

在以往那個較為強調人倫和輩分的年代,也許父母與孩子的矛盾能被傳統的宗法思想給稍微掩蓋住。

可在今天,人們慢慢地強調輩分平等,不再強調尊卑。如此,父母與孩子的矛盾也就浮出了水面,慢慢地加深了起來。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隨著老一輩父母的逐漸老去,我們能發現,他們和孩子之間的矛盾,彷彿是越來越大了。

為何呢?因為養老成了當下最為“矛盾尖銳”的事兒。孩子付出了,也許父母說不好。而父母求孩子付出,有可能孩子卻不去付出。

很多事兒,其實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老年人對於生活質量期盼的逐漸提高,和年輕人能力與心意欠缺的矛盾,便讓這樣的情況變得愈發糟糕。

在很多老年人看來,自己養了大半輩子的孩子,也許還不如錢財來得親切,來得有安全感。

在這裡,有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孩子和錢財,如果可以選擇,你會選擇誰?

“養兒一世,不如錢親”

鄰居家的張叔今年70歲了,可他的孩子卻一直嫌棄他,而他也一直厭惡他的孩子。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在張叔的眼中,自己的孩子還不如他手裡的錢親切。而且,他還事事找孩子的茬,讓孩子活得不自在。

一般來說,在家庭中,都是孩子給張叔洗衣做飯的。可有一次,他的孩子全家都外出旅遊去了,沒有給張叔安排什麼吃的。

對此,張叔便很生氣。他跟親戚說:“我養了半輩子的孩子,自己出去玩了,連飯都不給我準備,啥都不管我了,真的白生他了。”

親戚跟他說,也許是孩子忘了,或者他知道你有錢,相信你能夠自己照顧自己。

張叔越聽越生氣。在一氣之下,他便打了個電話給正在旅遊的孩子,直接就罵了他一頓,說他沒有孝心,做人過分自我,不懂得體諒父母。

聽到這裡,孩子也生氣了,他說:“自從我媽去世之後,爸,你真的變得愈發無理了。做個飯要我們做,洗個衣服要我們洗,就連你的房間也要我們收拾......做了就算了,你還認為錢財才是首位,不信任我們。”

在相互的爭吵之下,張叔一把掛了電話,還自我抱怨了幾句。

後來,他無論對誰都說這麼一句話:“養兒一世,不如錢親。與其希望孩子照顧自己,不如自己有錢,自己養自己。”

錢財和孩子的選擇,是一種兩難之選

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孩子,還是會選擇錢財呢?

在很多人看來,為何非要去選擇呢?既要孩子孝順,又要錢財在手,這不就完美了嗎?

其實,在生活中,哪有那麼完美的事兒呢?要不就孩子孝順,錢財缺乏;要不就是孩子不孝,錢財萬貫。

這對於每一個老年人來說,確實是兩難之選。因為他們身為父母,自然想孩子能孝順他們。

可是,如果他們站在老年人的角度來看,為了讓自己的老年生活好過一點,也不想有後顧之憂,那麼他們就會更偏向於錢財。

錢財和孩子,因為兩全難得。所以,不管選擇哪一方,都是一件較為令人頭痛的事兒。

很多人會說,在生活中,孩子孝順,老人有錢的情況也有很多啊。

退一步來說,在這個物慾橫流,物價高漲的社會里面,沒有人能保證人不會變心,沒有人能保證孩子就一定有能力養活父母。

有些孩子,他們有心無力。有些孩子,他們有力無心。所以,如今的老年人,他們更偏向於錢財。

錢財和孩子,不應該是一種選擇

就拿上文的張叔來說,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錢財支持者。他不會體諒自己的孩子,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

在他們看來,能用錢解決的事兒,就絕對不會偏向於孩子。但是,他們的內心深處,卻總是想著孩子能孝順自己,不辜負自己。

也許,這就是老人的期望和心願。

人老了,不管他多有錢,不管他自己能用錢財解決多少事兒。可是,他終究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人了,終究想感受一番父慈子孝的家庭溫暖。

但是,父慈子孝,這不是某一方能夠完成的事兒,而需要雙方相互合作,相互體諒來完成的。

如果父母本就是慈祥孝順之人,能做到以身作則,不做作,也不蠻橫,那孩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如果孩子能體諒父母,孝順父母,雙方自然而然就會少了矛盾,而多了感恩和扶持。

所以說,作為老年人,不該在錢財和孩子之間進行選擇,而是需要儘可能地做好自己。而孩子怎樣,就看他們的心意和選擇了。

不過,還是要說,每個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只有自己對長輩好,那自己的後輩才會對自己好。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社交實錄:寄人籬下的苦楚,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