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年一直陪在我身邊的人是你
01
2020年,的確是特殊的一年,我竟然和弟弟兩個人在家待了大半年。印象中上高中以後,就很少能跟弟弟兩個人在家了,甚至連碰面的機會都少了很多。
或許是弟弟單獨相處的時間多了,我腦海中總是時不時就浮現這些年我和他之間的畫面……
四歲,父母打算讓我和弟弟去上幼兒園。站在幼兒園門口,弟弟又哭又鬧,父親同我說:“你是姐姐,你不能哭哦,要給弟弟做一個好榜樣。”
於是我鬆開了父母的手,換成了老師的手。後面幾天,飯桌上父親總是會說:“你看姐姐多聽話,滑板車只能給姐姐這麼聽話的孩子玩。”
漸漸地,弟弟也會牽著我的手走向幼兒園了。
02
六歲,我上一年級的第一天。母親把五歲的弟弟從幼兒園接回家以後發現窗外下起了大雨,而父親卻忘記了去學校接我。正當他準備出門的時候,發現我渾身溼透,手裡拿著溼漉漉的小傘站在門口。從那天起,我再也沒有讓父母接我上下學。
我心裡是驕傲的,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我一直覺得只有小孩子才是要父母操心的,而我不是。
八歲,我已經把從家裡到學校那一公里多的路走得很熟悉了。那時我比弟弟高一個頭,大大的書包在弟弟背上顯得特別突兀。我腦海裡有一個念頭:這麼重的書包要是把弟弟壓矮了不長個子可怎麼辦。
所以從那天起,每天上下學,出了家門走到馬路上後,我就會把弟弟的書包背到身前,在過馬路的時候牽住跑跑跳跳的他。
父母知道這件事以後只覺得我懂事,但是我心裡想的卻是:我不希望我弟弟長不高。可誰知道長大以後弟弟也不過比我高一點,我給母親說,白給他背了那幾年的書包了。
十歲,那天晚上老師打了家裡的座機電話跟我說市裡評優的事情,弟弟先接的電話。他在這頭說:“老師,我姐姐在炒菜,你等一下哦。”第二天,所有老師都知道了我小小年紀就會在家做飯照顧弟弟了。
03
其實第一次做飯是在八歲。不算正經地做飯,就是拿著自己的零花錢去買了食材,讓隔壁北方的姐姐教我包餃子,從擀皮剁餡兒一步一步來。
印象中,廚房被我弄得滿是麵粉,父親回到家第一件事是給母親打電話:“別買菜了,你女兒在家做好了。”母親一臉驚訝地到家,把廚房收拾好以後,緊緊地抱了我一下。
我已經忘記了那餐餃子的味道,但是很久以後我才知道,父母都不喜歡吃餃子,但是那天晚上他們吃了特別多。
或許是從小就喜歡在父母做飯的時候同他們講學校的趣事,我似乎在廚藝方面有著一定的天分。但是讓我學會做飯是因為弟弟。
04
七歲那年,我只會蒸米飯。那天下雨,父母都在上班,母親打電話回家讓我拿著櫃子上的零錢帶著弟弟去樓下吃快餐。我牽著弟弟,撐著小傘,給弟弟打了他最喜歡吃的蝦和雞腿。
雨天路滑,一個不小心,我們倆就都摔了跤。弟弟哭了,我看著地上打撒的飯菜愣住了,櫃子上的錢也不過打兩份飯。
我第一次感受到陌生人的溫暖就是在這一刻。我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被一個叔叔從地上抱了起來。
他穿著黑色的西褲,藍色的襯衫,騎著一輛腳踏車,雨幕之下,我沒有來得及看清他的面容。我只知道他拉著我和弟弟到店裡重新打了同之前一模一樣的兩份飯菜,把我和弟弟帶到了樓下,便匆匆地走了。
當我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已經騎上了腳踏車,漸行漸遠。
我提著熱騰騰的飯菜帶著弟弟上了樓。回到家以後,我第一個想法就是我一定要學會做飯,這樣就可以不用和弟弟在外面吃飯了。
從那以後,我開始更仔細地觀察父母做飯了。直到八歲,爸媽終於同意我自己做飯了。只是這一做就一發不可收拾。
05
十三歲,我成為了轉校生,從千里之外轉來。弟弟直接上初一,突然換了一個環境,我和他都不適應。為了不讓父母擔心,我們學會了把情緒藏起來。只是不知為什麼,從那以後我就很少聽到他叫我姐姐了。
我還是有些許失落,畢竟從小牽著他軟乎乎的手過馬路,而現在連搭肩膀他都不願意了。我只當他是長大了。
十六歲,我讀高一。弟弟到我的學校來參加自招,學校答應給他的獎學金數額是給我的十倍。但最終弟弟沒有選擇我的學校,剛開始我很不解,後來我明白了:他從小就不是一個被條條框框拘著的人,怎麼會喜歡私立學校。
十八歲,由於闌尾炎我在醫院住了一週。清明節放假回家,媽媽在快零點的時候去高速路口接剛下大巴的弟弟。他到傢什麼都沒跟我說,給了我一個很漂亮的禮品袋。
後來媽媽跟我說,一路上她想提這袋子,弟弟都不給。
媽媽和我一起打開了那份禮物,一個有小臂高的玻璃瓶,裡面全部都是幸運星,還有一張卡片寫著英文的生日快樂。
我們都沒有想到,原來這是送給我的禮物。第二天弟弟跟我說,我過生日的時候在學校,他就提前把生日禮物送了。他不知道,那天晚上我一個人笑著笑著就哭了。那是我收過最好的一份生日禮物,也是印象中弟弟給我送的第一份禮物。
06
大概是一年以前,弟弟高考完,在家裡填報志願。父親母親還專門打了電話問我,弟弟打算報的那所財經類高校的經濟系和另一所“985”高校的金融系哪一個更好。
那個時候正是期末考試那幾天,我正在圖書館啃著書,掛了電話就給我在那兩所大學的朋友們聯絡,讓他們幫著分析。分析的結果和弟弟選得分毫不差。
其實這個結果我一早就想到了,畢竟一年以前我選專業的時候,弟弟都可以說得頭頭是道。他對自己未來的路從來都是想好了的,父母雖然從來沒有干涉過我們的成長,但是卻不瞭解過弟弟內心所想。
我是“千年寶寶”,弟弟只比我小一歲。這種年齡差在“零零後”的大軍裡應該很少見。母親說,零一年那年是計劃生育查得最嚴的時候,她曾經見過懷孕七八個月的孕婦被拉去醫院。
懷弟弟的時候,她每天只能吃麵條,看電視只能看啞劇。連生下弟弟都沒有敢去醫院,是兩個姨媽和爸爸在家裡接生的。這和懷我的時候簡直天差地別。
07
大概是由於先天營養不良,弟弟從小就愛生病,個子比同齡人也要小。所以雖然只差一歲,但是從小旁人都說我看起來要比弟弟大四五歲。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從小我就把弟弟看得很嬌氣。我唯一一次跟別人打架,是因為那個男生欺負我弟弟,給他取外號。
小學六年,弟弟身上一直有一個標籤——“我的弟弟”。小學六年應該是我人生中最得意的一段時光,老師喜歡,朋友成群。
那個時候的我不懂什麼是最好的朋友一個就夠了,也不知道原來從高處跌落是那麼痛。那個時候,我成績特別好,但那只是小學,只要稍微用點心就可以在期末拿一個值得炫耀的滿分。
或許是被老師和朋友捧得太高了,我有些得意忘形了。以至於我一度忽略了自己的小尾巴,弟弟的成績也是從小就好。
我真正感覺到並且開始承認弟弟比我優秀是在初中,我的地理老師和弟弟是同一個。弟弟不算一個很聽話的孩子,上課總會讓老師點名的那一種。
當地理老師打算用弟弟的期中成績來跟他說道說道的時候,卻發現上課總愛看課外書的他不聲不響拿了滿分。老師問他,他答道:“我姐姐讀初二,她教我的。”
後來老師跟我說過這件事,我很慶幸,那次期中我的成績還算不錯。可事實上,我從沒教過他,那是他在小學四五年級就看過了在讀初中的表哥的書,甚至做過模擬卷的結果。
08
或許是從小當班長的緣故,我比較擅長觀察別人。我漸漸發現,弟弟身上有一種定力。他不是那種特別愛學習的人,但是他很聰明,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有著非同一般的熱情。
他喜歡知識,但是他更喜歡自己去發掘。小時候,很多親戚都覺得我成績一定比弟弟好得多,因為他們眼裡的我勤奮、刻苦、聽話、獨立,而弟弟就像是我的另一面。
二十歲了,我突然感到時間緊迫。或許是我每次感到時間緊迫的時候都是因為弟弟。我的大學和弟弟的高中在同一座城市,每個月我都會抽一個時間去看看他。
他高考前,我最後一次帶他去吃飯。桌上點的是他最喜歡吃的菜,我忘了我們那場話的開頭是什麼,但是弟弟說的那句話我現在都還記得清清楚楚:以後我們倆這樣吃飯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我一直都知道時間過得很快,但是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我忽略了弟弟的成長,我從未想過他會說出這種話。我印象中的弟弟,是瘦瘦的,好像對很多事都不在意的,不喜歡和自己不熟悉的人說話,不喜歡複雜的人際關係……
不知不覺,我和你度過了這麼長的時光,還好,我一回頭,你還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