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王慶麗的父親王繼祥早年生病發燒,燒壞了大腦,脾氣變得暴躁,反覆無常。而且見人就打。就連他以前非常喜愛的女兒也沒有逃過他的打。心灰意冷的母親選擇了離婚。當年十五、六歲的王慶麗選擇了和母親在一起。法庭上,王慶麗幫助媽媽贏得大部分財產。王繼祥從此妻離子散。

10年後王慶麗回來了,在她跟大鵬聊天中,能夠感受到她對少年之時的陰影。王慶麗十五、六歲時父母離婚,她和母親在一起生活。王慶麗和她的父親一點感情也沒有?她回來只是為了拍電影?也許她離開家後到達一個新的環境,缺失真正的父愛。也許王慶麗透過電影會找回自己曾經忽略過的那份親情,懂得珍惜家庭,孝敬父母。

王慶麗是為了拍電影才回來的。她已經10年沒回來了。自己的奶奶沒了,她不傷心,自己的爹爹也不照顧。大家都在年夜飯討論她爹由誰照顧。她可倒好,好像不是她爹。那幾個人討論的就快吵架了,人家泰然自若地在那玩手機。問她為什麼10年都沒回來,她支支吾吾也沒說什麼。是嫌這個父親拖累他嗎?是嫌這個家不能滿足她物質上的要求嗎?這個女兒怎麼這麼不孝順,這麼不懂事呢?

現實生活中像王慶麗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她們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影片最終王慶麗沒有將父親接走跟她一起生活。後來大鵬和母親提出來自己承擔贍養王繼祥的養老費用,將他送到一家比較好的養老院。但是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最終家裡的文、武、香、貴四位兄弟姐妹,每家輪流照顧三個月。希望王慶麗隨著年齡的增長,讓她懂得父親深深愛著她。因為病痛,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受傷最深的其實就是她的父親。希望最終她能和自己的父親走到一起。就即使是不能夠生活在一起,也希望她有時間常回家看看自己的父親和她的親人。也希望王家人能夠諒解生活在苦難中的這對父女。

在北京的首映禮上,大鵬的表姐王慶麗出現在現場。她說這麼多年沒有回家看望父親,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她看完吉祥如意後,覺得生活完整了。當熒幕裡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出現時,讓我覺得生活就是一場電影。

王慶麗的身上反映當今社會兩大問題:

一是離婚對孩子的影響。

近日一則報道廣州2月份的離婚預約已經有5000多對的夫妻準備離婚。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孩子,不知道在他們的影響下,單親的孩子又會發展成什麼樣。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離婚率也越來越高。而離婚受害最深的就是孩子,離婚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是沒有辦法直接衡量的。但是負面的永遠大於正面的。影片中王慶麗的冷漠和無情讓人心痛。而她這種表現往往是單親家庭當中孩子的通常表現。

王慶麗就是一個典型。

目前國家為了規範年輕人的離婚,在提出離婚申請時首先要先預約,然後取得30天的冷靜期。冷靜期滿後,直接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在30天的冷靜期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撤回離婚申請。冷靜期滿30天后,雙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證的,也視為撤回離婚申請。撤回離婚申請,無需預約。

那麼父母離婚後,單親家庭的孩子不好過。

父母離婚會讓孩子感覺恐懼,自己不知道會去哪裡上學,同學們會不會排斥他?父母離婚後,繼父繼母會不會厭惡自己,等等一系列問題會困擾著孩子。這會讓孩子失去對大人的信任,所以他們會做出一些反常的舉動。比如說無理取鬧,悶悶不樂,自閉不愛搭理人。

孩子的獨立意識增強。單親家庭的孩子,覺得家庭和父母給不了自己足夠的溫暖,而更多地嚮往社會,以獨立的個體和外面的世界相聯絡。所以這時的孩子叛逆、意氣用事、不服管教、逃課打架。如果這個時候與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交往過密的話,很容易誤入歧途。面對孩子的種種行為,家長應該以一種平等、民主的態度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多與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從而克服恐慌,無助的心理。

二是老人的贍養問題。

贍養老人是每一位子女的義務。影片中王慶麗對自己的父親贍養沒有做出任何的表態,這是不對的。雖然她和以後離婚的母親生活在一起。但是她仍然是王繼祥的女兒,她仍然有義務贍養老人。在我國農村贍養老人大部分兒女都是自覺的,兒女如果孝順,會自覺的定期給老人贍養費,贍養的標準共同商量,共同負擔。老人生病後輪流照顧。在精神上對老人要尊敬,說話要和氣,不能惡言惡語。當然現實生活中也有不自覺的兒女,不履行贍養的義務,這在法律上是不允許的。老人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往往老人不會走到這一步。所以這樣的老人往往忍氣吞聲,日子過得很苦。

影片到最後,算是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12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第一次去媽寶男家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