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下完班從超市買菜回家路上看到一對夫妻在吵架,是那種歇斯底里的吵。
旁邊站著幾個圍觀人員,出於湊熱鬧的心理,我也圍觀過去了,一遍看著他們吵架,一遍分析出大概意思。
原來這對夫妻剛從男人媽媽家吃完晚飯回來,應該是婆婆跟男人訴說弟妹兩人打架之事,原因就是弟弟找妹妹借錢,結果弟弟不還錢了。
當媽的希望兩個孩子和和氣氣的別吵架,就在那和稀泥,但是借錢的耍無賴不還,給錢的心裡委屈,當媽的又勸不動,只好跟大兒子發發牢騷。
按道理,大兒子應該明辨是非讓弟弟把錢還給妹妹,可是他卻和媽媽說:“不行他先把錢墊上”。
可能他媳婦不同意,就吵起來了,在大街上女人一直朝男人吼著:“你怎麼什麼事情都瞎摻和“。
大概意思就是說男人拎不清,男人心中也委屈,說這是他的親人,能看著不管嗎?肯定是想辦法勸他們呀!
最後,因為家人打電話催我回家,我就走開了,後續怎樣了不得而知!
2、其實,我覺得女人說得挺有道理的。
事情明擺著是弟弟的不對,男人在那瞎摻和,不一定有什麼好結果,甚至還會“好心辦壞事”,兩邊不落好。
如果弟弟真的有什麼困難,說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如果弟弟真的是耍無賴,那這種幫忙反而會適得其反,把他慣壞了。
如果男人出錢替弟弟把錢還給了妹妹,可能會引起兩人的不滿!
其一就是女人,結婚以後就是夫妻共同財產,把錢白給弟弟妹妹心裡多少有點不舒服,就更別說是因為弟弟妹妹兩人的事情了。
其二就是妹妹,妹妹雖然拿回了自己借出去的錢,但是她如果心裡知道是哥哥替弟弟還的,心中難免會覺得哥哥偏心弟弟,哥哥不講理。
弟弟可能心裡不會不滿,因為他是既得利益者,但是會慣壞他這個毛病,今天借妹妹的錢哥哥能替還,明天借朋友的錢也可以讓哥哥替他還……
3、我覺得,男人如果沒結婚,自家兄弟的事情想怎麼處理都沒人管。
如果結婚了,就需要顧及另一半的感受,一些大家庭的矛盾,沒必要管的事情就不要去管,能不摻和的事情就儘量不要去摻和。
如果女人的孃家有事,女人管這管那,摻和這摻和那,還從口袋裡掏錢處理孃家的矛盾,不說女人的孃家人是否有意見,男人也會有意見。
同理,男人也是如此。
除非你有能力把事情處理得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可大多數人都沒這能力,既處理不好大家庭矛盾,也處理不好小家庭矛盾。
所以,能不摻和的事就別瞎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