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為愛奔跑
本篇編輯 | 董小姐
當值編輯 | 識無邊
▼
今日導讀
有不少人依靠跑步成功擊敗抑鬱症、走出陰影,比如毛大慶、許巍、鄭秀文。
今天的故事,就是一名鬱友,透過堅持2年多的跑步,找回自信、找到人生動力、激發人生活力的故事。
他是兩個孩子的爸爸,生活的壓力和家庭的矛盾讓他幾度崩潰、無心工作、身心疲憊、失去自信,和妻子離異後,他下定決心要拯救自己頹廢的人生。他開始堅持每天跑步,每當他感覺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會想到村上春樹在書中寫到一句話“痛楚難以避免,而磨難可以選擇。”
跑步漸漸成為了他的人生信念,他越跑越有動力,從一開始只能跑十幾分鍾,到能一次性完成一次全馬拉松,跑步,成為了他抗鬱之旅上的最強支柱。
跑步是一種微妙的運動,也許它不會像藥物一樣讓你看到效果。但在堅持的過程中,在感受生活的過程中,跑步一定會慢慢改變你。
我和跑步的結緣,要從初中時候說起,我在農村讀的初中,我家離我所在的中學差不多有一公里的路程,走路要十多分鐘,我一天要走四個來回。那時候我小叔就跟我說:“你可以每天跑步上下學,等到畢業的時候身體肯定很結實”,但那時候我很怕跑步,因為覺得跑起來姿勢太難看,所以心裡想跑但是又不好意思跑。
初三到高二這段時間,我的讀書成績還算好。到了高三,我的抑鬱強迫開始發作,腦子變笨、記憶力下降、整天不由自主地胡思亂想、注意力難以集中,書也讀不進去了,整天渾渾噩噩的。好歹混到高中畢業,把我爸氣得半死,租房也退了,一家人回了鄉下。
第一次跑步,以失敗告終
有一天我爸一個朋友來我家吃晚飯,我爸跟他朋友哀聲嘆氣地談到我的情況,那真叫一個恨鐵不成鋼啊!然後他朋友建議我可以每天早起去跑步,他說跑步可以改變我的精神狀態,還說要明天早上親自帶我跑,當時聽得我挺興奮,心想如果跑步真能改變我,讓我可以重新振作,那就太好了。
結果第二天早上醒來,大叔並沒有來,一天過去了,人影也沒看到,又過了幾天,那大叔還是沒來,我才知道自己被放鴿子了。
那個大叔沒來帶跑,我就想一個人試著跑跑看,誰知道第二天早上怎麼也爬不起來,好不容易爬起來出門後,我跑了幾步,看著鄰居異樣的眼神、再想想自己難看的跑姿,沒跑幾步又折回家去了,就這樣,我的第一次跑步計劃沒開始就結束了。
因為焦慮且心煩意亂,我總是沒有自信去找工作,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出去找工作,也總是沒做幾天就堅持不下去,這期間,我換過好幾份工作,我做過酒店的傳菜生、玩具廠員工、保安,但基本上都沒結到工資。
第二次跑步,我只堅持了兩天
2009年快過年的時候,我把上一份工作剛剛辭掉,天天在出租屋裡看碟子,突然覺得自己這樣頹廢下去不行,我得慢慢振作起來,那時候我又想到前兩年那位大叔說的,跑步能改變我的精神狀態,於是我又精神抖擻地準備透過跑步來增強信心、繼而能堅持工作,慢慢讓自己越來越強大。
第二天,我果然意氣風發地跑起來了,第一天只跑了半小時,累得想撞牆,到後來感覺小心臟都快跳出來了,第二天跑了十幾分鍾,腦子裡就想出了幾萬個不跑的理由,於是最後對於跑步這件事再一次不了了之。
過年回家後,家裡人帶我去相親,成功了,把禮金一交我就和前妻在一起了,過了一年就生了我大兒子,我的壓力變大、抑鬱,沒力量工作與必須努力工作、賺錢養家的衝突,一度使我狀態走向極端。我想逃又逃不了,心裡亂得很,感覺腦袋要爆炸、人快要瘋了,因為太難受,我經常一個人在外面漫無目的地走路,有時候一走就是三四個小時,然後心裡感覺就舒服點,但最後還是得硬著頭皮重新去找工作面對生活。
雖然低落的情緒還是主打,但我好歹又堅持工作了差不多三年。接著,我那因為參加聚眾鬥毆在監獄待了兩年多的爸出來了,在他的勸說下,我和前妻同意再要個小孩,不料在小兒快要出生的時候,我爸又和我媽當著我們的面大打一架(他們從我小時候就開始經常打架、一直到大),這種複雜的家庭關係使我焦慮重重,於是又迎來了一次抑鬱的大爆發。
多一個人,又多了份壓力,複雜的家庭又難以倚重,心靈不堪重負,我又崩潰了,我又一次感覺堅持工作很難,緊接著又是頻繁的換工作,折騰到最後,我連找工作的勇氣都沒了。
這時候,我也開始了服用抗抑鬱藥,感覺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隨即我的小兒出生了,辦完滿月酒後,我狀態感覺還可以,就去找事,做快遞員的工作,期間狀態總體上還行,可能跟藥物的作用有點關係,一起工作的幾個同事對我也挺好的,經常去找他們聊天。
後來,由於快遞公司搬遷,我就提前辭職了。進了一個物流公司做搬運工,隨著時間的推移,事越來越多,每天都感覺很累,一累,不良的情緒就又找上門了。
這期間,我爸又打了我媽,把她的眼睛都打得發腫,到現在還經常流眼淚,這件事使我心更亂了,總在想怎麼才能讓這樣的事不再發生,最後我決定把我爸趕出去,叫他自己找房子住去,為此還跟他大吵了一架。
經過這件事,我上班的感覺更糟了,每天都在硬扛,已經無心工作了。於是和我前妻商量後,決定由我來帶小孩,順便做點兼職,然後我就辭職了。
第三次跑步,跑了十多天後放棄
這個時候,百憂解我已經停了近半年,因為感覺人很頹廢,我又想到了透過跑步來振作精神。剛開始,我每天跑半個小時,跑得還挺有勁,跑了差不多十多天,由於帶小孩事情繁雜、加上我又找了份每晚四個小時的兼職,所以我慢慢覺得自己根本沒時間跑步,於是再一次放棄了跑步。
就這樣,我天天洗衣做飯、接送小孩上下學、上夜班兼職,還經常被叫到物流公司去做整天的兼職,為了想多賺點錢補貼家用,我每天都身心疲憊。
到了年底的時候,我出現了一次流感,小兒也染上了,連續高燒十多天,打了針吃了退燒藥也沒用,半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帶著小孩輾轉在各大醫院。每天睡覺都睡不踏實,很怕小兒燒太久會把腦子燒壞,雖然最後小兒高燒的症狀終於慢慢消除了,但是我的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我覺得自己很沒用,帶個小孩都帶不好,抑鬱再一次大爆發。
我整天在床上躺著,沒有信心和動力上班了,我看到別人說話總感覺他們是在議論我、笑話我,說我這麼大個人了賺這麼點錢怎麼養家啊!
前妻看我整天躺在家裡也不理解,她心裡也不舒服,整天擺張臭臉,加上一直以來總是對我那麼冷漠,於是我就想還是不要耽誤她了,我的生活都一片迷茫更別說前途了,於是跟她說“如果不想跟我過就離了吧,我也不想耽誤你”,於是我們就離婚了。
第四次跑步,正式開始跑步生涯
我想,我這樣下去不行啊!我得強大起來,要不然這輩子就完了,於是我又想到跑步,對!透過跑步來提高自己的精氣神、慢慢強大自己。
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是2018年5月15號,是我和前妻辦離婚手續的日子,也是我正式開始跑步生涯的第一天,我跑了半小時,跑完之後自信心也提高了一些。
從那天起,我開始有規律的跑步,定下每天跑半小時的目標,速度沒有要求,我雖然跑的不快,但跑的過程很累,尤其是跑了十幾分鍾以後,感覺半個小時就像一個世紀一樣,不過總體感覺還挺好,應該是多巴胺和內啡肽的作用,無論跑齡是短或長,這兩種神奇的物質都不會缺席。
雖然每天工作很累,8點不到上班差不多要幹到晚上7點多,有時候下了班我感覺走都走不動了,但我還是堅持每天跑半小時,有人說你上班都這麼累,何必還去跑步呢?我說心裡煩心事多,跑跑心裡舒服點,工作可以換,但跑步是我的信念,永遠不變。
攢夠錢後,我買了個新的華為榮耀手機,裡面有個運動健康軟體,我就開始用這個軟體記錄跑步里程,每天最少跑4公里,剛開始我跑得很慢,跑4公里要30多分鐘,但我依然每天堅持著。
完成人生中第一個馬拉松
到了過年的時候,全國人民開始經歷長達半年多的疫情,宅在家的時候,我在抖音上看到很多跑者發的跑步影片,我看到很多看似弱小的女生都在堅持跑步,而且還是半馬全馬甚至100公里的超馬,我受到了觸動,在連續每天跑了一個多月的十公里後,我嘗試跑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半馬,跑得還挺快,用時2小時不到。
有時我也會上喜馬拉雅聽聽《跑步心情》,裡面有很多跑友分享的跑步心得,有好多跑友都提到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寫的《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之前我也在網上了解過村上春樹,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跑步,基本上每天跑10公里,我很佩服他,並且把他視為我堅持跑步的榜樣,於是我把這本書買回來看,在一個月內看完了,看完這本書,更堅定了我跑步的決心。
書中寫到,每當村上春樹跑馬拉松,感覺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會想到一句話“痛楚難以避免,而磨難可以選擇。”
村上春樹還在書中寫道:“正因為刻意經歷這痛苦,我才從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活著的感覺。”、“不斷努力去突破,告訴自己對平淡的生活還存在鬥志。跑完時,多巴胺產生的滿足感,讓人痴迷。”這些話也隨之成為了我的座右銘。
2020年5月1號,我第一次嘗試跑全馬,結果卻搞砸了。由於水和食物沒有準備充足、早餐沒吃、沒有按照預先安排好的跑步路線前進、加上頭天晚上又沒怎麼睡好,結果又餓又渴又累的我,跑到三十多公里的時候就跑不動了,下午睡了幾個小時後,我接著跑了8公里,總算是湊足了一個全馬。
當時我心裡就想,一定要雪恥,堅持下次順利完成。5月25號,我有了想跑個半馬的衝動,於是就跑了起來,跑完半馬感覺還有體力,水和食物也準備得充足,於是我又想到了再嘗試下全馬,說幹就幹,結果我以4小時49分的成績,完成了我人生的第一個全馬,雖然跑得不快,但我已經覺得很不錯了。
跑步成為了我的人生信念
伴隨著跑步,我在家電拆解廠的工作,也在跑步的自我激勵和磨練的過程中,慢慢堅持了下來,工作上我不想給自己太大壓力了,只要能堅持做到三個月以上就不錯了,只要心態積極,換個工作也沒什麼,關鍵是要堅持我的跑步信念,沒有任何藉口和理由放棄和中斷。
跑步對我的正面影響很大,不僅釋放了我現在工作生活產生的負面情緒,也消除了以前工作和生活遺留的一些負面情緒,同時對內心的強大正能量的激發也有一定作用,我感覺自己比以前更有自信和膽識了,而且有時想不通的問題和疙瘩,在跑步的過程中經常會找到答案。
我已經被抑鬱牽制得太久了,從2006年一直到現在的2021年,我給自己設了太多的限,心安理得地讓自己逃避和安逸了十多年,實在沒辦法才會考慮下問題。可是現在,我不想再這樣了,我要面對、我要開動腦筋、我要在自己年華尚未老去之時搏上一搏,雖然剛開始可能會很難、很痛苦,但是我要堅持。
職業生涯創造十八項世界紀錄、在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上一週內連奪三枚奧運金牌、被譽為長跑火車頭的長跑名宿艾米爾扎託貝克說:“如果能持續不斷的給身體施加痛苦,痛苦將不再是痛苦,而是慈悲。”
在艱苦和苦難的邊緣,男性分為了男孩和男人。一件事讓一個人做一次的時候可能不會有什麼感覺,但當一個人強迫自己做一千次或者一萬次的時候,意志力就不再是一個問題。
我以後要儘量多動腦筋,多思考問題,將跑步從慢跑變為快跑,做事走路也要快,勇於與別人一較高下,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甚至比別人做得更好,正視失敗,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後變得一蹶不振。
最後做個總結吧,今天是2021年1月29號,到今天為止,我堅持平均每天至少跑步半小時或4公里,總計2年零8個月加14天。
2020年,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個半馬和全馬,完成了2個30公里+、9個20公里+。我從一開始的十幾分鍾都堅持不了,再到後來的堅持每天跑步半小時、以每天跑步4公里為主、慢慢增加單次跑步距離、保持每個月跑步總里程150公里左右,再到現在開始訓練快跑、追求速度,我在跑步這條道路上,正在越走越遠。
跑步使我受益良多,我的體質比以前好多了,我也透過跑步學會了自律,學會了沒有任何藉口的堅持,堅持跑步讓我自信心增強,在跑步的過程中,我的不良的情緒得到了釋放,心靈得到了昇華。
雖然我現在還不敢說抑鬱症已經完全康復,但是我不再害怕抑鬱,我接受了抑鬱,跑步,就是我抗鬱之旅上的最強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