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與別人溝通的時候往往會發生一些爭吵衝突和暴力事件,有的時候因為一點點的小口角大大出手甚至引發血案。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中,作者把溝通存在的障礙稱為異化的溝通方式,溝通的當事人只是致力於滿足個人的願望,卻忽視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至於彼此的疏遠和傷害。出現這些不溝通障礙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道德評判
2、進行比較
比較也是評判的一種形式。比較的現象在我們生活當中處處可見,小的時候我們總是聽父母說隔壁家誰誰誰的孩子考好成績了。畢業又聽父母說誰誰誰又找到好工作了。因為父母總是拿我們和別人比,我們和父母的溝通都是不歡而散。《讓自己過上悲慘生活》的作者丹格林伯格詼諧地說,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生活,就去與他人做比較。
3、迴避責任
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負有責任。如果不想承擔責任,我們就會去編織各種理由。作者列出了當我們根據以下理由行動時,我們也就試圖迴避責任。
·受說不清楚的力量驅使
·我們的個人情況、成長曆程、自我形象等
·其他人的行為
·上級的命令
·同伴的壓力
·機構的規章制度及政策
·性別角色、社會角色或年齡角色
·無法控制的衝動
強人所難
我們對別人的要求往往暗含著威脅:如果不配合,他們就會受到懲罰。強者往往利用自身的優越條件去打壓弱者,他們認為有些人是壞人,應該透過懲罰讓他們感到後悔並重新做人。
道德評判將不符合我們價值觀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惡的。進行比較會矇蔽對人對己的愛意。異化的溝通方式還淡化了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責任意識。強人所難也會造成心靈的隔閡。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