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孃家
第一,每一年回去一次,中秋節自己回,不帶老公回,不給錢給爸爸,但是可以看爸爸有沒有需要買的東西,給他買上。端午節、雙搶提酒、種子、化肥的錢給他墊上。
第二,給爸爸開一個賬戶,存他的養老錢,
第三,對孃家親戚有很多不滿,其根本原因是不想跟他們扯上關係,因為關係不平等,同為做子女的, 只有我一個人在付出,他們的子女並沒有, 所以不舒服,因為從本質上來講,我非常反感我姑姑那一輩跟叔爺爺他們的這個交往模式,所以以後,過年我只去我父親家,如果怕得罪人,就不在過年時間回去,提前安排走親。
第四,我只儘自己對父親的贍養義務, 對於哥哥的那一份,我不能全部承擔,第一, 我不能慣著他,讓他產生依賴思想,把所有問題都丟給我, 讓他有慣性思維,依賴思想,第二,我給父親的越多,自己用的越少, 自己承擔的越多,壓力就越大,我認為哥哥沒錢沒關係,出力出時間就行,他什麼都不做,就讓人無法接受,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第五,讓全親戚都放下對我的期望,包括我爸爸, 讓他好好跟哥哥相處,畢竟以後還是要指望兒子
第六,斷絕所有的家裡開支,對家還有最後一個心願,就是打個雨棚子,讓爸爸的破爛有地方放,把家裡安頓好。以後環境好壞,全看他們自己收拾了,我不會一輩子都回來搞衛生。
第七,在父親健在的時候,我表現的懶一點,沒那麼有擔當,這樣是不是逼迫兒子就可以多做點,就獨立一點?
第八,人際關係是點對點的,1對1的關係,各自有各自的人際關係。所以先把這個思路搞清楚後,就不要幫著誰,跟著誰站在一起什麼的,並且表面上不要撕破臉,人再看不順眼,就表面和和氣氣的。
第九,過節給錢,平常支援都不要給了, 最多生日的時候給哥哥發個紅包,可以了。不要水電、衣服、鞋子、家裡辦個什麼事都給。
第十,結婚後,我不再跟孃家是一家人了,所以在經濟上面,都不要碰孃家的,儘管你是好心,他們想怎麼樣都得由他們自己負責,我管好自己就行了,最多是把帶有密碼的儲存下,其目的是監督作用,要不就是把爸爸的身份證保管好,戶口本保管好, 就是千萬不要保管錢,這個責任太重大了。 因為我不再是孃家人了,人家會擔心,多慮,畢竟我背後還有一個老公。
關於婆家
第一, 保持安全距離,不要有過多交集,不要撕破臉,在公婆面前,為了夫妻感情和睦,如果受氣了,走開就行,不要大聲說話,不要大吼大叫,忍住,用行動表示自己不滿就行了。千萬不要頂嘴,否則婆媳關係將徹底翻臉,牢牢記住百順爺爺家事件的教訓。
第二, 跟姑子保持表面和氣,總之,自己在婆家,依舊要做到獨立,不求任何人,人家給了東西要回禮,千萬不要欠人家人情。不受制於人,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合作共贏才最重要,千萬不要佔別人便宜。
對於自己
第一,學會說話, 說出去的話,都要過下腦子,要想下自己要什麼東西,達到目的就完成了,
第二,不管對孃家人也好,還是婆家,還是老公。凡是跟自己利益相關的人都要注意說話,而利益無關的朋友,可以暢所欲言。
對老公
第一, 不談家裡是非,不說孃家人壞話,也不說婆家人壞話,更不要把自己跟老公的經濟情況,家庭情況跟孃家裡講,尤其是經濟情況,在孃家親戚和哥哥那裡都要哭窮,否則他們會用道德綁架你,讓你出錢出力,我認為只要孃家哥哥要辦成的事情,是正確正事,必須的事, 我們都會大力經濟精神支援,畢竟我不想看著孃家就這樣倒塌了,這最終跟自己的大利益息息相關。
第二, 不談自己工作上的不順,要講都要講積極肯定自己的事情,不要講今天跟誰結仇了,明天工作失誤了,後天領導批評了, 儘量不講工作,2個人在一起就談些興趣愛好,讀書分享心得,最新資訊,研究廚藝,出去散步等等這些事情,以後就是共同撫養孩子的話題。
第三, 做好自己的一切本職事情,承認男女有別,平常多點關心對老公,偶爾幫老公做點他的事情,用心經營感情,同時也要保護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