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講到,我們要避免「計數器思維」。

有朋友問:是不是所有的目標量化都是不好的呢?我們是否要抗拒一切這樣的做法呢?

當然也不是,也是存在正向的目標量化模式的。我舉個例子:

情境1:我這周要讀某本書,每天要讀50頁,一週內讀完。

這兩個情境是相似的,但後者的思維方式,就要比前者好很多。

為什麼呢?因為前者會給你一種明確的要求和限制,它會驅使你把它當成一個「任務」來完成。那麼,在這種心態的驅動下,你就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完成任務」上 —— 也就是讀完規定的頁數 —— 而不是「如何從讀書中得到收穫」上面。

這就是上一篇文章講到的:把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問題「降維」成一個單一的平面,從而養成一種不好的、一味追逐數字的行為習慣。

而後者呢,它的限制和要求寬鬆很多,只是給你指定了一個方向 —— 讀書,並去做知識卡片。那麼,你就可以有更大的餘力和空間,去自主地安排自己的行動和思考。

只要目標一致,如何去達成目標,甚至達成目標的量是多少,其實就不是特別重要了。

簡而言之,一個更有效的做法是:用「我如何衡量我的收穫或表現」,來替代傳統的「我如何量化我的行為和結果」。這樣會給你留出更高的「自主性」空間。

所以,在考核團隊的時候,我一般會針對表現進行考核,只要你的表現能夠達標,並且過程不違規,那麼,你是如何做到的,花了多少時間精力,用了什麼方式,都可以自由去決定。

不過,我今天想談的,是另一個話題。

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上面講到的例子。在情境1中,你很容易出現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呢?你會更容易關注到任務的目標,自己的進度,以及「我還有多久才能完成目標」。

換言之:你關注到的,始終是那個高懸在頭上的結果,以及跟結果之間的差距。這會給你不斷帶來阻力。

想一想:你每天在鍛鍊前,都想著「還有20斤的目標要去達成」;每天背單詞前,都想著「還有1870個單詞」……久而久之會怎麼樣?

你會一直生活在壓力之下,被壓力驅使著去行動,一步步逼近目標。

這個過程對你來說是痛苦的,所以,我們才需要去「堅持」—— 這種現象,我稱之為「被迫的自律」。

而採取情境2的思維方式,可以令你的視角發生轉變:你不再會去關注結果和差距,而是會關注到: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穫了什麼,得到了什麼成長。

你會始終保持一個正面的心態。而這種正面的心態,會不斷產生成就感,為你的行為提供動力 —— 也就是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講過很多次的「正面的迴圈」。

一個好的行為模式,一定不是靠指標來驅使你去行動的,而是靠你從行動中獲得的反饋,來自然而然地產生動力。這才是做成一切事情的根基。

這兩種模式,在心理學中恰好有一個對應的理論,叫做調節焦點理論(Regulatory focus theory)。

1997 年,心理學家 Higgins 提出了調節焦點理論。他把一個人嘗試去達成目標的模式分為兩種,分別是:

預防焦點(Prevention focus):我的行為會不會產生壞結果?促進焦點(Promotion focus):我的行為會不會帶來好結果?

簡單來說,預防焦點就是「不做錯誤的事」,而促進焦點則是「做正確的事」。

所以,當你用情境1的心態去行動時,其實就是落入了「預防焦點」的模式之中:你會以「理想的狀態」作為合格線,認為:達到這個狀態才算合格,不達到這個狀態就不算合格 —— 於是,你的一切行為,都會受到對於「不合格」的恐懼的驅使。

換言之:你是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我必須如何如何」的心理預設,再推動自己去實現這個預設。

反過來,情境2的模式呢,則是促進焦點的心態:你是以「現狀」作為起點,只要一切能讓你離這個起點取得進步的行為,都是好的,都是有用的。

也就是說:這是一種「我可以如何如何」的心理暗示,它可以幫助你給自己鬆綁。

當然,前面講的只是一個例子,我想說的是: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看待「預防焦點」和「促進焦點」?

我把習慣採取預防焦點的人,稱為分析者。把習慣採取促進焦點模式的人,稱為進取者。

分析者的思維模式是什麼呢?

在面對一項任務時,分析者會先去收集大量關於這項任務的資訊,然後進行「分析」,先把所有的可能性想出來、想清楚,再去考慮怎麼去做 —— 這也是我把它叫做「分析者」的緣故。

那麼,一般會有兩種情況:

1)他們會更容易關注到一件事情發展的「可能性」,尤其是其中的負面結果和威脅。從而,更傾向於去規避它。

如同我在 停止內耗,做有用的事 中所說:分析者會更容易產生內耗。因為他們在面對一項任務時,往往會更容易注意到任務的困難之處和失敗的後果,從而會更容易誇大對任務的恐懼。

這種恐懼投射在他們的心智世界中,就會造成「災難性想象」,導致內耗和踟躕不前。

2)他們會更傾向於遵循一條已經被證實可行的道路去行動,從而最小化過程中的差錯。

因此,結果就是:分析者的行為往往偏保守,偏「保持現狀」。他們要麼不做,要麼因循守舊,很少能夠有突破和創新。

舉個例子:當面對一項挑戰的時候,一個典型的「分析者」,會產生什麼樣的心路歷程呢?

往往是這麼三個步驟:

1)煩惱:我現在的生活狀態好好的,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來打破我的生活狀態?

2)恐懼:這個問題看起來很棘手,它會不會很難辦?會不會佔用我很多時間精力?如果我處理不好,是不是會很麻煩?

3)迴避:我能不能先做點別的,先拖著它?等到實在拖不下去了再去面對。也許拖著拖著,它就不見了呢。

對分析者而言,維持現狀是足夠好的,他們不喜歡變化,也不喜歡風險。除了採取必要措施來防止產生不好的後果,他們一般不喜歡行動。因為不去做就不會錯,但做錯了就可能很麻煩。

因此,如果你覺得自己行動力很差,喜歡拖延、不去行動,不要急著給自己貼「懶惰」和「不自律」的標籤,因為除了「狀態導向」之外,也有一種可能:

你屬於「分析者」,傾向於規避錯誤,難以承受失敗和負面結果的威脅,更喜歡保持現狀。

不要停留在表象,要去挖掘藏在背後的原因和可能性,這樣才能真正地從系統和結構上去解決它。

上面講了「分析者」,那「進取者」呢?

進取者的特徵和心態,一般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先做再說」和「隨機應變」。

也就是說:比起收集資訊、分析任務,進取者更喜歡先採取行動去試探,從試探中得到反饋,再去修正和完善自己對於任務的理解和預測。透過不斷迴圈這個過程,最終把任務解決掉。

這就是「進取」:去做,可能會出錯;但不去做,就永遠不知道深淺。

在這個過程中,進取者很容易碰到意料之外的阻礙和問題,但他們很善於採取行動來試著克服障礙、解決問題。因此,比起分析者,進取者往往會有更強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 —— 也就是構建正向的迴圈。

另外,進取者往往不能忍受重複和無聊,比起「做同樣的事」,他們往往更喜歡嘗試一些不同的做法,來豐富自己的經驗。因此,他們會更有創新精神。

同樣,當面臨一項挑戰時,一個進取者標準的心態是什麼呢?

1)興趣:有新的東西出現了,打破了我固有的認知,我可以觀察一下,它有哪些點比較吸引我?

2)試探:它看起來很有意思,我能不能先採取什麼簡單的行動來嘗試一下,增進對它的瞭解?

3)改變:看來這個方向似乎不太行,那麼我能不能改變一下,換一種思路和做法來試試?

當然,進取者也不是全然都好,他們最容易產生的問題是:

1)容易空耗精力,在一件事情上耕耘半天一無所獲;

2)容易低估風險,從而遭遇自己難以處理和解決的困境。

那麼,如何大致判斷一個人屬於分析者還是進取者呢?

與習慣「謀定而後動」的分析者不同,進取者看起來總是精力充沛、神采奕奕。如果你在生活或工作中遇見過這樣的人:

活力十足,一想到什麼點子就立刻行動;風風火火,經常拉著你一起探討、交流;喜歡嚐鮮,總是在做不同的事情,而且間隔期都很短……

那麼,他很大機率就是一個進取者。

另一個簡單的做法是,觀察他面對一個新鮮事物時的第一反應。

如果他的反應是「這樣做可能會有什麼問題」,那他多半是一個分析者。

而如果他的反應是「看起來很有意思,我可以嘗試一下」,那他就很有可能是一個進取者。

講了這麼多,是不是說分析者一定不好,進取者一定會更好呢?也不是。

最好的情況當然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性地使用預防焦點和促進焦點,而不是把自己繫結在某一種型別上 —— 但不用說,這是非常困難的。

實際上,由於大腦固有的一些慣性,我們通常是會有比較明顯的傾向的。

一種慣性是「損失厭惡」:在遠古時代,獲得收益並不是必不可少的,但遭遇危險則往往是致命的 —— 你很可能直接死掉。因此,經過一代代的進化和傳承,我們繼承了這種對「失去」的厭惡,以及對威脅的高度敏感。

這就導致了,我們在面對很多問題的時候,往往會更傾向於採取預防焦點。

另一種慣性是路徑依賴。對大腦來說,根據不同場景採取不同策略,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會消耗很多資源和空間。因此,我們更習慣的做法是:用一套模式去應對不同的場景,只是稍微對它進行微調。

因此,大多數人都會更加偏向於分析者。

但是,我們這個社會,是一個高度強調「行動」和「收益」的社會。你因循守舊,那你就會跟其他千千萬萬人一樣,難以脫穎而出;反過來,你去行動,去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雖然很可能遭遇失敗,但也因此使得自己有出類拔萃的機會。

所以,我們會覺得什麼樣的人會有「領導力」,有「領袖氣質」呢?往往不是那些思考問題非常縝密、全面的人,而是那些具備出眾的勇氣、魄力和行動力,能夠不斷推陳出新的人。

雖然這兩者各有優劣,但總的來說,進取者的上限會更高一些,當然下限也會更低一些。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進取者整體的生活滿意度會幸福感,會比分析者更高一些。

Higgins 的一系列研究發現:

當一個進取者取得成功時,他會體驗到高強度的快樂;反之,當他遭遇失敗時,他會體驗到低強度的痛苦。而當一個分析者取得成功時,他會體驗到低強度的平靜;反之,當他「出錯」時,他會體驗到高強度的緊張。

也就是說:

一個進取者,他的人生體驗是一條雖然偶有波折、但整體向上攀升的曲線。只要不遭受重大的打擊,生活滿意度就會越來越高。

他們追求的是「快樂」。

反之,一個分析者,他的人生體驗是一條平緩的曲線。偶爾也會有「脫離正軌」的恐懼,但都能比較快地恢復原狀。

他們追求的是「平靜」。

並不是說「快樂」一定比「平靜」更好,實際上,如同我在 什麼樣才是好的生活? 中所說的:最理想的生活,一定是兩者兼備的,這才能構成最完整的生命體驗。

但是,如果你過度地傾向於分析者,那麼,適當往進取者的方向去移動一下,也是不錯的。

這可以使你能夠更好地適應這個多變、混亂、不確定的外部世界,增強自己的反脆弱性,不至於受到「脫離正軌」的衝擊。

最後,簡單提一下:如果你是比較極端的進取者或分析者,可以做些什麼,來讓自己變得更加平衡?

如果你是進取者,那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可以參考這三個小建議:

1)做一件事情之前,想好應急預案(也就是俗稱的 Plan B),這可以幫助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更快地恢復狀態。

2)多覆盤,把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成系統的模板、流程、方法論,可以做成具體化的步驟和核對錶,方便自己避開可能的「坑」。

(可參見:這篇文章,講透「覆盤」)

3)多拓展自己的視野,跟不同的人接觸,擴大自己的認知邊界,從而為更多的可能性和探索留出空間。

如果你是分析者,那麼,可以參考這些方法:

1. 轉變分析視角

分析者常用的分析視角,是從事物本身出發,去考慮「它可能會發生什麼變化」「它可能會產生什麼後果」。

這種心態,就特別容易誇大和凸顯事物本身的威脅,從而造成虛假的恐懼。

所以,一個有效的解決方式是:把分析視角,從事物本身,轉移到「我跟它的關係」。

亦即:從考慮「它會有多糟」,轉變成「我可以如何影響它」「有什麼對事情有幫助的做法,是我可以去做的?」

舉個例子:你要向客戶、領導、合作伙伴講一個壞訊息,你可能會很擔憂,會在心裡不斷想象他們勃然大怒,或是失望的樣子。但這種想象,只會進一步加劇你的擔憂,讓你長久地困在內耗之中,對解決問題是毫無幫助的。

更好的做法是:想象他們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會提出什麼問題,會說出什麼樣的話,然後,針對他們可能的反應,想清楚:我可以做些什麼,來應對他們,來儘可能地緩和場面、降低負面的後果。

透過思考「我能做什麼」,並不斷地在心裡預演,那麼當你去行動的時候,就可以無需再動腦思考,可以直接呼叫你預設好的框架來回應,從而減輕你的負擔和認知負荷。

2. 拓展可行路徑

前面講過,分析者很常犯的錯誤,就是困在一條已經被證實的道路上,不斷地重複,難以掙脫出去。

這種路徑依賴,完全依靠自己是很難掙脫的。這時候,不妨試著去拓展自己的圈子,接觸一些不一樣的人,從他們身上了解不同的行為模式、不同的做法、不同的路徑,來讓自己知道:原來通往終點的路,不一定只有一條。

舉個例子:有些朋友可能年歲漸長,困於職業的平臺期,感覺自己沒有太大成長,但又不敢貿然改變行業。為什麼?一方面缺少方向,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的嘗試會以失敗告終,白白空耗了時間精力。

這個時候,依靠自己閉門造車去想、去思考,其實是很難有突破的。你可以做的,是去拓展圈子,接觸更多的人,去了解他們的故事。他們有沒有遇到過跟你類似的困境?他們是怎麼做的?你是否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這樣,不論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還是轉型,到一條新的賽道上,你所做出的決策,都會有更可靠的依據。

所以,我一直很強調一點,就是多元化的碰撞。你的過往經歷,會決定你的思維模式;你的思維模式,又會決定你的視野。它會限制住你的認知邊界,使你只看到眼前的路,看不到其它的可能性。

記住:知識是有網路效應的,可能性也是。你拓展的節點越多,所可能創造的聯絡,也就越多。

3. 積累成功經驗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去行動,其實差的是什麼呢?也就是那麼臨門一腳。咬咬牙,閉上眼,往前走一步。你可能就會發現,其實很多事情,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

那麼,如何鼓動自己走出這一步?

最關鍵的就是:在跟恐懼對抗的過程中,你怎樣能夠讓自己搶佔到上風 —— 哪怕只是短暫的一瞬間。只要把握住這一瞬間,邁出去一步,也許,問題就解決了。

所以,一個有效的建議是:積累自己過往的成功經驗。可以是自己受到的肯定、認可、讚賞,也可以是自己的心得 —— 在過往類似的情境中,我做對了什麼?我是如何做對的?

透過這個方式,來完善和豐富你的「內隱自我」,使你擁有更足的底氣。

很多時候,面對困難和挑戰,你所缺少的,可能就是這麼一顆小小的、輕微的砝碼。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過年“連帶式孝順”又蔓延,子女難堪重負,老人卻覺得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