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閨蜜,我時常背後說她是杉菜,堅強的如鐵一樣的女孩子。作為家裡的最小,時常為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操心,大到父親住院,她出錢照顧,小到家裡需要柴米油鹽,她補貼家用。如果用一種樹形容她的性格,我想就只有胡楊林了。
閨密就是我認為家裡懂事的乖孩子,從小家裡很少為她操心,我們是初中就在一起同窗的,記憶中上學那會兒她利利索索的;上課上學也屬於規規矩矩的好學生,從不搗亂,平時週末放假,她都會為家裡開診所的媽媽去藥店批發針劑的鹽水。我在藥店上過6年的班,那一箱箱的液體藥品,至少都在15斤到30斤,她說自己每天要騎腳踏車帶上兩箱給家裡往返的批發液體藥品,即使冬天很冷的時候也是如此。
初一的孩子,13歲為家裡乾重活累活,並不是什麼困難和值得驕傲的事情。可是比他大兩歲的哥哥就可以什麼也不管,放學回家坐在沙發上吃著零食看著電視,她呢,就得風雨無阻的為家裡忙進忙出。我想父母的偏愛之心體現的淋漓盡致,但是如此懂事的她,為什麼還是得不到家人的偏愛呢?她說她的媽媽可能重男輕女吧,對哥哥是偏愛有加,但是爸爸會特別關心她,因為說她本身就懂事乖巧。
寫到這裡我想起看過的電視劇,叫《請回答1988》,它的火,應該也是因為觸動了大部分人心底的那份柔軟吧。
劇中一個名叫德善的女孩,在家裡排行老二。因為她和大姐的生日是同一天,所以每次以大姐為主的生日,德善間接就被忽略掉了。就在她18歲那天,她大哭說就想過只屬於自己的生日。
德善氣憤地說:“我說了不和大姐一起過生日了,去年說的下一年就另過,上一年也說了,為什麼還是一起”。她敏感,一個人跑到了大街上,偷偷哭泣。
之後德善的父親補給德善一個只屬於她的生日蛋糕。德善高興的哭了,她知道,她這次沒有被忽略。
劇中這位父親和女兒談心時說出“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這句話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在外面要承受工作壓力努力賺錢的父親,回到家中還要平衡好每一個孩子的愛。
是啊,所有父母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應當理解父母。其實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吧。
“你本身就聽話”這句話有時候真的不想聽,這句話無形中成為了我們這些乖孩子應該受冷落的理由;成為了我們說出也想要時的封條,成為了父母為自己偏愛其它孩子而開脫的藉口。
越是善良的孩子越少要求別人,他們甚至很少哭訴,哪怕看到其他孩子因為哭鬧拿到獎賞,他們也默然接受。
“不會哭鬧”的孩子固然好,但是“會哭”也不能成為孩子輕鬆得寵的籌碼,更不能讓“不會哭鬧”的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愛而變相成為“會哭”的孩子。希望我們都能理解自己父母的苦心,同時為了自己將來的孩子,讓自己努力變成我們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父母。
可憐天下父母心
請不要忽視不會哭的孩子
哭是本能,但不能是本事。
#會哭的孩子##堅強且進取的你##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