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經歷的一個事情,小女孩問爸爸,剛才和你說話的那個叔叔是誰啊?爸爸回答說那是我老表。
“什麼是老表?”
“老表是一種親屬間的稱呼。”
“那我怎麼沒有老表?”這個問題爸爸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為什麼會出現沒有“老表”的情況?在民間,“老表”一直被公認為是很牢固的親屬關係,農村有著“姑表親,代代親”的說法。可隨著八十年代的獨生子女政策,如果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結合生下的小孩,父母連兄弟姐妹都沒有,小孩哪來的老表呢?
現在很多的小孩對大人的稱呼只知道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了,對其他長輩的稱呼已經是雲裡霧裡了。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如果不放開“二胎政策”,以後很多稱呼都要成為歷史了,雖是玩笑話,但也是事實。
為什麼都不願意走動了?俗話說得好,“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大量的農村人口都融入了城市,相互走動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就算偶爾碰到了,長期不交流,生疏之後再見面就不知道聊什麼了,反而碰面了彼此之間還會有點尷聊。
雙方都抱著這種心理,也就不走動了。
為什麼現在親戚間都有點冷淡了?以往在農村,家裡有喜事或者蓋房子之類的,在忙不過來的情況下都會找親屬幫忙,所以親戚之間走動也很頻繁。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只要有錢,餐飲公司和施工隊應有盡有。
之前在鄉下大家條件都一樣,所以聊得很愉快。現在是虛榮心理作祟,都開始攀比起來了,而且隨著各自不同的奔波,之間的經濟狀況也拉開了距離,混得好的衣冠楚楚,一副大款派頭。混得不好的,可能還會負債累累,顯得很寒酸。
有錢的那是很自信,沒錢的自然有點自卑了。經濟上一旦拉開了差距,雙方之間就似乎有了隔閡,既然你不願意上門,那我也懶得過去,都是這樣的心理,長期下去,都慢慢地淡忘了。再碰面的話,是找不到那種所謂的親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