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半路夫妻,各自帶一個兒子,他們彼此恩愛,然而兒子們卻抓鬮決定他們的去留。一對老人被迫分開十年,直到這次疑似感染肺炎,才終於讓他們團聚,但是,這種團圓方式卻不是他們想要的。
01
老王沒想到,因為發燒,他這些天終於和老伴淑芬住到了一起。
早上醒來,窗外一片白茫茫。淑芬在做飯,炒菜的香味從廚房飄來,聞著這久違的香味,老王忽然無比慶幸自己發燒了,不然,他怎會有機會吃到老伴燒的菜?
他們已經被分開十年,這十年,他們一個跟著老大,一個跟著老二,就連見個面都得偷偷揹著孩子們,不然準會是一場戰爭。
那天中午,他一連咳嗽了幾聲,小兒媳警覺地看看他。下午,他又咳嗽了幾聲,小兒媳就把體溫計放桌子上,讓他自己量。
他活了這麼大歲數,還從沒見過這麼先進的玩意,居然在頭上放一下就出結果了。以前的體溫計,都要把針夾在腋窩裡十分鐘,還要眼睛細細盯著看才能有結果。
可是這幾年,他的眼睛漸漸看不清上面的數字了,雖然幹活時還腰板挺直絲毫看不出,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在每況愈下。
小兒媳看了溫度計後,兔子似地蹦離開他,一邊見到鬼般大喊小兒子。
“38.6度,你快來看看!”
兩人在屋裡嘀咕半天,對他做出了宣判。
兒子說得很感人,說爸要不您先搬回老宅,隔離兩星期,現在這個病傳染得厲害,萬一有個啥……我們在家也要隔離,咱們飯店一天那麼多客人,保不準誰是從哪回來的呢……
他答應了,他也這個病毒的嚴重性,自己已經六十多歲,活得夠本了,可不能讓孩子們再傳染上。
他收拾了鋪蓋被褥,慢吞吞地走回老宅。
門外寒風襲來,一如他此刻的心境。
02
他哆哆嗦嗦開啟老宅的門,嗆人的灰塵味撲面而來,他拿起掃把,把屋裡重新掃一遍……
他掃到孩子們的房間,看到牆上白粉畫著的那些小鴨子和太陽。
那是小兒子六歲那年畫的,他說,爸,這是你和媽,這是我和哥哥,太陽照在我們身上……
他彷彿看到很久以前,兩個可愛的小男孩在叫著爸媽,他們一個抱著他的腿,一個撒嬌地伸手要媽媽抱……
老王的眼眶一下子就熱了,這些年,他總是儘量不讓自己陷入回憶中,他不願意回憶那些曾經貧窮溫暖的時光,那些回憶會襯得他和老伴今日的光景更扎心。
可現在,在這幢多年前的老宅裡,那些被他刻意掩蓋的過往,就如同決堤的閘,再也擋不住那些延綿不絕的回憶……
他還記得,他和她成婚時,兩個孩子依偎在他們跟前,一個三歲,一個四歲。他倆,一個是沒有了爸爸,一個是沒有了媽媽,他們對新爸爸和新媽媽是那樣喜歡……
而他和淑芬,也發誓要好好過,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
後來的那些年,雖然兩個孩子總會有矛盾,但他和淑芬卻做到了對兩個孩子都視如己出……
他們是兩個苦命人,他們沒讀過書,也講不出大道理,在他們僅有的認知裡,這兩個孩子都蠻可憐,我要盡力讓他們過得好,人家都對我兒子這麼好,我也要對人家兒子好。
為了多掙錢,他倆種了十幾畝地,他還在空閒時間去工地做小工,淑芬去了街上的一家早餐店幫人家做千層餅。那家店的千層餅做得很有名氣,僱了幾個工人,盛飯收碗,做餅的……各司其職。
淑芬啥也不會,剛開始就幹些雜活,負責收碗洗碗之類……不過她很快就用勤快和憨厚贏得了老闆兩口子的好感。
他們讓她給做餅的打下手,幫助發麵,燙麵……
她跟著看,時間長竟也學會了。
後來,做餅的家裡有事,老闆就專門讓她做餅,工資也由最初的四百漲到了八百。
隔上十來天,她會在街上買點葷菜,給老王買瓶他喜歡的二鍋頭,給孩子們帶點小零食和千層餅,再把自家地裡種的蔬菜炒上兩個素菜,一家人就圍在廚房裡,就著那張小桌子,樂樂呵呵地吃上一頓飯。
那個吊在頂上的燈泡散發出柔和的光,那昏黃的光很微弱,但他們的心是亮堂的。
那是他們難得的溫情時光,雖然苦雖然累,但一家人在一起開心踏實,比什麼都重要。
可如今呢?
03
有一團灰從橫樑上悠悠落下,老王用他那乾枯的手接住,視線再次定格到多年前……
那一年,他們在另一塊宅基地上給兩個兒子都蓋起了兩層小樓,並排兩棟,很氣派。
後來,兩孩子先後娶了媳婦,又陸續有了孫子孫女。
他和淑芬更忙了,要種地,要做工,還要帶孩子……
那年,小兒子和他們說想開個早餐店,說媽不是會烙餅嗎,給別人打工多辛苦,還不如我們自己幹。
小兒子說幹就幹,去找了合適地方做店鋪,去學了武漢熱乾麵,風風火火就開業了。
淑芬辭掉了工作,回去幫兒子。
她做的餅好吃,小兒子拜的師傅也不錯,半年後,他家的店成了那條街上最紅火的早餐店。
那天他們回去,大兒子和大兒媳一臉鄭重地堅決要分家。說你們都去幫老二了,他們過得越來越好,都不知道掙了多少錢,我們也要開飯店。
他們知道老大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可淑芬不好說什麼,老王剛一開口,就被大兒媳一句話給堵了回去。
“爸,我媽對我們都一視同仁,難道您嫌棄我們?”
淑芬扯扯老王衣襟,不讓他說話。
大兒媳這句話分明是話裡有話說給他們聽的,自己幫親兒子把飯店開起來了,就再幫老大也開起來吧。
孩子們好,父母才好啊!,
淑芬先自己和小兒子商量,小兒子夫妻倆都不同意。
“媽,您把他養大就好了,有幾個當後媽的像你這樣待人家兒子比親生的還好!”
淑芬氣結,“你爸待你不也跟親生的一樣?”
這些年,他們雖然待對方的孩子都視如己出,但長大後的他們也肯定知道了當年的內情。
也是,這世上有多少秘密,能瞞人一輩子?
04
家說分就分,因了淑芬的烙餅手藝,她成了兩個兒子哄搶的物件。聽著兒子兒媳一聲高過一聲的爭辯聲,蹲在牆角的老王覺得耳朵裡嗡嗡作響,淑芬為難地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最後一臉愁容地看向了老王。
他們能怎麼辦呢?一向忠厚老實的夫妻倆完全沒有解決這件事的能力。
最後,不知誰提出了抓鬮的主意。四個人一致贊同。
老王看到寫著他和老伴名字的那張紙,被孩子們狠狠地揉成一團放在桌面上。等著兩個兒子搶,他的心臟猶如被人狠狠地插了一刀,痛徹心扉……
他們辛苦了這些年,把倆孩子養大,為他們蓋房娶媳婦,臨了,居然被他們以這樣的方式爭搶,是他們不會教孩子?還是孩子們本性如此?
抓到媽媽的老大兩口子欣喜若狂,抓到爸爸的老二黑了臉。
第二天起,夫妻倆奔向各自的崗位。
老王和淑芬沒看錯,別看老大媳婦一臉精明像,但做生意卻不是那塊料,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飯店勉強撐到半年後轉讓了。
老二兩口子雖表情如常沒說什麼,但誰都能看出他們早上招呼客人的聲音比平時響了幾分。
老王雖然不會做餅,沒關係,老二媳婦這些時日跟著婆婆早學會了。而且他有氣力啊,能撈油條,能給客人下面,還能幫助收拾東西外加出去買菜,一個老王可以給老二省下幾個工人的錢。
而淑芬一個女人家,除了做飯帶孩子,實在不如老王用處大。
老大兩口子後悔了,又想把自己親爸給換回來。於是,兩家再次召開家庭會議。
這次老二媳婦不幹了,說是誰那時候非要分家?非要抓鬮的?我們雖然讀書不多,但也知道君子一諾千金。答應過的事決不能當放屁。
老大兩人騷紅了臉,大兒媳站起來吼道:“行,說話算話,從今天起,讓媽搬過去跟我們住,再也不準到這裡來,她老了我們安葬也不讓你出一分錢。”
小兒媳也火了,她家一個女兒,還準備再要個二胎呢!老大把話說得這樣絕,這是把以後的路都給斷了,不讓婆婆將來給她照顧月子。那有啥?大不了讓自己媽來,也不能在此刻輸了氣勢。
“行,就這麼說定了,媽是你們的,爸是我們的,爸活著我們養,死了我們葬,以後你有啥事都不準喊他。”
老王和淑芬再一次眼睜睜被兩個兒子分得更徹底。
他們能怎麼辦?兩家都不管?他們做不到,說得多了,孩子們也不聽,反而更加惱火。
也罷,就一人跟一個孩子吧,他們聽了很多的二婚夫妻和繼子繼女的故事,卻沒想到他們自己的故事比任何人都奇葩。
05
此後,兩家兒媳算是徹底較上勁了,她們把這勁也較到了老王和淑芬頭上,只要看到兩個老人說句話,就能開足火力在那罵上半天。
為了家庭和睦,老王和淑芬嚇得也不敢多說話。
當初為了孩子們能住在一起彼此照應才建在一起的兩套房,他們隔著牆都能彼此呼喚的那道牆,如今成了弟兄兩個的分界線。
那一道牆,成了兩個孩子的楚河漢界,也成了他們老兩口之間不可跨越的銀河。
隨著時光穿梭,孫子孫女也都不需要接送了,淑芬除了能幫助做飯,再也幫不上大兒子一家別的忙。
大兒媳漸漸開始指桑罵槐地說兒子吃閒飯。淑芬聽著那罵人的話,乾涸的眼睛裡漸漸浮上一層霧氣。
終於有一天,她跟大兒媳說要出去幫飯店幹活。大兒媳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了。
從此,淑芬又開始了十年前的打工生涯,不同的是,她已經烙不動餅子了,只能幫人家乾點雜活。每到月底,她都會把一千五百塊工資留下五百,其餘的全交給大兒媳。
而老王,儘管他每晚躺下來腰痠背疼,但一夜過去,他還是精神抖擻地去幫孩子們。
他也確實替小兒子省下了不少的人工費。
小兒媳由開始的每月一千零花錢漸漸降到五百,再降到兩個月五百。
他們都老了。一個不中用的老人在孩子們心中是沒有價值的。
而老王和淑芬,對著兩個吸血鬼般的兒子,竟是任勞任怨沒有一絲怨言。這也讓村裡很多人不解。
這些年,也有人罵兩個兒子生生把老夫妻兩個分開,但人家當事人都不惱不氣,又礙著旁人什麼事呢?
06
屋外雪下得更大了,有踢踏的腳步聲把老王從回憶中驚醒,他探頭看去,是淑芬披著一身雪花走進來,她的眉眼在這冬日裡是那樣蒼老,這些年,她和他都在熬日子,她熬成了一個老太太,而他熬成了一個老頭子。
可是,她在他眼裡,仍是多年前那個帶著一個小男孩,眼神溫柔的年輕女子。
那時候,他一個人帶著兒子,沒人願意嫁給他,窮是一回事,又有誰願意一上來就給人當後媽呢?更何況是一個四歲孩子的後媽。
後來遇到淑芬,她雖然也帶著個孩子,但比起他,她是有很多選擇的。可她沒有絲毫嫌棄,無怨無悔地跟著他,苦了那麼多年。
這些年,她待兩個孩子一視同仁,從不偏頗,他是看在眼裡的。
所以,他才會那麼拼命,他想要給她更好的生活,甚至到後來,小兒子和小兒媳的苛待,他都不在乎,那是她親生兒子,她跟著他沒享到福,就讓他把這一切都還到她兒子身上吧!
“你來幹啥?”
“你一個人在這咋過?我來給你做飯。”
“你快點走,你沒聽人家說這病傳染忒快。”
“沒事,我住西屋。”
平時溫柔的淑芬這次卻主意很穩,她把帶來的被褥在西屋鋪平,又在大雪中回去拿來了菜和糧食,接著去灶屋裡燒了一瓶水,老王遠遠地躲到房間裡,他怕傳染給她。
“你用啥燒的水?”老宅多年不住人,什麼都沒有。
“老二給我打電話說時,我把家裡的電磁爐拿來了。沒事,先在家等幾天,要是還燒,咱就去醫院,我跟老闆娘打電話了,她說,咱這還沒有發現疑似病例,讓你放寬心,聽說這個病喝雞湯好,他們把家裡的雞都讓我帶來了。”
老王不知道說什麼好。
“對了,剛才倆孩子都說了,不爭咱們了,以後咱倆就住著吧!”
老王苦笑,都十年了,弟兄兩個互不相讓,如今,這是看他生病了,找個藉口把他們往外推。
“這些年,你受苦了!”隔著一道門,老王說出了一直藏在心底的話。
老大兩口子什麼德行,他心裡明鏡似的。可她,卻一忍就是十年。她都是為了他呀!所以他在老二那裡做牛做馬毫無怨言。別人都說他們傻,可有誰知道他們心中的苦?
“你比我更累,不說這些了,我去做飯。”
還好,老王只是普通的發燒,三天後就好轉了。
看著窗外的雪花越來越大,老王乾癟的嘴角漸漸浮上一層笑意……
這世上,有多少父母,為了孩子辛苦付出,為了孩子忍辱負重?他們要的不多,只要孩子們過得好,他們就心滿意足。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吧,不要讓他們辛苦一生後還滿心苦楚,不要讓我們在白髮蒼蒼時再去後悔,去遺憾!
小凡說:
這兩個孩子為著自己,竟然生生把父母拆開,一人跟著一個。在農村,這種事情屢見不鮮。兩個兒子一人養爸,一人養媽。老兩口並沒有在一起,而是各自跟著孩子們。
其實,人老了,有個人在身邊能互相照應。而不是把父母分開,一人管一個子女。關於這樣的養老問題,你們那裡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