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菩提心Jian 編輯 | 歸山、Leham
一前幾天做夢,夢見家人團聚,父母還是年輕時的模樣。
醒來,才想起來有一陣子沒去看他們了。
記憶中的父親依然那麼年輕,神采飛揚,工作能力強,是我心中的榜樣。
我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把父親當作唯一的偶像,我所有的問題他都能給我滿意的答案。
他工作一直很忙,事業心也強,但是隻要我有學習上的難題或者生活、工作中的煩惱,他都會盡量抽出時間幫我解答、給我安慰。
之後我越走越遠,與父母最多一年見一次面。
在我心裡,父親永遠是精神抖擻,幹勁十足的。
最近這些日子,我才終於意識到,父親老了。
他走路不再風風火火,把我跟媽媽遠遠地甩在後面。
現在,他雖然經常提議出去轉轉,可是沒走幾步,就需要找個椅子,坐下來休息,而且往往坐在那裡就睡著了。
兜兜轉轉,遠走的我們又回到了小時候的城市,與父母不再遠隔千里。
可是,我也不像以前那樣願意跟父母聊家常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變得不耐煩。
也許是生活的瑣事,孩子的成長,身體的不適,疫情與世界的動盪,讓我經常充滿了焦慮。
上了年紀的父親,經常在親友群發一些養生的文章,或者一些觀點片面的帖子,我感到與父母可聊的話題越來越少了。
二一個週五的晚上,電話鈴響了。
我因為著涼有點兒頭疼,正百無聊賴地坐沙發上看《乘風破浪的姐姐》。
聽筒裡傳來老爸的聲音:
“在幹什麼呢?吃晚飯了嗎?”
我瞟了一眼手機,已經八點了,晚飯早吃完了。
因為我正看節目在興頭上,突然被電話打斷,心裡有點兒不爽,於是沒好氣地說:
“都幾點了還不吃晚飯?!”
老爸沉默了一會兒,“哦”了一聲。
然後聲音似乎輕了些,繼續說:
“我什麼都沒動呀。今天早上一開機就找不到了。我鼓搗了一天也沒搞好,要是我自己能搞好,就不給你打電話了。”
老爸說話的口氣像個做錯事的孩子。
“我記下來了,記一個本上了,可那個本子找不到了。人老了,記性不好了。”
一輩子不服輸的老爸,終於承認他老了,記性不好了。
而且要強的他,一定是折騰了一天,實在沒辦法了,才不得不給我打電話。
他怕我繼續不耐煩,趕緊說:
“不打擾你了。”
就結束通話了電話。
電話剛掛掉沒五分鐘又響了,我問:
“又怎麼了?”
這回是媽媽,她問我是不是感冒頭疼了,她說老爸剛才聽出我的聲音有點兒沙啞、說話有氣無力的。
我說有點兒著涼,她囑咐我多喝水,早點兒睡覺,別熬夜。我敷衍了幾句,希望繼續看節目。
這些關心的話,他們常常說,我都習以為常了。
三第二天上午十點多,門鈴響了,居然是老爸。
他手裡提著一個袋子,裡面都是藥。
昨天晚上他打電話時知道我感冒頭疼,猜測我家裡多半沒有藥,所以一直不放心,一大早就去藥店買了好幾盒感冒藥,還有疏通血管的藥,一股腦兒地全交給我。
因為一大早就起來,趕路,買藥,爬樓,他一進門一直在喘,氣息急促,我趕緊讓他坐下來歇歇,給他沏杯茶潤潤喉。
天氣冷了,他穿一件長長的大衣,沒有穿羽絨服。
他說因為疫情,每次出門如臨大敵,回家一定會把外套洗了、消毒,防止新冠傳染。
他和媽媽年紀大了,儘量少出門,減少傳染的機率,這樣也讓我們少操心一些。
可是這樣的大冷天,父母還是惦記著我的身體,特地過來給我送藥。
媽媽腿不好,不能多走路,所以就在樓下等著,只有爸爸一個人上來了。
我堅持送老爸下樓。
在凜冽的寒風裡,老兩口步履蹣跚地走著,他們的身體不再硬朗,背微微有些駝,白髮在風中起舞。
我忽然覺得很內疚,比起父母給予我的關心和愛護,我給他們的太少了。
我雖然隔三差五地買些東西去看望他們,每次人在父母身邊,心裡卻惦記著孩子,又怕堵車,總是匆匆忙忙的,待不了多久就走了。
每次去,我都能感覺到父母特別開心。
他們提前燒好好吃的飯菜,一邊不停地給我夾菜,一邊又說控制體重很重要,我體會著他們左右為難的愛。
每次離開,父母撐著門,直到電梯來了,電梯門關上了,還在衝我揮手,就像我小時候離家上學時,父母衝我揮手一樣。
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
父母對子女的愛永遠是無私的,無論我對他們多麼地不耐煩,他們還是一如既往地愛著自己的孩子,給我們無私的幫助,為我們遮風避雨。
四我們初學走路時,一遍遍地摔倒,父母從來不怕麻煩,總是不厭其煩地陪我們練,鼓勵我們越走越遠。
我們第一次開口說話,第一次學漢語拼音,第一次寫字,第一次學腳踏車,無數個第一次,都有父母陪伴左右,耐心細緻,諄諄教誨,寬慰鼓勵。
我們漸漸長大了,羽翼豐滿,進入社會,成家立業,為人父母。
時光在身後飛逝,不經意地一轉頭,發現爸爸、媽媽,頭髮白了,背駝了,走路慢了,眼花了,記性差了。
我們忽然不再以他們為榜樣和驕傲,覺得他們的知識與技能不再適應現代社會了,看世界的眼光落伍了。
以前我們特別依賴他們,現在他們開始越來越依賴我們。
生命就是如此輪迴吧。
我們柔弱的時候,父母給了我們溫暖的家的港灣。
他們現在老了,體力、精力大不如前了,該是我們反哺回報的時候了。
其實,父母的恩情如何能回報得完呢?
大家都說愛是下行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可是孩子對父母的愛,卻是十分有限的,斤斤計較的。
我們為人父母后,雖然終於切實體會了那句“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可是我們下意識地認為孩子是柔弱的,需要我們堅強的翅膀給予他們更多的保護。
可是,年邁的父母不是也漸漸變成了渴望我們呵護關心的老小孩了嗎?
他們自從退休後,就慢慢與社會漸行漸遠了。
有一句話說出了衰老的本質:
衰老就是不斷地失去。
失去了清晰的視力,所以老花了;
失去了正常的聽力,所以耳背了;
牙齒不斷脫落,啃不了排骨、咬不動牛排,開始吃軟軟的飯菜了;
記憶力慢慢衰退,只記得我們兒時的美好,對眼前事轉眼就忘;
說過的話常常不記得了,會反覆嘮叨,讓我們不耐煩。
他們的知識結構還停留在過去,經常拿“老話兒”教育我們。
尤其是現在科技發展太快了,移動網際網路方便了年輕一代,卻讓父母漸漸失去了獨立生活能力,不敢獨自出門了。
最重大的失去,恐怕是他們對社會的價值,感覺不到被其他人依賴和需要。
這也許是衰老對老年人最大的打擊吧。
他們漸漸被邊緣化,與世界最緊密的聯絡大概就是兒女了。
他們不求我們給他們買好吃的,他們的腸胃已經消化不了太多東西了。也不求我們給他們錢,給他們買貴重的東西。
父母最在意的是兒女給予他們情感上的關愛和理解:
陪他們散散步,聊聊天,一起吃吃飯。
聽他們說說過去,發表自己的觀點,讓他們覺得自己依然被人需要,被兒女尊重,這就夠了。
五我閨蜜的哥哥長期在國外生活,只有夏天假期的時候才回國探親。
有一次她跟我抱怨她的哥哥太不懂事了,讓她父母很失落。
原來只有三週的探親,被她哥哥排得滿滿當當的,除了下飛機那天晚上,在家跟父母吃了頓團圓飯,第二天就帶著全家去雲南旅遊去了,一去就是十天。
父母覺得他們平時工作緊張,出去旅遊可以放鬆一下,也挺好的,也沒有太在意,不過心心念念地盼著他們旅遊回來。
好不容易,哥哥一家風塵僕僕地回來了,父母覺得總算可以一家人坐在一起話話家常了。
誰知她哥哥天天早出晚歸,參加不完的同學聚會,聊不完的業務和各種話題,每天快半夜才回家。
她哥哥每天神采飛揚,父母卻越來越沉默,越來越落寞。
分手的日子到了,全家又吃了一次團圓飯。
整整三週的探親,她哥哥要麼去欣賞自然美景,要麼與同學朋友暢聊、自嗨,完全忽略了父母,唯一分給父母的就是兩頓飯的時間。
以前,閨蜜的父母以這個哥哥為榮,在鄰居朋友面前經常自豪地誇讚她這位哥哥。
可是這一次例外了,她爸爸自言自語地說:
“他們這哪兒是探親啊,就是回國旅遊來了。”
聽得閨蜜心裡好難過啊。
也許,她哥哥覺得平時經常與父母影片聊天,也不在乎這一天兩天面對面的團聚。
可是,時光一去不復返,年邁的父母真的不是來日方長啊。
他們還能與父母有多少個這樣難得的假期團聚呢?
作家畢淑敏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必有衣錦還鄉的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是啊,可是,人們都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
如果你的父母雙親還健在,多抽出時間陪陪他們吧。
不要嫌棄他們老了,動作慢了,理解力差了,人愛叨嘮了,見識沒我們廣了。
我們小時候,稚嫩柔弱,是父母以極大的耐心和愛,引領著我們成長,才有了今天的我們。
小時候,我們依賴父母的呵護,現在,父母老了,需要我們的關心與愛護。
我們也有蒼老的那一天,呵護、尊重、理解年邁的父母,就是關愛年老的我們自己。
讓父母無私的愛傳承下去。
“子欲養而親尚在”是多麼幸福的事情,讓我們抓住這寶貴的幸福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