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一、你真的會傾聽嗎?

溝通的雙向性決定了對話雙方不能只表達不接受,只講不聽。在講完自己的話以後,或者在要表達的內容完成後,應該讓對方發言,一方面是讓對方表達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可以知道對方對自己講話的理解程度和態度。

傾聽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傾聽更是一種人際交往的藝術。一個優秀的演講者,必須是一個虛心的傾聽者,才能更好地把握對方的心理,對下一步要說什麼有更好的判斷,從而能在講話時更有針對性,使對方也願意傾聽自己的講話。

傾聽是一種複雜的技巧。傾聽或不傾聽帶來的結果往往是大相徑庭的。把握住傾聽技巧的人往往能順利地完成溝通的任務,取得成就,傾聽的技巧越熟練,你所能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

傾聽可以被簡單地分為五個層次:

第一類:聽而不聞

聽而不聞,是指看起來在聽,但實際上什麼也沒聽到。聽而不聞實際上就是不加理睬或者叫置之不理。這類聽眾,一般不願和別人進行溝通,不理會別人在說什麼,隨意打斷別人的談話,在別人和你說事情時玩鋼筆或鉛筆,或者只顧自己想自己的事情,而不聽別人說什麼。

第二類:敷衍了事

有人不願聽別人的談話,但出於禮貌、或者是出於向上級獻媚的心理,會假裝在聽。假裝在聽時,有時人們也會表現出很專注的樣子,如看著你的眼睛,不時點一下頭以示贊同,事實上,對談話的內容卻不得要領。

與聽而不聞相比,假裝在聽多了些偽善的成分。但裝著在聽的人至少知道他們應該傾聽,這也是他們假裝在聽的原因。

第三類:有選擇地聽

有選擇地聽,就是隻聽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與自己觀點相同的問題,而對於與自己意思相左的一概自動消音過濾掉,這種傾聽的型別可以用選擇性認知來解釋。

第四類:專注地聽

此類傾聽者都是能比較投入地參與到溝通中,然而,此類傾聽者專注的往往還是自己的需要,從自己角度來接收資訊。

第五類:設身處地地傾聽

一般人聆聽的目的是為了做出最貼切的反應,根本不是想了解對方。而此類傾聽者的出發點是為了“瞭解”而非為了“反應”,也就是透過交流去了解別人的觀念、感受。

他們用心來傾聽並適時地做出迴應,他們尊重講話者,理解講話者的觀點、目的與感情,並能夠產生共鳴,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隨時跟隨對方的思路,思考對方為什麼這麼說,他的感受是什麼,如果換了我,我會怎樣等等。

設身處地地傾聽者必須要做到下列“五到”,不僅要“耳到”,更要“口到”(聲調)、“手到”(用肢體表達)、“眼到”(觀察肢體)、“心到”(用心靈體會)。做到這“五到”,自然可以提供給對方心理上的極大滿足與溫馨,這時你才能集中心力去解決問題或發揮影響力、領導力。

是否用心去傾聽,可以從聽者的言語、行為中充分地表現出來,這也是區分“反應”與“迴應”的標準。

當情緒被人控制時,別人怎樣對你,你也怎樣對別人,以牙還牙,如果覺得對方冒犯了你就還擊對方,這就是反應。

而回應則是退後一步,仔細思量別人話語的用意,然後就此採取相應的行動。不如,當你覺得被冒犯的時候,不是以冒犯對方為還擊,而是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可以反問:“我能聽出你的情緒不好,你怎麼了?”或者說:“我可以理解你的感受,也願意為你做點什麼!”這樣比下意識的反應效果更好,還不會激化矛盾;透過換位思考對別人的話做出恰當的迴應,則能夠使矛盾在短時間得到妥善的解決。

有效的傾聽能增加資訊交流雙方的信任感,是克服溝通障礙的重要條件。傾聽的技能包括三個要點:

v 停: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注意力要集中。

v 看:認真仔細地觀察對方的態度、情緒,瞭解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和內容的過程。

v 聽:保持誠意,不要隨意打斷對方,要專注而有迴應。

提高傾聽的技能,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A. 表達“想要聽”的態度。 B. 使用目光接觸,展現讚許性的點頭和恰當的面部表情 C. 避免分心的舉動或手勢。 D. 適當提出意見,以顯示自己不僅在充分聆聽,而且在思考。但是別人最想做的不是聽你講,而是讓你聽他講。 E. 複述,用自己的話重述對方所說的內容。 F. 要有耐心,不要隨意插話,不要妄加批評和爭論,不要帶著自己的觀點去聽。 G. 注意傾聽講話者的言辭中所隱含的意義。 H. 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使聽者與說者的角色順利轉換。

I.即使不舒服也要堅持聽下去。

5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以後咱倆沒有關係”,婆婆不經兒媳同意把東西送兒子,女: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