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時間:2021.02.06

向上生長-讀書筆記03

第三章:認知突圍

1、掉進坑裡如何爬出來

內卷化:指一種社會(文化模式)某發展階段發展某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難以轉化為另外一種高階模式。從而把自己鎖死在低水平的狀態上,週而復始的迴圈!

一旦掉入內卷化的陷阱,首先要尋找外界的資源並注入。

一個人要解決自己遇到的內卷化陷阱難題,是需要外力來幫助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貴人”相助,這裡的“貴人”並不單指具體的某一個人,教育某種層面是很多人的“貴人”。

小孩靠教育、年輕人靠勤奮、中年人靠運氣。

從某種層面來看,一個人真的很勤奮,教育對他是非常平等的!

解決內卷化陷阱,其次是多試錯。多試錯會帶來運氣。

幾乎所有有所成就的人,在其人生道路上最關鍵的一步,都是靠運氣走過來的。對一個人而言,勤奮和努力都是基礎,能不能實現躍遷,主要靠運氣。但有成就的人不會和你說,當然說了也沒用,運氣是無法複製的。

在你能承受的範圍內多嘗試,多去面對不確定性。你只有去買彩票了,才有可能中大獎。不邁出第一步,永遠無法成功!

生物的進化,始於自身基因的突變和環境的變化。不要害怕變化,也不要太害怕不確定性。

如果你做每件事確定性都很強,很少冒險,人生按部就班,那結果你會成為一個無神論者,因為拜不拜佛對你而言區別不大。但如果你做高冒險的事情,對運氣的要求就要高很多,大機率你會信仰神佛。很多富餘的人喜歡看風水、算命,因為他們經常從不確定性中受益。

運氣是基於不確定產生的,一般來說,你坐在家裡什麼都不幹,好運是很難會從天而降的。

在漫長的原始社會,有太強的好奇心和喜歡隨意溜達的基本都被淘汰了,遺傳進化下來的我們本能會恐懼變化和不確定性,也會本能的對短期沒效果的東西充滿反感。

絕大部分人掉進內卷化陷阱後難以爬出來,只有清醒地認識到內卷化陷阱,才能先於別人爬起來!

2、是什麼讓我們變得更強

塔勒布是暢銷書《黑天鵝》的作者,他也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理論。

a、毒物興奮反應

有種理論認為,人類吃蔬菜有利於身體健康不僅僅是因為蔬菜富含我們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纖維素,還因為蔬菜的含有輕微毒素的。

從生物學角度來講,低劑量的毒素有助於健康。幾乎所有生命體都有種“過度補償”機制,比如鍛鍊的時候肌肉拉傷,休息幾天,新長出來的肌肉會更加強壯。人類使用的疫苗也是基於這個機制。

社會和公司這些類生命體也有類似的機制。

什麼是類生命體?非生命體,比如杯子,掉地上就碎了,即使沒碎,這個杯子也不會因為一次次的被摔而變得更結實。而生命體往往會隨著壓力或困難,變得越來越強。經歷了小的刺激和壓力,一旦恢復後會更加強大!

西方有句諺語:必要性是發明之母。幾乎所有的發明多少為了解決具體的問題。

所謂的創新,往往是一群人為了解決一個具體問題,解決了一連串問題後,產生了了不起的創新。

塔勒布認為,你缺乏創新精神,是因為你面對的麻煩還不夠多。

企業家為什麼厲害,因為他們時時刻刻都在調動手裡的資源解決複雜的問題,時間長了資源和解決問題的套路就會多,每次用新辦法解決一個問題,就是一次創新。

總有人問:為什麼有些學歷不高的買賣人卻能賺到名校畢業上班族都不敢想象的財富?這其中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買賣人雖然學歷可能不高,但是他們每天都在磨練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類每一次遇到大的危機,都會從中學到新的知識。

c、越來越強

人類往往經歷過一輪蕭條或者戰爭後,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都會發生爆發性的反彈。當然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人們從中吸取了教訓。

越是艱難的時候,當大家都恐慌和絕望的時候,就會有人完成逆勢向上,困難對於他們來說反而是機遇。

3、承認平庸可能才是進步的第一步

a、均值迴歸

英國生物學家高爾頓研究發現:與父母相比,孩子的身高及未來的成就,都在均值迴歸。

均值迴歸

無論是股票還是雞蛋價格,長期來看都是圍繞著一根主線在波動。這個主線就是股票、雞蛋的內在價值。

那為什麼很多豪門卻出現了明顯的家族化和傳承性等特點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動物,是因為人類會使用工具。簡單來說,如果你是一個有成就的家長,你知道了均值迴歸這個邏輯,你會坐視自己的孩子一代比一代差嗎?你會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歷史上的豪門大姓,最關鍵的一個操作就是多生孩子,擇優培育,剩下的各自突圍。

嚴重偏離基準的人總是要回歸正常值的,之所以迴歸不明顯,是因為他們在玩“道具”。

b、意識到自己是個普通人是多麼的幸福

很多人的生活狀態基本上呈現波粒二象性,在自己覺得自己很厲害和別人基本無視自己的兩種狀態間切換。很多人一事無成,就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定位有問題。

有研究發現,如果你能夠做對高中教科書上的所有題目,你正好可以考上本科。在這個基礎上再做提升,就有希望考上“211”類的重點大學。

90%的孩子智商都差不多,一個孩子能否考好,關鍵是他在高中的時候是不是一直在做“有效練習”,也就是有沒有把基礎的東西聯絡足夠長的時間。可絕大部分的高中生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他們認為自己非同凡響,要做就做有難度的事情,對最基礎的事情不屑一顧。但人生的路往往是在一個階段完成後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基礎掌握不了,就無法向前,會被永遠鎖死在基礎區。

c、家長要勇於承認孩子普通

有些家長很奇怪,明明自己很普通,卻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天才。

很多孩子不夠自信,跟父母太過強相關。倒不是父母故意的,而是父母將太多期望壓在孩子身上,完全忽略了孩子的狀態,不顧孩子是否能接住,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逐漸失去自我,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d、認識到普通就要放縱嗎?

錯,先認識自我,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戰略。

這是大家都熟悉的有關學習的圖片,這是有關提高自己技能、刻意練習的示意圖。

如果你想學什麼,當你選擇學習你已經比較瞭解的,那麼你就是待在舒適區。但是你想進步、提升自己,最好的選擇是在稍微比現在懂的東西複雜一點點的地方訓練,也就是“訓練區”,而不是直接跳到“挑戰區”。那就不是學習了,而是“從入門到放棄”,此時的“挑戰區”更應該叫“自尋煩惱區”。

特別厲害的人,一般分為兩種型別:

天賦異稟,自身硬屬性很強;透過大量練習達到很高水平。天賦異稟的人並不多,透過大量練習而達到很高水平的人,他們一直在訓練區刻意練習,訓練的東西總是比自己知道複雜一點,但又努力透過這些訓練,於是自信心越來越強。他們的舒適區就越來越大,能力越來越強。

一個人做一件事很厲害,不一定是他多有天分,可能是他在某個領域投入的時間足夠多,所以顯得非常熟練,舉重若輕。

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有助於採取適合自己的方法。

e、客觀地認識自己,就能更好地出發

人生有三次妥協

第一次意識到父母很普通;

第二次意識到自己很普通;

第三次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很普通。

普通只是我們的一種屬性,於我們是否可以成功並無關係。

4、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入不確定

35歲真的是職業生涯的難關嗎?

如上圖,一個人的工作技能會在其畢業五年之後,也就是26-27歲左右達到巔峰水平,然後慢慢趨於平穩。同時也是在這個時間段,因為年輕,心無旁騖可以專心研究技術,到了一定年齡後,身邊的瑣事會逐漸佔據自己的精力,導致自己精力和注意力跟不上。

國內人力相對便宜,中國製造的產品,其中人力成本那一部分佔比很小,這也讓我國的產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但人力充沛就會導致個體想要高薪資很難。因為替代性特別高,你不做,自然有人頂替你。

一般的企業如果對員工過度人性化,這種企業往往走不遠。走得遠的,都是那些對員工嚴厲的企業。

現代大企業都注重流程,把每個人變成零件,把每項工作規範化、流程化,缺了誰系統都能迅速調整收斂並且保證繼續執行。這樣的流程設計有兩個好處,一方面讓你更加熟練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有效防止員工跳槽,因為工作越單一,在人才市場上越不好找工作。

三十五歲後技術能力早已停滯或者說畢業5年後技術進步並不明顯;

工作激情開始消退;

工作非常高,但價效比極差;

現有環境很容易找到替代者;

絕大部分人無法成為所在領域內不可替代的人;

小公司學不到核心競爭力,大公司不會讓你不可獲取。

如何解決三十五歲的這個危機呢?

如果一個人到了三十五歲遇到職業危機,那確實非常難辦了,如果你還沒有到,就可以提前做好佈局防備。

不要想著給企業奮鬥一生,然後讓企業養活你。日本那些號稱終生制的企業,現在都在慢慢變革,減少員工招聘,儘可能使用外包人員了,更別提國內的企業,一旦你無法給給企業創造價值,面臨你的就是被解僱。

三十五歲的人們最大的問題往往就是“船沉”,也就是整個部門被裁撤,產品被淘汰,或者技術過時了。如果不發生這些問題,不被拋到人才市場上,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三十五歲前,你所選的職業所需求的技術是具有普適性、遷移性特點的。一定要避免你的技術是為某家企業量身定做的;同時要有職業的危機感,能看到行業的趨勢。

保持鍛鍊,提升自己的精力。其次要主動提前給自己的生活增加不確定性,用最小的成本去不斷嘗試,給生活增加不確定性,運氣才能開始出現,運氣和奮鬥是個人進步的兩個輪子。最後,船沉的時候,一定要提前跳船。

1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回憶過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