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南方的小年,我在床上躺了一天。
當然,這並不妨礙我將剛到的一批貨也售空了。
我並沒有做什麼,只是慵懶的躺了一整天,都是使用者主動找上門,看著一屋子空箱子,也覺得....嗯,還不錯。
娟娟發來影片,正在熱氣騰騰的煮著一鍋雞,那皮金黃金黃的,肉質油亮油亮的,一看就是正宗的土雞。她一邊翻炒著土雞一邊熱氣騰騰的說:
“今天小年,你一個人怎麼過的呀?我們這邊還是很有年味哦~你看,我正在搞吃的......昨天從鄉里做了三大臉盆米豆腐,給了你哥兩臉盆,讓你哥送一臉盆給小姨,我們自己留了一臉盆。你要是在衡陽多好啊,就可以過來一起過年了。”
“你們炸圓子麼?”
“炸啊!”
“多炸點,我要吃!”
“你回衡陽吧!”
“7號到衡陽,呆一天。”
我不羨慕土雞,我只想要紅薯圓子。其實紅薯圓子這邊街上也有賣,我尋找的不過是一種情懷,一種叫“兒時”的東西。
小時候年前,家家戶戶炸豆腐,圓子,春節拜年走家串戶的家家都會蒸上一碗圓子。這大概就是我心中的鄉情吧。
這些年,鄉情幾乎也找不太到了,炸圓子算是殘留的最後一點了。因為稀薄,所以珍貴。
年輕時的我最喜歡熱鬧,喜歡呼朋喚友,成天在外面玩,家人老說我像個狗腿子,野得很。當青春離我而去,熱鬧也一便消散了。如今的我,365天恨不能天天宅在房間,常聯絡的就那麼固定幾個,清冷成了生活的主旋律。
有異性對我說:“我的條件應該挺符合你的要求,要不試試?”
“試你妹!”
沒錯,就是這麼回的。
年紀大了,對於沒興趣的人和事真的毫無耐心,連基本的禮貌都懶得裝。
![](http://timg.juduo.cc/2021/02/825176cacd68447c89e3fc3ddef548ba.jpg)
當某個失意的朋友找到我,說起那些難以排遣的心事,怎麼說都無以安慰時,我會無奈的說:“要麼,你找個人戀愛吧?戀愛或許能夠排遣你的孤獨。”
她說:“那你怎麼不找個人戀愛啊?”
我想了想說:“因為我要求高啊!我也沒有難以排解的心事啊~哈哈哈哈哈哈~”
“你的意思就是我的要求就低是吧?”
“差不多吧!哈哈哈。”打趣過後,正色道:“我比較能夠抵抗孤獨,或者說孤獨已經和我融為一體了,很多時候我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我要做的事情比較多,追求的東西比較多,要承擔的也比較多,這些就已經佔據了我大部分精力,所以,孤獨根本就打倒不了我。當然,它偶爾也會擊潰我,在生活不太如意,身體狀態不太好時,但基本上都可以消化和克服。”
朋友陷入深深的沉默中。
每個人要的不一樣,能堅守的東西也不一樣。
對我而言,這麼些年,孤獨早已成為了影子,多數時候,我並不覺得難以忍受。甚至,它幫助我更好的思考人生,更深刻的審視自己,更通透的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它讓我變得更內斂,更清醒。
一個人能夠很好的與孤獨相處時,她才能跟這個世界更好的相處。
可偏偏多數人不能領會這一點,當孤獨來臨,他們就像溺水者,雙手拼命抓,拼命撲騰想要抓住一個救命的東西。於是因孤獨戀愛,結婚,生子。殘酷的是:這種戀愛,結婚,生子只會帶來短暫的歡愉,爾後是更長,更深的孤獨。
一個人孤獨,以為找個人戀愛就解決了所有問題。
低階需求的是這樣。
對於有著更高階需求的人來說,越孤獨越不會輕易戀愛。
一切不是從靈魂深處散發的需求都是不能長久的。譬如說,一個人很孤獨,工作又清閒,於是各種軟體上,生活中尋覓獵物。遇到一個相對走得近的,就迫不及待確定了關係,是有人陪吃陪睡陪玩了,可思想呢?精神呢?能共鳴嗎?能交流嗎?生活方式能相對一致麼?情趣能相互取悅麼?內心的空洞能填滿麼?
帶著一身病去找愛情,以為愛情可以救自己。卻不明白迷茫和低谷中找到的愛情通常治不了病,最多可以暫時掩蓋,甚至會生出更多的病。好的愛情和伴侶是可遇不可求的,它們都建立在自身更好的基礎上。
柴靜在《看見》中說:“愛情,應該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另一個器官的反應。”可現實壓迫得很多人已經喪失了靈魂,只剩器官奄奄一息,勉為其難的偶爾反應。
若將社會看作一片海,放眼望去,全是些垂死掙扎的人在無力的撲騰。
男人的世界,基本上沒什麼所謂的深刻愛情,更多的是習慣和便利。他們需要女人,無論生活還是生理,對於精神層面,多數男人要求不高。即使高,也不妨礙他們一夜或多夜情。所以他們可以輕而易舉開始一段感情,也可以輕而易舉放下一段感情,說白了,不是生活必須。
而女人呢?愛情就是全世界啊!幾乎每個女人都躲不開這個階段,走過這個階段後才會將愛情看輕。但更多女人一輩子都活在愛情至上的世界裡。
![](http://timg.juduo.cc/2021/02/e42448888b3248988032d1455de45e25.jpg)
孤獨,是一種情緒,一種狀態。
人越往後,越孤獨。
所以生活得不斷有新的支點。
當所有支點都倒塌時,如何抵抗孤獨?
兩個字:“硬扛!”
看看家裡那些走不動的留守老人吧,成天爭著眼睛與孤獨對望,直到燃盡最後一絲氣息。
作家村上春樹說:“人生而孤獨,所以無法相互理解,所謂交流,只不過互相尋求安慰。”
但最終,還得靠自我安慰開解,去度過一個又一個難捱的黑夜和暗洞。
孤獨時的戀愛,不是愛情,只是一種慰藉。
就像簾子和男友在一起兩年了,我們都知道她不愛男友,只是不討厭或者說有些喜歡,前任才是她心中的硃砂痣,儘管傷她傷得體無完膚。可,愛得深才傷得重!她之所以和現任在一起也不過是被對方感動,加上孤獨,不想一個人生活了,兩個人就這樣過著。分不分手都無所謂,男方比較執著,於是感情就這樣走下來了。問她會不會結婚?她很堅定:“不會!”
盒子交了新男友,我們問她:“愛麼?”
她說:“愛什麼愛啊?不過孤獨,別太認真。”
好吧,遊戲愛情的不再只是男人,女人也開始加入這個隊伍,是值得恭賀呢?恭賀呢?還是恭賀呢?
因孤獨戀愛者,還是內心太空虛。
一個內心豐盈的人,即便孤獨,也不會因孤獨戀愛。因為清楚,該孤獨還孤獨。
![](http://timg.juduo.cc/2021/02/71d7520bc79641baac99f81a99f651e1.jpg)
某天與朋友聊天,她說:“忙碌了一整天,開車回家的路上,車裡放著音樂,寬闊的馬路不斷倒退,車流匆匆,行人稀少,那時的我感覺最孤獨。你呢?什麼時候感覺最孤獨?”
“有時候一覺醒來,不知是早上還是下午,不知身在何方時。”
“那你都怎麼處理?”
“不處理,繼續睡!待搞清楚時辰和方位時,開啟APP聽課。”
“你不會想找人聊天嗎?”
“完全不會!”
汪國真在《孤獨》中寫道:“太美麗的人,感情容易孤獨,太優秀的人,心靈容易孤獨,這是因為他們都難以找到合適的伴侶。”
看吧,人都孤獨,但人與人的孤獨並不相通。
沒有誰能把誰解救出來,能解救自己的只有自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歸宿。
叔本華說:“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就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
深以為然。
So,當無法擺脫孤獨時,就將孤獨當作養分,滋養心性,然後明心見性。
當一個人能夠真正享受孤獨時,她也真正的擁有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