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衣服 。
女兒二十歲過了,過年我還固執地給她買新衣服,還固執地要她等到大年初一時穿。要是提前穿了,我會動情說道一番。新年新氣象,新春萬物生,我們一定要發自內心的喜悅迎接新春的到來。 想著正月裡, 枝芽,泥土,小草,陽光,小鳥,春雨,都在悄悄地舒展著,揉著春困的雙眼,把春天的氣息一點點蘊育開來,我就滿心喜悅,充滿了熱情和等待。女兒的新衣,還有我自己的新衣,都成了迎接春天的禮服。
作為母親和母親也許心態是不一樣的,因為時代不一樣。
我當女兒時,過年的新衣,那是母親省吃儉用,賣糧賣菜賣水果所換來。年年過年的新衣,是母親給孩子們增添的一份溫暖,一份辭舊迎新的禮物。老大不用穿老二的了,老三男孩終於可以不用穿姐姐的花棉襖了。孩子們過年一身新衣服,一雙新布鞋,是父母親從年初都規劃到年末的收入。那是大家小家都物資匱乏的年代,布票,糧票,油票,肉票,都是限量供應。
小時候的春節,真的是隆重盛大的好吃好穿節。我們無心品味春天欣欣然張開的眼,那些年花開得孤單豔麗。我們的衣服顏色也少,因為美得盛大,還不在計劃中。果腹和保暖才是根本。
2.
壓歲錢。
臘月三十的夜晚,好長啊。陪著母親收口做布鞋,縫新衣服的扣眼釦子,最後還是熬不過去,先睡了。等大年初一早上醒來,總會發現在新衣服的口袋裡,母親裝了一角錢。 那是雞蛋一分錢一個時候,一角錢已是很多了。
最喜歡大年初二到外婆家拜年。外婆住在集鎮上,熱鬧非凡。玩龍燈,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敲鑼打鼓,鞭炮陣陣,響徹整個集市。但是這些熱鬧都不是我現在想念的了。我現在,最想念的進門拜年的時刻。
我想念那一聲“嘎嘎,過年好。”
我想念那一聲“大舅,舅媽,過年好。”
能喊出的那些人,那些親人愉快地和氣的笑眯眯地,掏出的一元錢或五角錢的壓歲錢,都是我現在懷念的親情。
所以,有了女兒以後,我會給她壓歲錢,也總會說,又長大一歲了,新年健康進步哦。
我的那些晚輩們,我也是會笑眯眯地,喜悅地,和氣地給他們壓歲錢,祝他們健康成長。我也想著,未來的,他們的記憶裡,有著歲月遞增的美好親情。 只是不知道,如今的壓歲錢年年看漲,少則幾百,多則上千,孩子們還珍惜嗎?
3.
放鞭炮。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春節標配的鞭炮,火力太旺,太密集,已經不再承載歷史的重任了。禁鞭限鞭,已經多年。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空氣中濃濃的火藥味,滿地的紅紅黃黃的鞭炮花,在城市已是絕跡了。
那一陣喧囂過後死寂,是大年三十,後半夜的清醒,似乎一切都在鞭炮聲中帶走了又帶來了。那些華美的春之聲,新的希望和祈願,在臘月三十晚十二時的爆竹聲中,緩緩開啟。
鞭炮不響了,但是我們的心依舊”咚咚“有力的響著,辭舊迎新。
那些萬家燈火,點燃了城市的夜空,今夜無人入睡。
4.
貼春聯
一副春聯,貼上門框,來年的祝福也滿滿的。
紅紙黑字,燙金字。把春天接進自家院落,房前屋後。
二叔會在集市寫春聯賣,他寫我幫他拉紙。飽蘸墨汁的毛筆,在二叔筆下龍飛鳳舞,寫出的字大氣灑脫,讓孩童時的我很是羨慕和喜愛。
我會不厭其煩的幫助二叔拉春聯紙,弟弟妹妹們不喜歡,他們早跑得無影無蹤,他們喜歡玩耍。
後來,寒暑假我也練過多年的毛筆字,但是都是沒有章法,亂寫一氣,終不成好看舒服的毛筆字,又無筆鋒又無字型。
到現在,我們家過年也會貼春聯的。不是手寫的,都是從超市買的印刷體。
這些年,貼春聯在城市的樓房門框上的人家越來越多,以前好像沒有這麼多貼春聯的。
5.
春節晚會。
一九八四年開始有了春節晚會,那是中國人的年夜大餐,也是我的暖暖記憶。
吃完年夜飯,和家人一起看春節晚會,吃著瓜子,糖果,糕點,談著電視節目,其樂融融。
回想起來,春節晚會,我只缺席了八四年,那年家裡沒有電視機。還有就是2017年的春節晚會現場直播,我在值夜班。還有九八年結婚後,陪同看春節晚會的人變了。
在很多人,已經不再單純的守著春晚的時候,選擇多種選擇的時候,我還繼續守候大年三十的春晚。我喜歡這種習慣了,喜歡大年三十長久的記憶。想著那些經典的老歌,張德芬的《春天的故事》,費翔的《冬天的一把火》,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蘇紅的《我多想是一朵白雲》等等,什麼《軍港之夜》《塞北的雪》《常回家看看》《相約一九九八》《時間都去哪了》,哎呀,太多了,那些記憶,太深刻。還有趙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馮鞏的開場白”觀眾朋友,我想死你們了“,等等,不勝列舉經典節目,都是我守護春晚大餐的理由。
每年春晚都會和節目一起哭笑,感動著喜悅著。 只是後來會有些分神,不再那麼專注了,要洗碗拖地這樣的家務忙乎著,此刻,女兒會拽著我,不讓我亂走了,要讓我安靜地陪她一起看春晚。
也許是文藝繁榮了,多媒體時代,選擇多些了,我現在看春晚少了往年的激情,多了些挑剔。
但是,我依舊深深的戀著一臺春晚帶給我的曾經無與倫比的喜悅。
6.
疫情春節。
2020年突發的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感染人數擠爆醫院。
2020年1月23日,農曆臘月二十九日武漢封城。
由此,全國的春節似乎都進入了凍結期。禁止走親拜友。
珍愛生命,囤積口罩消毒水。關門閉戶,居家隔離,集體趕走病毒。
這一年,年獸真的來了,而且作惡多端。
2020年,趕了一年的年獸,卻依舊活躍在世界的角落,中國的旮旯裡。
2021年的春節,依舊是帶著口罩穿新衣的春節,只是年獸不再猖狂。
希望2021年,一切都好。疫病世界杜絕,永珍更新!
7.
防控。
2021年的春節,為了這個萬家團圓的時刻,多少人都在做著防微杜漸的工作。
從上大下,從領導到百姓,從團體到個人,無論職位尊卑,都在自覺的遵守防控規則。
不能因為流動,帶來不安全隱患,也不能因為可能生病,不讓大家團圓過年。
8.
春節有著四千多年的歷史了。
無論什麼樣的節奏,我們一直在書寫著。隆重喜慶地迎接著春天的到來。
正月初一是新年,家家戶戶去拜年哦。
眼看著,2021年的春節一天天臨近,臘八早過,小年已過,我的被子沒洗,衛生沒做,年貨沒買,著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