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父母的偏心,作為女兒是無能為力的。因為不管父母有多麼偏心兒子,父母的東西始終是他們的,他們有權利給誰不給誰。
更何況是婆家,婆婆的偏心,兒媳婦一樣是無能為力的。因為兒媳婦一旦干涉婆婆的財產分配,就會被婆家認為是目的不純,動機不良。
甚至在更多時候,婆家只會奉還兒媳婦一句,你是外人,你沒資格管我的錢。我的錢,愛給誰就給誰。往往此時,兒媳婦只能忍氣吞聲。因為婆婆說的是事實。可一旦婆婆需要養老了,她又會說這是兒媳婦的義務和責任,你不能推卸。
1當初小雅是頂著父母反對的壓力,嫁給老公的。在當時的她看來,愛情比物質更重要。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沒關係,他們可以靠自己的雙手打拼出來。
而婚後的小雅和老公,也確實如此。沒有啃老,而婆家也沒有能力給他們啃老。打拼了三年,小兩口這才首付買了一套房子,在城市裡落足了腳跟。
對於自己的自力更生,小雅又高興又心酸。高興的是,他們終於靠著自己的能力,向父母證明了自己,也證明了只要有愛情,一切都會有。而心酸的是,從結婚到買房,再到裝修房子,婆家沒有出力,更沒有出錢,完全是袖手旁觀。

小雅有些委屈,她跟老公抱怨了好幾回。而老公除了勸慰她幾句,也沒辦法去要求他自己的父母。小雅以為婆婆都是如此,可直到小叔子結婚,她才明白,婆婆不是沒有錢,而是她的錢全都偏心眼留著給小兒子。
小叔子結婚那會,婆婆先是給了30萬買房,後來又給他東借西湊了10萬彩禮給弟媳。想到自己分文不花就嫁進門,小雅心中憤憤不平,去找婆婆理論。婆婆卻說,誰讓你非我兒子不嫁?既然是倒貼來的,就別提那麼多要求。
小雅委屈極了,還因此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曾踏足婆家。只是小雅受了委屈,老公雖然心疼,卻沒有去找他父母理論。因為老公認為,他父母的錢,愛給誰就給誰,他們做子女的沒權利干涉。
3小雅生孩子時,婆婆藉口要照顧懷孕的弟媳,始終不願意來幫忙。小雅休完產假後,婆婆又以弟媳生孩子為由,拒絕去她家帶孫女。
小雅心裡很憋屈,只是她也很有骨氣,從此以後也沒有再請婆婆幫忙。就這樣,彼此相安無事了三年。這時,婆家的房子,卻被拆遷了。
房子沒了,婆婆分得了上百萬拆遷款。想到這,小雅就建議婆婆先買套房自住養老。畢竟婆婆這些年跟著小叔子生活,受盡了弟媳婦的刁難和臉色。
4如今弟媳婦的孩子,也慢慢大了。等孩子上學了,強勢的弟媳婦肯定過河拆橋,把婆婆趕出家門。小雅替婆婆著想,也是替自己著想。畢竟她可不想和婆婆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但如果婆婆有自己的房子養老,就不一樣了。
可她話音剛落,婆婆就責罵她是個外人,沒資格對她的錢財指手畫腳。婆婆堅持要把百萬拆遷款全都給小兒子,甚至沒想過要分給大兒子一分錢。
小雅替老公感到不值,也對婆婆的偏心特別生氣。她對婆婆說,你要如此偏心把上百萬拆遷款全給小叔子,那以後別找我們養老。結果婆婆卻很快就懟了她一句,我找小兒子養老,你一個外人指望不上,你也別惦記著我的錢了,跟你沒半毛錢關係。
小雅看著信誓旦旦的婆婆,頓時覺得自己真是多管閒事。既然婆婆都這樣說了,那以後她上門求養老,哪怕老公鬧離婚,她也會狠心拒絕。畢竟婆婆早就把自己的所有後路給斷了。
5作為父母,即使不能一碗水端平,但也不要過於偏心。因為一旦父母偏心,那麼被寵愛的孩子,就會有恃無恐。而被忽視的孩子,就會百般委屈自己。
父母凡事留點餘地,是給自己後路,也是給別人後路。否則一旦後路被斷了,那時再哭求老無所養的時候,誰也不心疼你。
畢竟人心不是一日就寒下來的,婆婆的無情和偏心,會把兒媳婦逼得遠遠地。即使後來你再苦苦哀求,兒媳婦也未必會再妥協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