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父母都有必要告訴子女一個真相,那就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結婚。
這聽起來很殘酷,甚至有點反人類。但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正確客觀的看待婚姻,不要美化它,也不要醜化它。不要把它說成是溫柔的港灣,也不要把它說成是愛情的墳墓,這些都是不客觀的。
婚姻的本質其實就是兩個成年人準備一起生活,並且願意跟對方分享自己的生活,僅此而已。
所以說從結婚開始,我們就應該學會尊重對方,不要試圖把對方變成自己想象當中的樣子。婚前他是怎樣的?婚後他就是這樣的,除非對方願意心甘情願的為你做出改變,否則你是不可能改變他的。同時,我們還需要明白一個事實,讓一個人永遠對另外一個人保持濃烈的激情,這是不符合生物進化規律的。但這恰恰也是很多女性自欺欺人的地方,他們總認為婚前是怎麼對自己的,婚後後就應該一如既往,這種自欺欺人恰恰會把你推向深淵。
你要明白婚姻不是救世主,它無法把你從孤單中拯救出來,它也無法把不夠好的你變得更好。因此,每個人在步入婚姻之前,都有必要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你是否能夠允許自己的個性被婚姻所改變?
婚姻不是1+1等於2,婚姻是一種尊重和妥協。嚴格來講,任何一種成功的人際關係裡面都包含著尊重和妥協,婚姻自然也不例外。
第二,你準備從婚姻當中得到什麼?
有些人想從婚姻當中得到豐厚的物質條件,有些人想得到安全感和不孤單,不好意思,這些都會讓你失望。這聽起來很殘酷,但確是一個真相。
第三你準備給予婚姻什麼?
不要覺得結了婚就萬事大吉,那只是你處理一段嶄新的人際關係的開始。你可能不得不面對婚前美好的想象化為泡影的現實,你可能不得不面對對方不能夠跟你同喜同悲,同進同退的時刻,你可能要承受很多的委屈,你要學會處理生活當中的各種瑣碎。
如果說你把以上三個問題全部想明白了,那麼你才真正的做好了步入婚姻的準備,你才真正的做好了,做一個合格的成年人的準備,這也是我們面對婚姻的時候該持有的正確的人生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