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對我說:熟人的孩子結婚,沒有請他,他很生氣。我說這多好,省了份子錢。他覺得很丟面子。老家一個親戚,二十萬買了一臺車,縣城小,用車的機會少,基本閒置著。問他何必買車,他說為了面子。
中國人很看重面子,感覺好多人就是為面子活著。沒有錢還要窮大方;夫妻本來不睦,還要曬恩愛;明明無理錯在先,卻強詞奪理不認錯;疫情防控時,乘車不戴口罩,還潑皮耍賴,等等。至於一些地方,一些部門用大量人力物力,甚至耗費巨資乾的面子活,面子工程,比如某地用綠色塗抹一座山,一些貧困縣建豪華辦公樓,更是比比皆是。
“面子”,是一種形式,不能不要。但一定的形式只是為“裡子”這個內容服務的。“裡子”是什麼,是我們實實在在的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每個人的日常關切。只要“面子”,不顧“裡子”就是本末倒置。只要“面子”,不顧“裡子”,最終還會丟了“面子”。就像冬天做一件棉襖,只注重漂亮的面子,不管裡子,冬天沒法穿,再漂亮的面子都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