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是以北,分享走心乾貨,成長生活

01.

「鼴鼠的土豆」老師在某平臺分享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她作為某活動評委,活動主辦方將她介紹給一參與方,兩人在互相關注時,卻發現對方早在之前就將她拉黑了。

對方想將她從黑名單裡放出來,鼴鼠老師選擇了拒絕。

她說就算對方拉黑了她,她也絕對會在活動中公平公正的打分。

而至於拉黑的誤會解除嘛......她認為也沒有什麼必要了。

既然拉黑了,就不用再加回來。

年輕人的社交方式大概就是這樣:"我們不想化解,我們就互相拉黑,誰也別給誰添堵,這樣就挺好的。"

02.

雖然鼴鼠老師坦誠自己是個冷場帝,她的行為讓局面一度冷了場,活動結束後也挨受了領導一路的絮叨教育,

想想要是這樣的事發生在我身上,相比於鼴鼠老師的坦率,我一定選擇了逆來順受,就算心中有多少個不願意,想拒絕,可能我也會礙於體面,最後迎合了他人,委屈了自己吧。

像老師這種,不化解就直接一別兩寬的行為,我想我們大多人在社交裡都未必能做的那樣直接灑脫。

我們也許常常在微妙的人際關係裡徘徊:

與人相處,不懂得劃分界限,儘管對方早已經將你排除在外;學不會建立自己的底線,總是仁慈主義去對待他人的冷漠和白眼;為一些不穩妥的關係焦慮,不會斷舍離,總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著更溫和的方式和結局。

03.

可是,真心難以換真心。

有些念想只是自己單方面的想象。

你以為善意、包容、原諒可以化解很多矛盾,但不見得這樣溫和的處事心態能夠被所有人接納認同。

在短平快的網路社交裡,一些人只不過是就事論事,喜歡就繼續,討厭就拉黑,直截了當不拖泥帶水。

而學不會社交圈分層的人,誤把人脈當朋友,總是柔軟心去對待所有人,就很容易在混亂的人物關係裡浪費了真心,放錯了期待。

記得在某次與合作方對接工作相關事宜時,雙方在一些條款上出現了些分歧,當我剛提出自己的建議和解決方式時,對方下一秒竟不打一聲招呼就直接將我拉黑掉。

他拉黑的太突然,讓我一些準備都沒有,我以為雙方的合作就算不能繼續下去,至少有始有終,打聲招呼再離開,這也算是場及格的合作了。

可是對方消失得夠快,哪管我這麼多天的付出,哪裡顧得上我的矯情心理,他覺得合作沒有值得再進行下去的必要,自然就該將彼此的關係簡單直接得拉黑中斷掉。

04.

以前我會為這些現象而懊惱,會質疑自己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夠好?是不是該在人際關係裡要更細心、更顧全大局一點?

但後來我知道,所有的關係都該是相互的。

你把彼此連結的繩索抓得再緊,不想疏忽或者輕易鬆開掉,但也許,對方早已經在他那一頭,割斷了繩索,灑脫著跑開,哪管你在這頭拽著繩索有多麼用心和使勁兒過。

單方面的努力和改變,難免會顯得自己太過小心翼翼,沒有脾氣。

在社交圈層裡,他人將自己的社交集合做好標籤分類,有些人與你交集,是出於利益關係,有些人與你交集,是路過一場而已。

而自己真正該去收緊繩索,該去傾覆情緒和期望的,該是那些值得真心相交的人。

他們懂尊重,不自私;

會包容,自然能夠理解人與人真誠相交的深刻含義。

要把那些真誠的人留久一點;

而那些隨性遊蕩在社交圈的人,觀望過後,

我們還是互刪吧。

以上。

往期文章: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小偷有負罪感嗎?為什麼要違法必究?你知道什麼是逆向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