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2020年之前,我還一直是個(嚴謹點說是有可能是個)有依靠思想的年輕人。

五年前一起大學畢業的同學,差不多也都有車有房,各自有了不錯的新生活;

而我卻恍恍惚惚“混”了五年,一事無成,一無所有。

晚熟的人(被寵溺長大的人)有錯嗎,並不一定算是錯,但無一例外會在成年後的某一天遭受生活的毒打,誰也躲不過。

2020年之後,很多人都意識到(或首次意識到)錢的重要性(我也不例外)。

2020年,註定會讓很多人刻骨銘心一輩子。

這一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各國經濟民生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巨大的衝擊和考驗。

中國速度,一次又一次地向世界證明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凝聚力,而有些發達國家,竟然連抄作業都抄不好。

中國-CHINA

凡事都有兩面性,大環境不好時大家都一樣不好,但這恰恰亦是潛心修煉技能的好時機。

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每個人現在所身處的環境,都是自身認知造成的結果。

就如同種一棵樹,你播種的是什麼種子(認知),未來長出來的就是什麼果實(生活面貌)。

如果你的認知還一直停留在從前的階段,那麼你的生活很難發生明顯的變化,甚至還會有所倒退。

因為相比那些意識到問題並提升了自己認知的人,認知原地踏步的人會相對後退,所以情況基本只會更糟。

認知決定了一個人的邊界

最近終於追完了電視劇《天道》,歎為觀止,驚為天人。

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只是世世代代說說而已。

天道

劇中將高人和井底之蛙作了鮮明的對比,將人性剖析得淋漓盡致。

井底之蛙本身受環境之侷限,僅僅是趴到井沿看看,已是人生極限。

倘若見識了外面的世界之後又掉回井中,結局無異於萬念俱灰萬劫不復(劇中角色劉冰就是這樣的命運)。

退股後公司估值反而大增,劉冰內心極度不平衡

回到真實生活中,階級差異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然而大多數人卻不以為意,甚至覺得華夏五千年曆史本就如此。

認知差異造就了這種現象,只有少數人不認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似乎,有些跑題了?

是,也不是。

當你開始意識到自身處境之問題時,這只是做出改變的先決條件,最終行動才能促使這一切產生實質性改變。

多少人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有段時間,我從事家庭教育行業,學到了點皮毛,然後就開始怪罪父母對我過分驕縱,什麼事都替我包攬,導致我懶惰自負,一事無成。

後來我意識到,那不過是我自身認知水平的侷限所致,本質上還是在給自己尋找藉口。

於是我買了一些認知方面的書籍惡補,雖然並不能從骨子裡徹底改變,但至少讓我在是非對錯方面能夠得到一些矯正。

我讀了《認知突圍》、《晚熟的人》、《人類簡史》,甚至財經類讀物《財務自由之路》等書。

雖然這些書領域不同,但都從不同角度證明了認知對一個人的決定性影響。

認知突圍

聽過許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有沒有想過這有可能是毒雞湯?

或者只是一句看似正確的廢話?

聽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若只是左耳進右耳出,將毫無意義,唯有聽進心裡,並付之以行動,生活才會給以有效反饋。

按照傳統觀念,三十歲還沒幹出點成績來,這輩子基本就完了。

相信這種觀念的人,歸根結底還是把命運交給了別人,哪怕只是一些觀念。

如果你的命運自己都不能掌握,那改變命運又從何談起呢?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文章創作需要的兩種境界–心態與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