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
無源的水,沒有無本之木。
近幾年來,wang上創作,小說,文章,影片總體來說,可謂大紫大紅了。它不僅作者多,原創作品數量也多,發表的數量也不少,而且擁有廣泛的讀者群,簡直成了網上的寵兒。但在這一片繁榮的背後,我們也發現了它在潛伏著危機,就好比如:文章與文章作者的品質太少了。有時當我們深沉的,認認真真地讀完一篇認為是文章之後,卻發現它不過是背後的一篇偽文章。
面對每日撲面而來的文章大量偽作品,讓我們深深地擔憂;而某時甚至出現了作者、讀者之間的對懟,好比如網上某些熱議的話題,各有說詞形成了東西南北們之間的牴觸。
如果說,網上是一種狀況,那麼文章創作就是一種心境,一種滲透在字行間,經作者提煉和昇華了的精神品格。文章品位低下的重要原因,不僅僅是作者缺乏文字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缺乏創作的心境,他們常常是在某種畸形心態的驅使下寫作文章的。閱讀時下某些文章文集,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匆忙寫作的浮躁。有些作者似乎是在努力用數量眾多而質地平庸的文章,為自己建造一天寫作之路,企圖讓人們來關注。文章寫作不僅需要對生活進行細緻地觀察和深入地思考;生活更需要感悟,思想需要沉澱。寫作不一定是要每天發表多少文章幾十個作品。每天作者發表如此之高的創作速度,再加上作者常常是無感而發、其文章的品位可想而知。這種浮躁而急功近利的心態,使許多作者走進了文章創作的誤區。他們的文章創作沒有什麼真實的感情,有的只是虛假的張揚,人為誇飾和做作的深沉,彷彿東施無病卻偏要手捂胸口作痛苦狀一般,令人倒胃口。另一方面,有些作者為了出表文章,一味追求數量而粗製濫造文章,他們來不及對生活進行觀察和體驗,思想來不及沉澱,憑著對生活的一點膚淺的感覺,寫出一些明顯帶著遊戲性質文章,小題大作,家庭生活之類的個人瑣事;在思想意義上,僅僅是玩弄一點小感覺,為了表現一己悲歡,無聊遣情而已,他們的作品滲透著濃厚的小家子氣,沒有真正的思想光芒,沒有智者的風範。這恐怕是許多人的共識,寫作時不能有那種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心態,不是什麼樣的心態都可以寫作的,事實就是如此。想要出好的作品,首先要解決的不是文字技巧問題,而是創作心態問題。比如文章寫作籠罩在一片功利的衝動氛圍裡,我們的作者更需要一種“寫作的心境”。就像“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一樣。
心境是一種境界,高品位的心態,它應該是真誠自然、從容、沉著的,它對紛紛擾擾的世界能夠有清醒的冷眼,對追名逐利之事顯示出一種智者的愚鈍。它應該是深邃的,它應該是真誠樸實的,它慧眼能夠掃描到人們觀察生活視覺上的盲區,觀察世界的眼睛如同孩子般純真,一感一嘆發於哀而眾人的心靈共鳴。它應該具有思想深度,不乏真知灼見,如僅僅做到了真實自然而沒有思想深度,好比如一杯白開水,平淡無味,仍然上不了檔次。
總而言之,怎麼寫都是心靈的反應。心靈品位的高低,決定著創作的高低。委瑣的內心,貧乏的思想,無論如何也寫不出光彩奪目的文章作品來,就像髒水和黴谷,縱有在高明的技術,也難釀出美酒來。寫作的心境實際上就是一種人生態度和境界,而心態與心境最需要的就是兩個字——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