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1

今天,翻看知乎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反感走親戚?

“不想經歷晚睡早起”

“不想應酬那些‘噓寒問暖’的親戚”

“不想面對那些讓你絕望的小孩子”

其中有條回答讓人感到有些戳心:沒錢、沒時間、沒精力。

2

還記得小時候,最讓人期待的,就是走親戚,因為,不僅可以吃到好吃的,還可以找小夥伴一塊玩,我們也很容易在那種熱鬧的氛圍裡,找到屬於我們的快樂。

可是,

慢慢地,

你會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走親戚’開始漸漸淡忘,甚至,有時候,寧願選擇待在家裡,窩在沙發上玩手機,看劇,也不願意到親戚家走一走。

我有個朋友,他跟我說:在他小時候,有一次,我們一家到他老姑家拜年,那時候,他們家比較窮,沒什麼錢,所以,就帶了一些家裡的特產。

只是,沒想到的是,他老姑見到他們帶來的東西后,就沒怎麼給我們好臉色看,談話的時候,更是各種誇獎自己家的孩子怎麼怎麼樣,學習怎麼好,在班裡拿了第幾名。到了中午,他老姑也沒有留他們吃飯,直接委婉地讓他們離開了。

回了家裡,父母還為此大吵了一架。

他說:“我那時年紀還小,對於父母究竟為什麼吵架,並不知道,只是後來,我們一家就再也沒有和老姑他們一家聯絡過。”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一種感覺,親情,可以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寄託,也可能是最讓人心寒的地方。

3

現在的年輕人,他們更偏向於喜歡清晰、有邊界的人際關係。

在他們的潛意識裡,父母請什麼客人,是父母的自由,做子女的,只要做到基本的禮節沒有出錯就可以了。

他們的社會關係,就是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能不混為一談,就不混在一起。

在國外,但凡家裡來了客人,孩子都是從屋子裡出來,跟客人道一聲“HI”,然後隨便聊一些話題,做到不失禮節,兩者互不干擾,你們聊你們的,我做我的,父母也不會拿誰誰的孩子做比較,不進行一些語言上的綁架。

我想他們應該不會去排斥走親戚,或者客人來家裡做客。

4

現在,樓房幾乎成為了年輕人結婚的前提,為了還清高額的房貸,他們每天只能累死累活的拼命工作,回了家以後,恨不能直接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

明明可以選擇舒舒服服的休息,為什麼要去起早,到處去走親串友呢?

現在年輕人不想走親戚的原因?

其實,

歸根結底,

一個是和長輩之間的話題,越來越少,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共同的話題;

另一個就是不喜歡成為長輩之間來回比較的話題,不想被道德語言綁架。

再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不太擅長或者說是喜歡去表達,反而更加喜歡在網路這種虛擬的環境中,去表現自己。

8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鄉愁是你在哪兒,哪兒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