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溫馨的港灣。春節是中國一年一度的節日,寓意就是團聚一堂,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時光。在這,有盼望見到兒女的爹孃,有期望看到父母的孩子,有渴望陪伴丈夫/妻子的家人,他們都懷有同一種期盼——那就是團聚。
春節它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人們所看不到的情感,看得見的開心,是一個個飽經風霜的遊子們找到內心安慰和無窮動力的源泉。
一個幼童在冬日裡站在村口等待著過年回家的父母,誰也不知道他站在那裡多久了。他的爸媽看到這個眼睛裡充滿期待的寶貝兒內心既有感到和內疚更有說不出的高興。就像有一句話說的一樣,我放下了磚頭就不能養你,要養你我就抱不了你。生活很艱辛,可是見到你,就已經沒有什麼東西是過不去的坎了。美麗的東西不會因為時間短暫就失去它的價值,反而因為它是有時限的而顯得更加珍貴,團聚亦是如此。
95歲高齡的奶奶拄著柺杖去給近40歲的孫子買零食,儘管走得很慢,步履闌珊,但是她的內心卻是幸福、開心。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任何東西都比不了親人的陪伴更重要。平時,孩子(對她來說)不在身邊,只有在過年這一短暫的時間裡才能陪伴在身邊,看得到的孫子比起影片和電話無疑是更加的真實有質感。這畫面讓人不由感嘆這也太幸福了吧,不僅對於孫子,對於奶奶也是同等的幸福。
河南鄭州市公交集團的車長石永傑與80多歲的老母親隔著螢幕跨越空間距離的對話無疑是讓人可敬的。因為疫情,石永傑簽下了就地過年的承諾書,只能每天在影片中跟母親聊天,在影片中跟母親拜年。“等著你吧,過了年回來也中”,這是一個母親渴望跟兒子團聚的心願,而石永傑也常因此而流淚,這也是他的心願,疫情過去危機過後,他肯定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母親的身邊。
能夠團聚的人無疑是幸福的,因為疫情而不能團聚的人,他們隔著螢幕問候的溫馨也是能夠稍微給予彼此雙方些許的慰藉,當然瞭如果能夠像這群學生一樣在外也能感受到過年的氣氛,這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也許這也是之後一個難忘的記憶。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團聚是福分,相隔是犧牲,卻都是愛,不僅是對家人的愛,更是對國家民族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