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寒假開啟,春節假期也在路上,相信大多在外讀書或者打拼的年輕人都期待著回家,為人父母的也都無一例外,盼星星盼月亮般盼著自己的孩子早點到家。但很多時候,年輕一代在家待上幾天以後就會和父母產生或大或小的矛盾。年輕一代不時在網上發出“今天又是被父母嫌棄的一天”“假期在家吃喝躺有錯嗎?”等等的言論。雖然可能是調侃,但也說明孩子和父母之間常常會出現溝通障礙,甚至有的時候會發生爭吵。為什麼如此期盼相見的雙方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主要的原因還是生活觀念和方式的差異,不同代的人一起生活總會出現摩擦。

差異性無法改變,那麼如何減少矛盾呢?首先是作為孩子,得想想經常被父母挑刺的地方,避免被罵要從被罵的“重災區”開始:1、儘量早睡早起,實在做到全部,可以做到晚睡早起,反正早起是必須的。2、手腳稍微勤快些,主動承擔一點家務,表現得好,父母的臉色再臭也不慌。3、儘量多和父母聊天,人前少玩手機,手機留著到房間再玩,只要好話說到位,父母脾氣再火爆也燒不到我們。矛盾是雙方的,作為父母也應該反思自己,有沒有讓“為你好”的情緒主導自己。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也在外面養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大事把關,小事就可以隨他去,讓孩子自己選擇。

一個朋友給我分享過他的成長故事:他初中開始住校,住了十年才從學校畢業走向社會,一直習慣了外面的生活。假期雖然也想回家,但是基本每個假期在家一週就想離開,平時覺得不想上的英語課也變得不那麼討厭。他平常在學校電話也沒有多打,也不一定是有多逆反,也不是有多討厭,只是打電話覺得沒有多少話題可聊,心裡有什麼想分享的時候大多也想不到家人。直到他大四的一次騎行,他從學校騎了四五個小時到了南京眼,站在步行橋上,看著橋上一位年輕的爸爸在給自己的老婆和女兒拍照,小孩子笑著擺著pose,樣子十分可愛。那一瞬間他特別想給家裡面打個影片,想分享一下自己一天的生活。也不懂是為什麼,就是那麼一瞬間他就是想分享,想看到父母的臉。那就是他的一個成長節點吧,後來的那次暑假他回家感覺也變得沒有以前那麼彆扭。我的他的改變,父母也感受到了吧。

不管現在也有多麼不耐煩,請稍微體諒下對方,也許你以後也有某一瞬間開始慢慢理解對方,那時候可能會感謝現在的自己做出的努力。

愛身邊的人,好好相處,畢竟有的人假期不長還因為疫情被迫就地過年,他們有想見卻見不到的人,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3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從別人的角度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