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性邏輯的規則,也需要像水一樣,不同空間不同改變
“我們應該做、只能做什麼”,而不是“我們想要做、擅長做什麼”,比如在“大學生是正逢其時的創業者”的主流輿論中,似乎創業是註定要做的正當之事。《適當性邏輯的迷局》
平常對我們來說,擅長做什麼、喜歡做什麼、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嗎?我們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才如何是好?面對現實的問題,我們手足無措的那一刻,是否會多想一些。當然問題的出現,我們第一時間的反應應該是怎麼解決,找出原因,求證解決方式。
就說目前這個案例,創業對當代年輕人來說,在網際網路的大時代背景下,創業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也正是在網際網路的推動下,人們的認知可以說是豐富了,大世界到小世界的變化只在一屏一幕之間。作為大學生的選擇自然也就更多了,他們的很多想法可以在平臺得到初步的論證。
論證的準確性需要依靠大資料,對剛畢業學生的想法不一定是那麼的完善,但是創業擺在面前是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想法很好,背後的經驗需要在社會實踐中磨礪,不成熟的表現還是一塊短板。
回到問題的原點,你覺得自己的一生應該是怎樣的?創業者也好,繼承者也好,打工者也罷,擺在我們的面前不是一個選擇題,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丫頭或者小夥子,除了頭腦、身體之外還有什麼?沒有時間的洗禮,我們不能判斷自己真的喜歡這件事情,我們現在做的不一定是自己最擅長的,而我們只能思考應該做什麼。
規則遵循理論認為,人們作出決定往往是基於限定著自己身份的規則,以更好地適應社會情境、融入集體文化,這時產生的思維邏輯稱為“適當性邏輯”。《適當性邏輯的迷局》
相對的環境條件下,我們作出的第一反應是適應,瞭解周邊的人、事、物以便作出更好的判斷。我們需要生存,所以打通工作的人際關係,認知相對穩定的環境,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
改變,應該怎樣?為什麼那個要改變的人就一定是我呢?
我也常常問自己這個問題,為什麼不能改變的是別人,而非一定是自己呢?要想讓別人因你而做出改變,這不現實;你要想改變別人,那你就只能選擇走人。
一位禪師給他的弟子一杯水,並且要讓弟子向水學習,弟子就問,“我跟水學習什麼?”,禪師說,“跟水學習如何面對不同的空間!無論把水倒進什麼形狀的容器,水都會隨之改變形狀,永不抱怨空間的改變。”《菩提樹下的微笑》
我們都知道水是從高處往低處流,我們怎麼就沒有想到水是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我可以說,自己的思維空間狹小了,也不可否認,我對事物的觀察還缺乏一定的認識,自己的理論知識不豐富並不是一件壞事,懂得學習才是難能可貴的。
改變,在一定相對穩定的環境下,我們會形成一個好習慣。恰恰是這個好的習慣,帶給我們的不應該是思維的侷限,一旦遇到突發的事件,這個習慣造成的影響,肯定是自己的心情糟糕極了。我們失去了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需要變通的不是習慣,而是我們的思維。
正如前面提到,適當性的邏輯是具有一定的優勢我們不可否認。做出改變,不是為了捨棄什麼,更多的是要認識到環境的不同,我們能做什麼,應該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