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有僥倖心,每個果實都是艱辛磨鍊出來的
自己沒有把握,沒有可靠的保證,只是靠個人的推理、個人的經驗、個人的衝動熱情、個人的僥倖心理所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包含著很大的風險,成功的希望並不是很大。在自我、自以為是的僥倖心理推動下,所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十分危險、冒險、不可靠,一旦事情出現了偏差、造成了錯誤,最後的結果是以失敗而告終。自己從現實的沉痛教訓中得到了正確的認識,但事實已經無法來彌補,只有遺憾與後悔,世界上是沒有後悔藥的。
做什麼樣的事情都要照顧到周全細緻,不能馬虎大意的盲目處理,要認真理智客觀地面對處理一切自己應該處理的事情,對處理的一切事情要做到有利、有理、有結。理分為自己認為的理和公正、無私無我、空性不可得之理。利分為自私自利的自我私利和為了法界、為了眾生、為了別人、為了大家的大利益。結果分為兩種,一種是暫時不圓滿的結果,這個結果後邊會帶來很多的隱患與麻煩;一種是圓滿的結果,這樣的結果永遠不會落下後遺症,不會有絲毫的不利因素。
在用心處理要處理的每一件事情之中,在要當家作主所做出的每一個決定之中,必須要照顧到全面全方位,照顧到決定之後的果報會是什麼樣子;決不能任意的、盲目的、心血來潮的隨意決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認真認真再認真、細心細心再細心、仔細仔細再仔細、全面全面再全面;這是正確做人、正確用心、正確處理大小事務的正確方式、方法,決不能做出讓自己後悔遺憾的事情。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學佛與世間法的技藝一樣,一個真正具有般若大智慧的人,需要經過千苦萬難的辛苦磨練。如果沒有艱辛刻苦的磨練,明白一些空道理,裝腔作勢地走一些形式、擺一些花架子是沒有用處的,一旦事情臨頭,自己的心照樣手忙腳亂,達不到安詳自在的程度。
遇事不執著需要無量劫,經過自己無量劫的苦修苦練,才能達到遇事不動心的成果。沒有沾光的事,沒有吃虧的事;只有付出奉獻、只有辛苦的耕耘,才會有豐碩的果實。放不下、舍不掉、化不空、去不了自我的自私自利的私情,空想解脫成佛是不可能的,每一個人的果實都是從辛苦中磨練出來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