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偶有一二幸福之事卻讓人心生暖意,足以抵禦生之無常。

童年時,外公對我的愛,給我的幸福,即使竭盡我所有,也無以報答。

我在外婆家裡長大,那是觀勝鄉一處極偏僻的角落。父親常年在外,母親疲於勞作,家裡陪伴我最多的外公。母親是獨生女,因此,外公對我特好,處處都護著我。

作者的學生

元通場就是我心目中的“大都市”。每次趕元通場,我總是在村口巴心巴肝地瞭望,盼望著外公的身影出現。儘管家庭拮据,他老人家總會給我帶回幾顆硬糖,見到我就把糖兒塞進我嘴裡。那個年代,飢餓的印象好深刻哦,一次放學回家,進門就喊:外爺,我好餓,飯好沒有?外公鬆開嘴上的“吹火筒”,站起來走到瀝米的“燒箕”旁,雙手在圍腰帕上一抹,抓起一團飯在手心揉捏成一個飯糰遞給我,“快吃,先打個尖。”那個印著外公手印的飯糰好香啊!

我工作後,每月我都會給外公一些零用錢,希望他用於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他離世後,當我翻開他的床鋪時,發現那一張張五元、十元的紙幣,橫七豎八地擺在席子下面的穀草上,我的眼淚就像開了閘一般,不由自主地往下掉。

工作上取得的成績,同樣給我了滿滿的幸福感 。

當年,由於家庭的困窘及普通的成績,我高考時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師範,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專科的日子裡,我曾渾渾噩噩,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在家被艱辛的勞動折磨,就好想讀書;在大學裡被繁華的都市誘惑,就不知所措。學跳舞,老是踩別人的腳;學唱歌,總是找不到調。只有看書寫字來消磨時間,這幾乎成了我大學的全部。一次濫竽充數的摹寫作品居然在中文系藝術節活動中獲獎,喚起了我的自信。

從此對寫字情有獨鍾。圖書館內,我閱讀理論,流連忘返;寢室裡,我伏案學書,臨摹不輟。在農村小屋,我召集鄰居的孩子學寫漢字,踐行著我的夢想。在學校裡,我的書法課飛揚著激情,燃燒著思想。家長期待的目光,孩子求學的眼神,我倍感壓力,也倍添自信。看著孩子們的字越來越工整,我就越來越欣喜。當我的書寫被別人認可,當學生的作品在比賽中獲獎,我覺得墨是香的,生活是芬芳的。

作者提供圖片

家人的關愛,更是一箇中年男人幸福感的源泉,永不枯竭。

對男人而言,工作是第一位的,但工作又不是人生的全部,還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體現一個男人的責任與擔當。這個是我最值得反思的,孩子在外地念書,我連電話也難得打一次,溝通無從說起;妻子和我不同單位,其工作之繁雜難以言表,每天能夠一起吃回飯都是奢望。父母與岳父母又居住鄉下,每週才有機會見上一面。但他們都不怨我,都理解我,都特支援我。兒子說他已長大,讓我不要太操心;妻子說,你也老大不小了,凡事要多考慮,不要見了酒就兩眼發直;父母說,建學的任務是工作,教好書不要誤人,實在忙就不要急著回來;岳父母說,他們的身子骨還行,會自己照顧好自己,叮囑我把小家庭建設好,肉包鐵(摩托車),少在路上跑,讓人擔心......特別是有機會和孩子一起聊天時,和妻子一起散步時,和家人一起聚餐時,和老人一起曬太陽時,整個人都是被幸福所包裹著了。

幸福是一種感覺,就像一縷陽光,當我在黑夜中艱難跋涉時,總有一片溫暖照亮我回家的路。

9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轉身,從此就不再相見(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