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讓傻逼諷刺傻逼,用無聊對抗無聊。

在這個“混蛋邏輯”盛行的當下,唯一的成功法則就只有三句話:第一,不要臉。第二,堅持。第三,堅持不要臉。

諸如馬保國、何維越,也包括那些沽名釣譽的“前輩”“大師”,到恬不知恥的出版《平安經》的賀電;靠著父輩的名聲,自己給自己頒獎的“詩人”賈淺淺,就這些跳梁不知還要如何侮辱中華文化和民眾的智商,如何公然、肆意地揮霍公共資源。

尤其是“馬屁經”的問世,到底是“文以人傳”不假,可你就算是裝象也得插上兩根大蔥吧,這是赤果果的連最後一塊遮羞布都不要了!

這不是見怪不怪,付之一笑就完了的事。文化的墮落,幾近精神的毀滅,我們如果就這樣望著他們盡情“表演”,終有一天也輪到我們自己。

腦子是個好東西,儘管人人肩膀上都扛著。

可不少人那點僅剩的智商,恐怕都是充話費送的。

這大概也是他們始終可以很“歡樂”的緣由。且不說本來就在一個充斥著“烏合之眾”的群體社會里,智商本就被拉低了。

再加之這些人的思維與理解能力非常有限,我都不想說什麼文學、藝術鑑賞及審美能力了,大抵上與這些人沒有半毛錢關係。

混蛋邏輯還造就了一大批的弱智,我更多的只有可憐他們。因為一直忠實執行這一套混蛋邏輯的人,也恰恰就是他們。

當然,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既不認為自己弱智,更不會承認自己是混蛋。他們一個個卻是“聰明人”,並時常還要出來顯擺一下:我是傻逼我怕誰?!

人生的痛苦,及早的嚐到其實是一種幸運。這如同吃一根甘蔗,你若先從根吃起,到後來一定是不幸的。

但人們通常害怕痛苦,追求即時的“獲得感”。幸福感就不用提了,這玩意兒一直稀缺。實際上我們越是迴避痛苦,卻往往會痛苦一生。

中國人不能忍受自我帶來的痛苦,卻能忍受別人加諸於我們身心上的痛苦。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暴發戶只要一有了錢,就急於去享受一番的主要原因。

我們一邊甘心的當著別人的奴才,一邊又不甘心的憋著要去當主子。近百年來,中國人換湯不換藥,除了“窩裡鬥”一無是處。仍是“醬缸文化”。

大抵上,稍微有點腦子的人,到最後,若能夠“獨善其身”已是不錯的歸宿。

假如你沒有任何的利用價值,不會有一個人對你好,更不會掏心掏肺。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什麼親人、朋友都可能是假的。

我以為,我是給你一個機會,你卻當我是來要飯的。所有不是錢的事,那麼就是錢的數量的事。

但是,這個世界同時也是五彩斑斕的,每一個人都應有夢。可是,為什麼一定要去實現它?實現了又如何?

當然不是去迴應那些懷疑與嘲諷。這個原因大概是假如你不去實現它,就永遠不能徹底的遠離這些嘲諷。

而活在最現實中的芸芸眾生,則早就不再做夢了。因為他們比我更加會安慰自己。他們只想要“快樂”的活著,而我選擇了痛苦的征途。

可是,我不是為了我自己。我為他們的洋洋自得只感到冷暖悲傷,我們永遠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張鋒 庚子秋寫於惠陽 庚子深冬修改於西安翠彧軒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什麼樣的男生才值得喜歡?看完姑娘們的真實經歷,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