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原生家庭”這個詞這幾年不斷被提起,已然成為一個熱詞。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這大概就是指原生家庭的問題。

於是乎,很多個人生活不太順的人,都開始有意無意地將原因歸結到“原生家庭”的影響。然而,很多人怪罪原生家庭的時候僅僅只是因為生活不如意,各種不順遂,都認為是投錯胎惹的禍。

當你抱怨辛苦工作賺不到錢是因為沒出生於富裕家庭的時候,

當你埋怨婚姻不幸活得痛苦是因為從小父母吵架造成陰影的時候,當你感到鬱郁不得志人生沒希望是因為父母重男輕女傷害了你的時候,我想,你應該是沒看到那些在孃胎就被貼了“貧困”標籤的孩子們,這標籤像一道符,或許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

我也因為職責所在,自然成為了該項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在這之前,我其實沒有真正參與過這種持續性的公益活動。

以前我也經常因為一些生活不順而怨天怨地,也歸罪過“原生家庭”,覺得上天對我有諸多不公。

然而,自從牽頭了這項公益活動,這幾年下來,感受到自己的變化不止一點點。

我們的助學並不是簡單地匯款給予經濟補助,而是每年寒暑假都會在企業內部組織一批志願者,親自到這些孩子的家中探訪。

對於新增加的物件,探訪是為了實地考察和了解家庭真實情況;

對於已經建立資助關係的物件,定期探訪是為了跟蹤和了解他們的近況,包括生活、學習和遇到的困難。

幾年時間,眼看著這幾個孩子有從初中到大學畢業的,也有中途輟學的。從每一個人身上,每一雙眼睛裡面,都能看到不一樣的境遇和掙扎。

01 姐 妹

這是一戶早期就開始資助的家庭,一雙姐妹,父母早亡,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

剛接觸那會兒,姐姐初中,妹妹還在上小學。三個人住在繞山公路要繞好多圈才能到達的山上,下了車還要再往上走老長一段坑窪的泥路。

破敗的土建小屋,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奶奶看到一行人來看望,兩隻手不知道該往哪兒擱,最後慌張中抓了根放不平的長條凳,示意我們坐下聊。

姐姐生得較小,頭髮細黃,有種營養不良的跡象,說話也是細聲細語,雖如此,笑容卻燦爛,性格也大方,不卑不亢侃侃而談,自然有一種小家長的感覺,會跟我們介紹一些細碎的家常,渾身上下散發出單純而開朗的氣息。

妹妹那時候還沒長開,但明顯比姐姐圓潤一些,但性格卻和姐姐截然相反,怕生畏縮,喜歡躲在姐姐和奶奶的身後,看外人的眼神帶著點好奇,又有著強烈的羞澀感,一言不發。

兩姐妹雖在一個屋簷下,失去同樣的父母,依靠同樣的奶奶,但兩種相去甚遠的性格,現在看來,也確實因此造就了不一樣的前途和命運。

△攝於兩姐妹最早的住處

姐姐自強不息,樂觀積極向上,刻苦學習,靠一己之力一路考上高中,考上大學。每每與她交流,總是能被她所感染,從沒聽她有任何對命運和家庭遭遇的不滿和抱怨。

同時她也不忘將這份愛心傳播下去,利用假期無償為鄰家兒童補習英語,讓自己所學發出光熱。

去年畢業之後投身教育事業,目前她還就職於培訓機構教授少兒英語,但她的目標是考上家鄉的正式教師,立志培養更多的山區孩子成才!

雖然這過程可能還要面對很多困難,但我們一致認為姐姐積極的性格和滿滿的正能量一定會牽引她到達自己的夢想。

讓我們把目光拉回到妹妹身上。從小內向排他的性格,到了中學進入青春期後,性格叛逆乖戾,奶奶姐姐的話都聽不進去。

不想讀書,幾次尋死覓活,跟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混在一起,還未成年大了肚子,15歲輟學,早早荒廢了學業,毀了原本有可能光明的前途。

如果說,這就是命運,那是什麼決定了相同成長環境的兩姐妹不一樣的命運走向?

沒錯,性格決定命運。而不是原生家庭。

02 兄 弟

這是一對讓我心情很沉重的兄弟。

讓我描述一下這是怎樣的一個家庭。

當地的特困低保戶。一家四口,母親精神異常,無法與人正常交流,失去勞動能力。

父親是一家之主,年逾花甲,一家人僅靠父親做點農活,種點蔬菜維持生活。

兩個孩子,剛資助的時候哥哥小學,弟弟還抱在懷裡。

家,不能算是家。只是政府給的,借用別人家的一面牆用水泥砌成的一間邊屋。

一貧如洗家徒四壁的方寸之地,各種衣物雜物隨地堆放。起初連窗戶都沒有,因為沒錢做。

△攝於兩兄弟早期住處

也許窮人家的老大都比較懂事,哥哥不善言辭,靦腆安靜,但一舉一動很有分寸和禮貌。

從小學開始一直到初中,正是長個的年齡,每次看望都能看到身高上的變化,感覺也沒見幾次,就已經長成一個瘦瘦高高的青少年了。

兩兄弟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性格,弟弟就像是脫韁的野馬,不受管束。和哥哥的內斂隱忍形成鮮明對比。

△攝於兩兄弟後期住處

哥哥成績一直也算中上水平,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後,因為家裡供不起學費,不得已放棄學業,早早擔負起為家庭減負的重任。

他聽從父親的建議,去當水電學徒,未滿18歲跟著師傅到廣東的建築工地上做水電工,用汗水賺取微薄的收入,而此時同齡人正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接受著良好的教育。

然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對這個世界抱怨和失望,反而跟我說:

“姐姐,等我當上了包工頭,我也和你們一樣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那一刻,我真的是淚目了……

而弟弟,那個嗷嗷待哺的小娃現在已經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10歲不到的孩子,在別人揹著書包上學堂的時候,他是那個放養在外的恣意撒歡的野孩子。

問他喜歡讀書嗎?回答是“不喜歡!”

雖然我們極力跟老父親說,一定要讓孩子讀書,不然孩子今後無法在這個社會立足,家庭也不會再有改善的機會。

但是,孩子在學習的路上還能堅持多久,讓人憂心忡忡。

然而,命運對這個貧窮的家庭確實太不公!就在幾天前,我從哥哥那裡得知,老父親急性腦出血,躺在了醫院急診室的病床上。

這個家裡唯一的男人倒下了,還有2個多月才正式18週歲的哥哥,再一次被命運推到了前線,從外地趕回,一個人在醫院裡為父親奔忙,急匆匆的想辦法為老父親籌集醫藥費……

這樣一個曾經因為1000多補習費向人借款的家庭,如今面對這樣雪上加霜的打擊,是何等的殘酷?

而我們身邊那些未滿十八歲在校園裡恣意揮灑青春,不懂苦難為何物的孩子,如何能體會這個世界另一端那個同齡人的心境?

這樣的原生家庭,才是真正的苦難,才是一個孩子一輩子都很難擺脫的沉重負擔!

03 好學生

前面提到的是兩家確實特別困難的家庭。但在後期的資助中,也許是隨著公益的普及和農村山區整體條件的提升,我們在這一帶很難再找到特別貧困的家庭和孩子了。

有一個孩子給我很深的印象。這是學校輔導員特別推薦我們資助的一個學生,因為他品學兼優,家裡還住著土胚房,很符合我們助學的條件。

第一次去探訪,我就從這個孩子的眼神中讀到了超越他年齡的成熟和壓抑。

牆上貼滿的是整整齊齊滿滿當當的獎狀,不是“三好學生”,就是各種標兵。很禮貌地招呼沏茶,並認真地與我們交流攀談,一言一行都顯得格外“懂事”。

他是家裡的弟弟,今年小學六年級了,哥哥已經上初中。兩兄弟明顯弟弟比哥哥沉穩優秀。

家裡不論是父親還是奶奶,都對他讚不絕口,也好幾次當著我們的面讓他好好努力,不要辜負家人和好心人的幫助期望。這個懂事的孩子總是順從的點著頭應和著。

我感受到這個孩子內心沉重的壓力,這份壓力來自他強大的自尊心。

他表現出來的順從和懂事,彷彿是在壓抑內心並不太想受助的牴觸,以及被寄予過高家庭希望所帶來的無形壓力。

也許這樣的家庭相比之下沒有明顯的“貧窮”特質,但我總隱隱覺得這個孩子的內心會存在一定的缺失和衝撞,這樣的心理對今後的成長和成年後的發展也將會有一種冥冥中的影響。

△這家的奶奶為我們煮茶葉蛋

上天並沒有那麼公平,當我們平日總是關注著老天對自己的不公,在自己畫的圈圈裡喜怒哀樂,怨天尤人的時候,可曾看到和我們同時空的平行世界裡,還存在那麼多連抱怨機會都沒有的人。

做公益,真的有很多時候,有力不從心,有勁使不上的感覺。特別是看到那些反面例子之後。

在走訪的過程中,看到的一雙雙眼睛,或羞澀、或隱忍、或鋒利、或成熟,中間夾雜著的絲絲微表情,都讓我們嘆息,小小年紀的他們,承受了遠超過他們年齡的負擔和生活的壓力,而他們的人生之路才剛起步。

面對未來,保持歡喜。這樣的話不是誰都能輕鬆說起。

但我仍然希望他們都能如兩姐妹的“姐姐”那樣積極樂觀,如兩兄弟的“哥哥”那樣勇敢擔當,即使命運諸多不公,也能如雜草一般頑強生長,奮力出頭。

而芸芸眾生如我們,又有何值得矯情和抱怨?

不管是含著金鑰匙降生,還是平凡的普羅大眾,亦或是如草芥般無人看到的存在,

人生的長跑,最後還是取決於自己是否足夠強大!

7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謹慎步入婚姻,拒絕家暴,將家暴扼殺在搖籃裡